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31.
目的利用序贯研究建立北京地区妇女妊娠早、中、晚期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民航总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并符合筛选标准的302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序贯法采集其妊娠早期(T1)、中期(T2)、晚期(T3)血清,采用美国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法检测TSH、FT_4、FT_3水平,通过非参数法得出北京地区妇女妊娠3期血清TSH、FT_4、FT_3的范围。结果妊娠各期血清TSH、FT_4、FT_3水平均各不相同,妊娠3期血清TSH范围分别为:T1:0.07~3.46m IU/L,T2:0.58~4.66 m IU/L,T3:0.50~5.35 m IU/L;血清FT_4范围分别为:T1:8.15~15.38 pmol/L,T2:5.46~10.77pmol/L,T3:5.25~10.40 pmol/L;血清FT_3范围分别为:T1:3.67~6.16 pmol/L,T2:3.37~5.54 pmol/L,T3:3.33~5.72 pmol/L。TSH的数值随着孕期变化规律为T1T2T3;FT_4的数值变化规律为T1T2T3;FT_3数值变化规律为T1T2≈T3。结论妊娠期女性血清TSH、FT_4、FT_3在不同孕期正常参考值水平不同,各地区应根据健康妊娠期女性的人群特点以及使用仪器及方法,确立本地区妊娠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132.
目的了解温州市二级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以公立二级医院为对照,抽取温州市6家民营医院和3家公立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民营医院床护比平均为1∶0.51,30岁以下、大专及以下学历、初级职称护士分别占73.68%、86.25%、93.86%,护士未享受公积金待遇,平均离职率为17.5%。结论民营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部分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长期影响.方法 1986年入选大庆市519例糖耐量正常(NGT)者和577例糖耐量减低(IGT)者.IGT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干预组进行6年生活方式干预.通过问卷和系统病历查阅,跟踪调查随后23年间首次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状况.结果 IGT未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44.44%及20.00%),NGT组最低(29.59%及7.52%),IGT干预组居二者之间(37.84%及12.53%).多因素分析调整基线年龄、性别、BMI、血压、吸烟和既往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后,IGT未干预组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NGT组的1.89和1.38倍(HR=1.89,95%CI1.11~3.22;HR =1.38,95%CI1.01~1.90).而IGT干预组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R=1.39,95%CI0.89 ~2.18及HR=1.25,95%CI0.98~1.59).结论 IGT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NGT人群.数年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间共诊断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患者8例.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及必要时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转归等进行回顾与总结分析.结果 8例初次诊断时间为移植后(53±15)d(32~86 d),期间肾功能稳定.治疗前血红蛋白最低值为(58±9.3)g/L(50~73 g/L),综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治疗起效时间为(22±13)d(8~47 d),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血红蛋白分别为(106.8±22.3)g/L和(116.0±20.7)g/L.患者随访(222±93)d,血红蛋白水平稳定.结论 对肾移植后微小病毒B19感染导致的PRCA,采用转换免疫抑制剂、输注丙种球蛋白、加大激素用量、停用骨髓抑制药物,必要时联合应用膦甲酸钠抗病毒等综合措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良性肥胖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等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986年纳入大庆市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的糖耐量正常者519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630例,之后评估23年随访的长期临床结局。良性肥胖即超重肥胖而无代谢异常(定义为无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最终纳入682例受试者(糖耐量正常者350名和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332例),根据基线状态分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211例)、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58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81例)、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109例)、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223例)。比较各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率。结果23年后随访,超重肥胖无代谢异常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病风险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相比无差异,但是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为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的2倍(24.1%、12.5/1000人年对10.9%、5.2/1000人年,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史的影响后,这种差别依然存在[风险比(HR)=2.42,95%CI 1.24~4.74,P=0.01]。超重肥胖伴高血压组、超重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及超重肥胖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体重无代谢异常组,并依次递增(P<0.05)。结论良性肥胖人群长期心血管病风险和死亡与正常组无差异,但其2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肥胖合并其他代谢紊乱人群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病风险增加更甚。  相似文献   
136.
137.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后,不但在我国传播迅速,也影响到全球多个国家。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过去20年间在人类中流行的第七种致病冠状病毒,该病毒的流行已使全球公共卫生机构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相似文献   
138.
2001-2003年杭州市区居民疾病死因顺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疾病死亡原因分析是医学统计学一项重要内容。疾病死亡率可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对社会卫生服务的需求作出估计。本文通过对2001-2003年杭州市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了解杭州市区居民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提高视网膜手术后俯卧位病人的舒适度。[方法]选择视网膜手术后俯卧位病人80例,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采用音乐疗法结合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舒适度、满意度和患眼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在主观感觉、护理满意度、疼痛减轻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根据体位的特殊性和个性化的选用音乐进行音乐疗法,可提高病人舒适度,减轻疼痛并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0.
局麻与腰俞麻醉为肛肠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为比较两者之间的优缺点,以指导临床上正确合理的应用,现将笔者一年来在肛肠手术中采用局麻和腰俞麻醉8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局麻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为39岁。40例局麻手术病人中其中肛裂伴外痔5例,血栓性外痔5例,肛旁脓肿8例,肛疾12例,混合痔10例.2.腰俞麻醉组,男17例,女23冽,年龄最大50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为37岁,40例腰俞麻醉病人中,其中患肛裂伴外涛4例,血栓性外痔6例,肛旁脓肿6例,混合痔16冽,肛展8例.3.疾病种类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