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构建符合北京、上海两地40~65岁女性人口学特征的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采用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对2009年3月-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129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信息,进行连续3年的登记观察。采用SMOTE过抽样算法平衡数据,基于Group Lasso的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骨质疏松症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结果基于R 3.3.3软件的Grplasso包,在不同λ水平上,我们进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学习。最终结合数理与医理,认为λ=0.0235时遴选出的变量最佳。具体组变量包括: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年龄、食物类、身高、月经情况、孕产次数和肝肾阴虚。进而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工具:P=-1.88+0.437*BMD+0.289*年龄+0.023*大米面条-0.007*奶制品-0.096*豆制品-0.128*肉类-0.084*鱼类-0.007*新鲜蔬菜-0.018*蛋类+0.047*海藻类+0.048*身高-0.035*是否变矮-0.081*初潮年龄+0.171*是否绝经+0.121*绝经年限+0.039*怀孕次数+0.192*生产次数-0.056*子宫卵巢是否切除+0.05*手足烦热-0.094*盗汗+0.008*腿软+0.15*目眩-0.048*视物模糊-0.045*目睛干涩-0.089*恶热+0.08*脱发+0.034*齿摇-0.101*口苦+0.004*易怒+0.054*午后潮热-0.056*失眠+0.019*多梦易惊-0.02*胸胁苦满+0.137*下肢转筋。对该预测模型预测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75(95%CI=0.8412~0.9138)。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北京、上海人口学特征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ficular myocardium,NVM)心内结构和功能的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对该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成人NVM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等。结果:13例NV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心室壁中下段肌小梁增多增粗,肌小梁之间见大小不等的深陷隐窝,局部室壁搏动降低。部分患者心功能降低。部分患者伴有轻度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等。本组病例未见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结论:NVM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各异,易造成误诊和漏诊,超声心动图是诊断NVM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3.
2型糖尿病家系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APM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选择3个APM1基因SPNs位点:-11377C>G、 45T>G和 276G>T,对75个2型糖尿病家系(337例)进行基因分型,并以Genehunter软件分析单个SNP在家系中传递不平衡(transmission-disequilibrium,TDT)情况和多个SNPs所构成的单倍型传递情况,同时进行人体测量学、血糖、血脂等临床参数的检测.结果:(1)经TDT分析,未发现APM1基因SNPs单个位点在2型糖尿病患病子代中优势传递;(2)所检测的3个SNPs所构成的单倍型在患病子代中未见优势传递;(3)对-11377C>G位点不同基因型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在糖代谢异常组,GG基因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32,P=0.030);G等位基因携带者HDL-C水平低于CC基因型(P=0.006),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高于CC基因型(P=0.011);在家系正常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FINS水平明显低于CC基因型(P=0.021);(4)对 45T>G多态性的分析:在糖代谢异常组,GG基因型BMI明显高于TT基因型(P=0.036),而FINS水平明显低于TT基因型(P=0.014);(5)对 276G>T多态性的研究:在家系正常组,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BMI明显低于GG基因型(P=0.043).结论:未发现APM1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但APM1基因对胰岛B细胞功能、肥胖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无荚膜和有荚膜(野生株)两种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抑制率的差异,明确荚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新生隐球菌侵入和损伤HUVEC的过程以及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别在不同时相点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的变化.结果:通过TEM观察到两种菌株均造成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的内质网疏松,线粒体肿大,细胞核膜损伤及其细胞的基本结构紊乱.CCK-8试剂盒的检测结果表明,共孵30 min时,两菌株对HUVEC的抑制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共孵1、2、3、4 h时,无荚膜株对内皮细胞的抑制率均高于野生株(P<0.05),在1 h无荚膜株的抑制率可高达79%; 5 h时,两菌株对HUVEC的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荚膜株较野生株造成HUVEC更大程度的损伤,说明荚膜在隐球菌损伤HUVEC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甲氨蝶呤与长春新碱双载红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与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双载红细胞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改良低渗预膨胀技术制备MTX VCR双载红细胞、MTX单载红细胞和VCR单载红细胞.分别采用制备的载体红细胞、未载药红细胞、MTX VCR工作液及RPMI 1640培养液与K562细胞共培养.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K562细胞周期,Annexin Ⅴ-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K56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双载红细胞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作用,且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作用增强,效果优于MTX单载红细胞(P<0.05),与未载药红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0.01);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双载红细胞组G0/G1期K562细胞明显减少,G2/M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K562细胞在作用12 h后明显增多,24 h后略有减少,与未载药红细胞的作用相比差异显著,与MTX VCR原药组的作用基本相同.结论:与未载药红细胞和单载红细胞相比,MTX VCR双载红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6.
