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52.
背景:肠道因素尤其是肠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远隔器官损伤是创伤。中药大黄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促进肠粘膜内杯状细胞增生,抑制肠道内细菌过度繁殖和肠道内毒素吸收及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途径发挥良好的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进而可能发挥防治肺损伤的作用。目的:观察大黄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防治效应,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和磷脂酶A2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急诊科。材料:实验于2003-02/07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完成。选取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24只,假手术组16只,治疗组24只,生理盐水组16只四组。方法:肠缺血-再灌注组,术前禁食,麻醉,然后经腹正中切口,分离肠系膜上动脉,无创血管夹夹闭之,缝合切口;45min后取出动物夹,恢复血供。治疗组造模同肠缺血再灌注组,恢复血供前30min经胃管灌入精黄片600mg/kg混悬液,。生理盐水组造模同肠缺血再灌注组,于恢复血供前30min经胃管灌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外,其余手术过程均同肠缺血-再灌注组。以病理学改变及125Ⅰ标记牛血清白蛋白肺摄取指数作为评价肺损伤的指标,分别测定各组动物不同时间肺组织TNF含量及血清、肺及小肠组织PLA2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观察125Ⅰ标记牛血清白蛋白肺摄取指数,血浆、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含量,血清、肺及小肠组织磷脂酶A2活性。结果: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异常;肠缺血再灌注组6h后肺间质出现水肿,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肺泡水肿,有少量出血及纤维蛋白渗出。治疗组仅见轻度肺间质水肿及少量中性粒细胞。②肺组织超微病理变化:假手术组未见明显变化。肠缺血再灌注组6h后,可见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中性粒细胞向肺间质及肺泡腔渗出。治疗组无上述变化。③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变化:假手术组和治疗组(再灌注组30min)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30min)(0.235±0.114,1.374±0.550,16.315±4.587,P<0.01)。④125Ⅰ-BSA肺摄取指数:治疗组明显低于肠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黄有助于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进而发挥组织病程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和PLA2等介质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比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与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在评估严重多发伤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1日- 2011年10月31日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严重多发伤患者24h内常规进行PCT检测及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对1周内发生脓毒症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周时再次进行PCT检测及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 结果 对发生脓毒症的严重多发伤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感染性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P<0.01),PCT在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患者出现脓毒症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15,0.663,0.160,入院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死亡的ROC的AUC分别为0.576,0.571,0.619.1周时APE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在预测严重多发伤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ROC的AUC分别为0.746,0.837,0.600. 结论 APE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评估严重多发伤脓毒症的感染严重程度优于PCT,SOFA评分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脓毒症的效果最好,PCT最差.PCT预测严重多发伤发生死亡的效果最好,SOFA评分最差.SOFA评分预测严重多发伤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准确性优于APECHEⅡ评分和PCT.  相似文献   
54.
急救设备出问题造成抢救失败,常被临床医师忽略,而这些“被遗漏的问题”却常是决定患者生命的关键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临床医生不但应了解医疗设备的用途和常规使用方法,还应关注医疗设备的质量问题定期维护及操作要点;这方面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医疗差错及纠纷,应引起医务工作者足够重视[1]。  相似文献   
55.
某干休所离休干部不良生活方式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干预效果,根据实际效果提出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措施。方法采用体检分析和问卷法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健康干预一年后,离休干部的各种不良生活方式持有率均有明显下降,健康知识与行为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该人群中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比例有了明显下降。结论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健意识明显增强,说明健康干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单一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比较显著;对复杂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的健康问题干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6.
全身性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感染(sepsis)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MODS仍然是综合性ICU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Fry(1992)认为继发于全身性感染的MODS病死率高于创伤引起的MODS。青年患者的全身性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且其并发之MODS预后比年老者更为严重。虽然全身性感染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综合征,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不少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认识,以引出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全身性感染定义的演变过程Sepsis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当时认为组织分解有两种基本形式:1pepsis,以食物消化或发酵酿酒为例,对…  相似文献   
57.
五十年代初期,人们认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抗生素诱发性伪膜性肠炎的病原菌,抗生素仅限于四环素、氯霉素及口服新霉素等。自1977年Bartlett 及Chang 等从动物模型及伪膜性肠炎患者大便中分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难辨菌)及其细胞毒素以后,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ICU 406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按照28 d治疗转归分为死亡组(104例)和存活组(302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WIC评分和入院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严重脓毒症的比例及主要致病因素如肺部感染的比例均较高,多发伤的比例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多发伤、严重脓毒症与患者28 d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WIC评分[优势比(OR)=1.538,95%可信区间(95%CI)为1.265 ~ 1.869,P=0.000]、APACHEⅡ评分(OR=1.193,95%CI为1.137~1.252,P=0.000)、肺部感染(OR=0.546,95%CI为0.304~0.982,P=0.043)、严重脓毒症(OR=0.178,95%CI为0.098 ~ 0.323,P=0.000)与患者28 d预后独立相关.WIC评分、APACHEⅡ评分及二者合并后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依次为0.657 (0.592~ 0.722)、0.790(0.739 ~ 0.841)、0.821(0.772 ~ 0.869).结论 WIC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评价ICU危重患者的28 d预后.  相似文献   
59.
胸腺瘤与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国内多数报告在纵膈肿瘤中胸腺瘤占第三位。方氏报告该院自1956~1978年22年中共有本病103例。昆明医学院附一院胸外科1973~1982年10年间手术确诊本病12例。Souadjian搜集自1832年Cooper首次报告胸腺瘤至1970年止,世界各国文献中报告的病例已达1208例,其中他们认为诊断可靠的成年病例有598例。上述病例中相当一部份同时伴有其它疾病,常见者为:重症肌无力(186例,占31.10%),血细胞减少(89例,14.88%),胸腺以外的其它癌(70例,11.71%),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60.
异种鼓膜听骨链能否应用于鼓室成形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降低其抗原性。我们在猫异种(兔)鼓室成形术的实验中发现,甲醛灭活异种材料抗原性的能力有限,中耳不能免除此类材料移植至中耳后的免疫反应。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方法,了解中耳在免疫反应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