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解读2010心血管MRI专家共识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0年5月,美国著名的<循环>杂志在线刊登了2010年心血管MR(cardiovascular MR,CMR)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该共识由美国心脏学会基金会(ACCF)专家共识文件(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s,ECDs)特别领导小组,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心脏协会(AHA)、北美心血管影像学会(NASCI)、心血管磁共振学会(SCMR)等多家学术机构共同制定并颁布,是权威部门针对CMR制定的第一份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72.
中国人心脏房室腔内径及左右心室功能正常参数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使用MRI测量中国正常成人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及心功能参数.方法 共269名正常志愿者,无线矢量心电门控下,采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快速自旋回波与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分别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二维体层及电影图像.由2名医师独立分析MRI,分别测量心脏各房室腔径线及心功能后处理分析,获得包括射血分数(EF)、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 ESV)及心肌质量(CM)等心功能参数.男性与女性相对应参数做非配对的t检验.结果 所有志愿者均完成MR扫描,平均扫描时间(15 ±3) min.心脏各房室腔主要参数为:左心房前后径(2.87±0.77) cm,右心房径(垂直于房间隔,3.61 ±0.57)cm,左心室舒张末横径(4.97±0.52) cm,右心室舒张末横径(2.65±0.48) cm,心功能主要参数为:左心室EF (60.62±7.08)%、EDV( 128.27±32.16) ml、ESV(46.02±15.72) ml、CM( 82.97±24.03)g;右心室EF (47.73±6.50)%、EDV(115.37±26.71) ml、ESV(67.7±21.07) ml、CM(48.24±13.42)g.除左心室ESV(P =0.144)、EDV指数(P=0.714)、ESV指数(P =0.113)、心脏指数(P=0.199)及右心室EF值(P=0.296)和ESV指数(P =0.093)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以其高度的可重复性可获得正常中国人心脏形态与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TCFL2基因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岛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13例青岛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99例、正常对照114例)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左旋精氨酸兴奋实验测定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74.
目的使用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MR-FT)技术定量评价中国正常人的左心房功能。方法按纳入标准入选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的健康人。采用半傅里叶单次激发技术及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获得标准心脏各长轴及短轴切面及电影序列,由2名医师独立测量左心房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容积、射血分数、应变及应变率等。男性与女性相对应参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组间相应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63名研究对象,男34名、女29名,≤29岁19名、30~44岁23名、≥45岁21名。左心房各径线:左心房前后径为(26.1±4.5)mm,左右径为(54.8±5.9)mm;左心房储存功能参数:总射血分数为(63.5±6.9)%,总应变为(45.9±11.7)%,总应变率为(1.5±0.5)s-1;导管功能参数:被动射血分数为(24.6±9.1)%,被动应变为(22.2±8.1)%,被动应变率为(-0.8±0.3)s-1;泵血功能参数:主动射血分数为(51.3±8.9)%,主动应变为(23.7±9.2)%,主动应变率为(-1.3±0.5)s-1。除体表面积、左心房各径线及最大容积、主动收缩前容积在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之外,其余左心房各功能参数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组间左心房导管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储存及泵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总射血分数与总应变、被动射血分数与被动应变、主动射血分数与主动应变均呈正相关(r=0.77、0.74、0.77,P均<0.01)。左心房功能各参数组内相关系数均>0.6,Bland-Altman分析显示2名医师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CMR-FT技术因其高度的可重复性可用于获得中国正常人左心房功能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内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方式,进而影响患者预后.PDGF,VEGF与肿瘤的生长和浸润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探讨PTC患者PLT水平、PDGF和VFGF表达及肿瘤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 实验随机选取Ⅰ/Ⅱ期和Ⅲ/Ⅳ期PTC各30倒,并对2组惠者的PLT水平,甲状腺癌组织内.PDGF、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LT水平.癌组织有无浸润和转移以及PDGF、VEGF表达水平之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Ⅲ/Ⅳ期患者的PLT水平、PDGF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LT表达水平与PDGF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尺寸以及甲状腺外浸润呈正相关.结论 血液中PLI水平较高的PTC患者肿瘤组织局部的PLT浓度相应增高,高浓度的PLT分泌大量PDGFB,激活了肿瘤细胞内的MAPK信号传导系统,导致了细胞生长信号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VEGF表达水平较高者PTC肿瘤体积较大,腺体外浸润发生率高.PDGF-B与VDGF的相对高表达可能与PTC临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76.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62,自引:8,他引:54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初步疗效。方法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共26例。结果 全组26例堵堵器均放置成功。造影示分流完全消失16例(61%),微量残余分流8例(31%),少量残余分流2例(8%)。术后24 ̄48小时多普勒超声示分流完全消失24例(92%),微量残余分流2例(8%)。1便封堵术后17小时发生溶血,54小时后行外科PDA缝合术。结论应用  相似文献   
77.
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82年8月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来,至1995年10月共实行了1852例各类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共计27项。总技术成功率97.35%(1803/1852),并发症发生率4.3%(79/1852),死亡率0.16%(3/1852),急症手术率0.32%(6/1852)。现报告如下。 (一)瓣膜病介入治疗包括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813例,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2例。年龄15~68岁,其中合并房颤患者151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51例,合并轻中度主  相似文献   
78.
巨大心脏脂肪瘤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半年前开始阵发性心悸伴头晕,每次持续5~15分钟。互个月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测血压60/40mmHg(lmmHg—0.133kPa),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220次/分,经同步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口服胺碘酮(amiodarone)每日0.2g。查体:血压115/75mmHg,心率56次/分,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齐。心电图示1、aVL、V。-。导联ST段抬高0.lmV,I、F、aVF导联ST段压低0.lmV。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及多组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15.4秒。X线胸片示心影向左扩大,心胸比率0.57。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索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Flow)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左心室腔内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心脏MRI检查的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二维血流(tow-dimensional flow,2D-Flow)及4D-Flow成像,收集患者一周内进行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OV)及Bland-Altman分析比较2D-Flow、4D-Flow评估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二者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2D-Flow和4D-Flow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ICC分别为0.999/0.999和0.995/0.992,COV分别为0.5%/0.5%和2.4%/2.6%。4D-Flow与超声...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HCM)和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ASHC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1996~2014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检出300例ApHCM(ApHCM组),采用1:1配对原则,又纳入诊断年龄、性别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相匹配的300例ASHCM患者(ASHCM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心原性死亡率、心原性猝死发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不明原因晕厥、心房颤动、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进展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ASHCM组左心室室壁厚度≥30 mm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pHCM组(14.0%vs 3.7%,P0.01)。ApHCM组和ASHCM组中分别有156例(52.0%)和168例(56.0%)患者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ApHCM组中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显像阳性率显著低于ASHCM组(26.9%vs 76.2%,P0.01)。ApHCM组和ASHCM组分别平均随访(7.5±4.0)年和(6.6±5.4)年,与ASHCM组相比,ApHCM组心原性死亡率(1.0%vs 5.7%)、心原性猝死发生率(0.33%vs 3.3%)、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8.3%vs 40.3%)显著较低(P均0.01);不明原因晕厥、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进展性心力衰竭等事件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ASHCM组(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磁共振成像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显像阳性(HR=4.62,95%CI:2.28~68.0,P=0.02)和不明原因晕厥(HR=8.56,95%CI:2.1~16.6,P0.01)为心原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不明原因晕厥是心原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HR=4.40,95%CI:1.5~15.2,P=0.02)。结论:排除年龄、性别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等混杂因素后,ApHCM患者预后较ASHCM患者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