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比较电子束CT(EB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CAC)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价冠心病(CHD)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组50例均为临床疑诊或确诊为CH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BCT、MPI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0例患者共84支血管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CAD)(狭窄>50%),其中14例为单支病变,8例为双支病变,18例为三支病变,另有1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BCT预测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为83%、80%及82%,MPI预测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80%及84%,EBCT与MPI的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AC血管供血区出现心肌缺血者达65%。结论CAC是预测CAD的有价值指标。在有症状的人群中EBCT检出CAC预测CAD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与MPI相似。有症状人群中检出CAC患者多有心肌缺血或梗死,因此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应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8月~2003年12月43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例行近端结肠造口,Ⅱ期切除治愈;5例行Hartmann术治愈;3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其中13例行吻合口肠段外置术,发生吻合口瘘1例(2.8%),1例因合并病术后放弃治疗,出院时打开吻合口前壁作永久造口用;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少。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1982年8月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来,至1995年10月共实行了1852例各类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共计27项。总技术成功率97.35%(1803/1852),并发症发生率4.3%(79/1852),死亡率0.16%(3/1852),急症手术率0.32%(6/1852)。现报告如下。 (一)瓣膜病介入治疗包括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813例,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2例。年龄15~68岁,其中合并房颤患者151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51例,合并轻中度主  相似文献   
5.
6.
脑曼氏裂头蚴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男性,广东省河源市人,35岁,2002年11月5日主诉反复抽搐3年,收住人院.入院前磁共振(MRI)检查认为左额部胶质瘤,活检认为左额部炎症.本院MRI检查认为左额胶质瘤.入院1 wk后全麻,行左额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左额脑组织水肿较明显,病变脑组织质地较硬,用活检钳取病变脑组织时见1条活虫300 mm×0.6 mm,诊断为脑寄生虫病,关颅.术后经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专家鉴定为曼氏裂头蚴.询问病史,患者喜食蛇、猫、青蛙及生鱼片等.  相似文献   
7.
超高速CT较普通CT扫描速度大大提高,其空间分辩率高,并减少了移动为影,可清楚显示搭桥血管,并可定量分析血流,判断搭桥血的开通状况,是一种直接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述及超高速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血管的方法。临床价值、限度及其与其它无创或少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北京阜外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放射学13年总结与体会戴汝平蒋世良黄连军曾筝徐仲英谢若兰凌坚赵世华张岩张少雄崔炜朱杰敏郑宏白桦杨玉萍郝宝健荆宝莲刘玉清我院自1982年8月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学技术及应用研究以来,至1995年12月共为1231例16种心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EB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均采用单层增强扫描(SSM)和血流扫描(FLOWSTUDY);三维重建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并与手术结果做了对照,其中7例有术后造影检查结果。结果150例EB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获得成功;399支搭桥血管中有318支显示通畅,通畅率为797%;其中,100支乳内动脉桥中87支通畅(占87%),296支大隐静脉桥中228支通畅(占77%),3支桡动脉桥全部通畅(100%)。7例患者EBCT结果显示12支桥有5支发生了阻塞,与其造影结果一致。结论EBCT是评价搭桥血管通畅与否的很有价值的无创方法,并有望取代常规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995- 07~1999- 02,经EB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7 例心脏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EBCT、超声心动图结果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7个病例,男性4例(57.1% ),女性3例(42.9% ),年龄从5个月至42岁,平均21.6岁。所有病例同时行单层增强和电影序列。结果:7例心脏非粘液性良性肿瘤,包括2例浸润性脂肪瘤,2 例纤维瘤,1例横纹肌瘤,1例淋巴管瘤,1 例间皮瘤,EBCT不但能够明确肿瘤的位置、附着、大小、范围、运动,而且以优良的密度分辨率,在6个病例显示肿瘤病理学特征,提示正确的病理学定性诊断,准确性为85.7% ;2 个病例术后提示肺不张与胸腔积液。同组病例中,超声心动图无1例做出正确组织病理学定性。结论:EBCT具有优良的时间、空间和密度分辨率,在对超声心动图难以准确定性的良性非粘液瘤性肿瘤的诊断中具一定优势,同时可展示邻近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