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是 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是许多内分泌代谢失调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它与肥胖密切相关。以肥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为表现的一组疾病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寻求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病因 ,早期预防并治疗这组疾病是目前关注的热点。此类疾病的发展是由环境、遗传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 ,在遗传因素中 ,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基因近年来备受关注 ,其中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 ( β3 a drenergicreceptor ,β3 AR)基因是被研究较多的一…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随着生活的改善,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发展为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故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常遇因症状、体征不典型而被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尤其是老年患者,故而被延误治疗,值得重视。笔者在近年中就遇到了4例以心脏病变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胰腺炎被漏诊的情况,现列举两例如下:1病例分析1.1病例1女性,81岁,退休教师。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因胸闷、气急2天伴恶心、腹胀于2002年11月14日15:00时拟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收住入心内科。入院时腹胀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新诊断超重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胰岛素抵抗状况(IR)的差别及降血糖药物干预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0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耐量正常人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测定0、30、60、120 min血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DMI:FBG<6.9 mmol/L;DM2:6.9 mmol/L≤FBG<8.3 mmol/L;DM3;8.3 mmol/L≤FBG<9.7 mmol/L;DM4:FBG≥9.7 mmol/L)分为4组,每组内以体重指数(BMI)为界分为两个亚组(BMI<24、≥24),比较两亚组IR和IS.93例FBG>8.3 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F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BMI≥24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高真胰岛素血症;(2)在每一组糖尿病患者中,BMI≥24亚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更差,但是IS都优于相应的BMI<24亚组;(3)降血糖药物干预后BMI<24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优于BMI≥24组(-4.7±0.9比-5.5 4±1.4,P<0.05),而干预后IS的变化(△I30/△G30)BMI≥24组优于BMI<24组(1.37±0.16比0.50±0.19,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随FBG升高而恶化,这种双重恶化的程度在血糖水平相似的超重肥胖及非肥胖患者明显不同;改善高糖毒性可使超重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恢复,而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看电视)与儿童体重增加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庆地区400名儿童进行5年随访,入选时和第5年分别测定身高、体重,检测β3AR基因多态性,以多因素分析探讨各基因型与儿童体重增长的关系及此基因与环境因素(看电视)对儿童体重增长的共同作用。结果 (1)调整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后, 5年后β3AR基因第64位TA/AA基因型组体重高于TT基因型组[ (38. 3±10. 5)kgvs(36. 3±8. 3)kg,P<0. 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5年后体重与随访前体重、看电视时间、β3AR基因TA/AA型正相关。(2)将每周看电视时间分为3组(均值分别为2. 3、4. 3、7. 3h), 5年的体重增长为(12. 6±0. 6)kg、(13. 8±0. 4)kg、(15. 9±0. 5)kg(第1、3组间P<0. 01);在3组内不同基因型间进行比较,每周看电视时间为7. 3h组,TA/AA基因型体重增值明显高于TT基因型(P<0. 05)。结论 (1)β3ARTA/AA基因型与儿童体重增长密切相关。(2)环境因素(看电视时间)可加强β3ARTA/AA基因型对体重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ysyndrome ,PCOS)于1935年首先被Stein和Leventhal报道 ,当时认为是一组包括双侧增大的多囊卵巢、多毛、月经不规则的综合征。据报道 ,PCOS在生殖年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 6 %~ 10 % [1] ,是女性无排卵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80 %~ 90 %月经稀发的妇女均患有PCOS。