目的:体外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促进内皮细胞(EC)衰老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不加HCY,其余3组分别在DMEM培养液中加入HCY,使终浓度为0.1、0.5、1.0 mmol/L.连续体外培养30 d后,观察细胞形态、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outhern杂交分析端粒长度,同时检测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浓度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结果:各浓度HCY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体积增大,胞内颗粒增多;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增多;细胞周期的分布发生改变,表现为G0/G1期细胞增多(P<0.05),S期显著减少(P<0.01);端粒缩短;培养上清中NO浓度降低(P<0.05),ET 和Ox-LDL升高(P<0.05);氧化还原指标MDA含量和GSH-Px活性没有明显改变.结论:HCY促进体外培养的EC衰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氧化还原无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观察CD105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方法:取出生后7 d的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氧组,每组20只.采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建立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情况,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105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建立成功.高氧组小鼠CD105显著表达,积分光密度为(9 985.63±1 016.28)/鼠,阳性染色面积为(14 246.61±6 052.29) μm2/鼠,而正常对照组仅有微弱表达[积分光密度为(1 625.36±638.44)/鼠,阳性染色面积为(3 619.31±1 760.03) μm2/鼠],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05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可能有一定作用,其检测对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定性、定量评估及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卒中预防策略实施过程中影响卒中发病的主要因素. 方法:在干预队列人群中,采取12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随访期间(1999~2001年)发生卒中的患者402例为病例组,选取未发生卒中的高危患者804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和对照组间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HI)的差异,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CVHI积分均值分别为(31.85±20.01)分和(40.41±18.99)分(P<0.001),且与卒中发病具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是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服用重点干预药物是保护因素,其优势比OR(95%CI)分别为2.43(1.25,4.84)和0.43(0.33,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依然是高血压病史、服用重点干预药物和CVHI积分筛检.结论:影响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和CVHI积分降低的程度,服用重点干预药物可显著降低卒中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9.
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是以局限性额叶/颞叶变性为特征的非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痴呆综合征.近年的研究发现它与tau蛋白的变性有关,并与皮质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ganglionic degeneration,CB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相关或重叠.本文就FTLD的病因、病理、遗传学、临床分型以及诊断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制备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dioxanone,PDO)网状人工补片,并通过体内降解实验研究,观察其降解过程及组织反应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平纹机织方法将PDO纤维编织成网,并分别对其进行胶原及壳聚糖涂层处理后,分3组(单纯PDO网、胶原涂层PDO网和壳聚糖涂层PDO网)植入兔背部脊柱两侧肌肉内,于2、4、8、12、16、24周取材,动态观察材料与组织结合界面、降解吸收过程以及涂层对PDO网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行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检查以观察组织反应。结果:PDO网植入体内炎性反应轻,纤维组织长入材料网孔间隙并与之结合紧密,8-12周后材料逐步降解,24周内完全降解吸收,材料周围未见变性、坏死或肉芽异常增生现象。胶原涂层促纤维组织生长包裹植入材料,组织随胶原逐步吸收而逐步长入材料网孔;壳聚糖涂层对植入材料周围纤维组织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聚对二氧杂环己酮网生物相容性佳,组织-材料界面友好,降解速度与组织再生相匹配,并可通过涂层处理改善其生物学性能,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新型可降解人工补片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