作为一种慢性的、多系统的内分泌疾患 ,其发病机理、产生的不良后果及治疗措施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关研究也有新的进展。1 PCOS的定义美国学者通常应用由 1990NICHDPCOS会议[2 ] 推荐的标准 :具有高雄激素血症 (多毛、痤疮、男性秃发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能良好控制1年视为长期缓解。结果总的缓解率为57.4%(31/54),而病程≤6个月者缓解率80.6%(29/36),病程≥12个月者缓解率仅11.1%(2/18);治疗结束24h时空腹血糖(FPG)〈7mmol/L者,缓解率为78.8%(26/33),显著高于FPG≥7.0mmol/L者(缓解率为23.8%,5/21,P〈0.01)。在缓解组(31例)糖尿病病程、治疗后FPG显著低于未缓解组(23例),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强化治疗后急性胰岛索反应(AIR)、△I30/△G30均值也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r=-0.643,P〈0.01)、治疗后FPG水平(r=-0.603,P〈0.01)与长期缓解负相关,治疗前TNF—α值(r=0.410,P〈0.01)、治疗后TNF—α下降值(△TNF-α,治疗前值-治疗后值,r=0.428,P〈0.01)、AIR增加值(△AIR,治疗后值-治疗前值,r=0.509,P〈0.01)与长期缓解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β=-1.907,P〈0.01)和△TNF—α(β=3.084,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若进一步将糖尿病病程纳入自变量,则显示病程(β=-0.107,P〈0.05)和△TNF—α(β=3.363,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结论(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多数病例发生长期缓解。(2)治疗后FPG水平及TNF—α下降值是病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3)与此相比糖尿病病程的预测价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长期影响.方法 1986年入选大庆市519例糖耐量正常(NGT)者和577例糖耐量减低(IGT)者.IGT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干预组进行6年生活方式干预.通过问卷和系统病历查阅,跟踪调查随后23年间首次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和死亡状况.结果 IGT未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44.44%及20.00%),NGT组最低(29.59%及7.52%),IGT干预组居二者之间(37.84%及12.53%).多因素分析调整基线年龄、性别、BMI、血压、吸烟和既往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后,IGT未干预组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NGT组的1.89和1.38倍(HR=1.89,95%CI1.11~3.22;HR =1.38,95%CI1.01~1.90).而IGT干预组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R=1.39,95%CI0.89 ~2.18及HR=1.25,95%CI0.98~1.59).结论 IGT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NGT人群.数年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改善或减缓糖耐量恶化是否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方法 1986年大庆市577例糖耐量受损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3个干预组(饮食、运动和饮食加运动组)进行6年(1986~1992)生活方式干预后又随访14年.本研究将全部受试者按1992年生活干预结束时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分为4组(Quartiles,2hPG均值分别为6.17、9.00、12.07和16.96 mmol/L),分析血糖水平高低与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有无相关.结果 20年随访中共有142例死亡,68例死于心血管疾病(CVD).有首次CVD事件211次(145次脑卒中、66次心梗).从血糖水平最高到血糖最低的4组中全因死亡(17.8、12.7、10.9和9.7/1 0130人年)、CVD死亡(9.1、5.9、6.1和4.9/1 000人年)、CVD事件(30.4、24.0、18.8和19.7/1000人年)和脑卒中(26.6、18.5、16.3和18.1/1 000人年)发生率明显依次递减.多因素分析调整基线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吸烟和干预分组的影响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结束时(1992年)2hPG升高5 mmol/L可使全因死亡(HR 1.335,P=0.005)、CVD事件(HR 1.227,P=0.012)和脑卒中(HR1.213.P=0.026)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生活干预的强度足以改善或减缓该人群糖耐量的恶化,就可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3岁,因突发晕厥急诊入院,发病时在外院颅脑MRI示:空泡蝶鞍,ECG示:长QT伴尖端扭转型室速,给与胺碘酮静脉用药后终止室速,后转入笔者医院,期间无明显诱发因素再发两次.辅助检查:动态心电图示:QT570-640ms窦性心动过缓,交界区逸搏心律;腺垂体功能低下.有植入ICD的绝对适应征,因患者个人因素给予植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冠脉造影结果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尿酸值的变化。结果冠脉造影结果阳性者的血尿酸值为(432.26±16.34)μmol/L,明显高于阴性者的血尿酸值(321.24±14.32)μmo1/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增高与CHD发病密切相关,血尿酸增高可能是CHD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