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象征性游戏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疾病早期识别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15年4月到2017年8月就诊的123例发育行为儿保科门诊儿童的临床资料,其中66例发育迟缓(GDD)儿童包括ASD伴GDD 36例、单纯GDD 30例,57例不伴GDD儿童包括ASD不伴GDD 31例、原发性语言障碍(DLD)26例。比较各组间象征性游戏能力和Gesell婴幼儿发育水平,并探究象征性游戏能力的相关因素及对疾病的区分作用。结果在GDD儿童中,ASD伴GDD组象征性游戏检查(SPT)发展月龄低于单纯GDD组,且SPT发展月龄严重落后比例高于单纯GDD组。不伴GDD儿童中,ASD不伴GDD组SPT发展月龄低于DLD组,SPT发展月龄严重落后比例也高于D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D儿童中,象征性游戏能力与儿童各能区的发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3~0.630,P0.01),与ASD症状呈显著负相关(r=-0.390~-0.387,P0.01)。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在GDD儿童中SPT发展月龄对单纯GDD和ASD伴GDD两类疾病具有区分效应(OR=0.39,95%CI:0.745~0.992,P=0.034);在不伴GDD的儿童中区分效应无显著性(P0.05)。结论象征性游戏能力在ASD儿童中落后于发育水平相当的GDD和DLD儿童,且象征性游戏能显著区分伴有GDD的ASD,可为ASD早期识别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人参二苓汤对H22荷瘤小鼠恶性腹水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恶性腹水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人参二苓汤有效部位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毛色、食欲、活动状况和精神状态等一般的生活状况;测定小鼠体重和腹围的变化;观察腹腔内情况,计数腹膜瘤结节数量,称重计算抑瘤率;利用Elisa法检测腹水中VEGF、MMP-2、MMP-9的表达量.结果:人参二苓汤有效部位能够延缓H22荷瘤小鼠体重和腹围的增长,对H22荷瘤小鼠腹水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耐性.与模型组比较,人参二苓汤有效部位高剂量组小鼠腹水中VEGF的含量显著降低(P <0.01),MMP-2和MMP-9的含量有差异(P<0.05);中剂量组小鼠腹水中VEGF的含量有差异(P<0.05),MMP-2和MMP-9的含量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小鼠腹水中VEGF、MMP-2和MMP-9的含量均无差异(P>0.05).人参二苓汤有效部位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结论:人参二苓汤能够提高H22腹水型小鼠的生活质量,抑制恶性腹水的生长,抑制腹水中VEGF、MMP-2和MMP-9的表达,而对H22荷瘤小鼠恶性腹水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克隆号1A4抗体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NanoString技术和测序技术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至2017年诊治的4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标本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ALK在44例髓母细胞瘤整张切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范围0.5~13.0岁,平均年龄5.8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经典型31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5例,广泛结节型3例,大细胞/间变型5例。4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除3例无确切划分亚型外,其余41例中5例为WNT型,12例为SHH型,9例为Group 3型,15例为Group 4型。44例肿瘤组织中13例ALK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阳性率为29.5%,其中强阳性6例、弱阳性7例。ALK蛋白表达与WNT型相关(P<0.01)。WNT型中特征性出现核旁点状阳性。结论ALK克隆号1A4免疫组织化学可辅助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强阳性且出现核旁点状阳性提示WNT亚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提高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125例年龄≤49岁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疏治的250例≥70岁的病例相比较。结果 中青年组病人占同期疏治AMI总数据的15.1%;125例中,男122例,女3例,吸烟者占74.6%;高血脂者占56.0%;饮酒者占40.8%;有高血压史及有家庭史者均为27.2%;4周病死率为7.2%。其中男女比例、吸烟、高血脂  相似文献   
75.
氧化苦参碱对放疗鼻咽癌HNE-1细胞P-糖蛋白表达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1)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鼻咽癌HNE-1细胞有无生长抑制作用;(2)研究天然产物氧化苦参碱对鼻咽癌HNE-1细胞株放射前、后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MTT法检测长春新碱、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HNE-1细胞、放射后HNE 1(200)细胞生长抑制情况;(2)免疫化学法检测氧化苦参碱、维拉帕米对HNE-1(200)细胞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长春新碱、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也增加;(2)高浓度VCR对放射治疗后细胞HNE-1(200)的抑制率比对HNE-1细胞的抑制率降低了近50%,P值小于0.01,有显著差异;氧化苦参碱、维拉帕米对两种实验细胞抑制没有显著差异.(3)免疫组化检测细胞P-糖蛋白表达,结果为HNE-1阴性,HNE-1(200)阳性,维拉帕米、氧化苦参碱分别作用于HNE-1(200)细胞后P-gp表达弱阳性.结论:(1)氧化苦参碱对放射前后鼻咽癌HNE-1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2)放射后细胞HNE-1(200)对长春新碱产生耐药;(3)低毒性浓度氧化苦参碱具有与维拉帕米相似的作用,能使放射照射后鼻咽癌HNE-1细胞株P-糖蛋白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76例UP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 脑心通组,观察治疗3月前后血清ET、NO、hs-CRP,并利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变化率(FM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脑心通组血清ET、hs-CRP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等途径取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脑出血和65例无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16个因素与脑出血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酗酒、糖尿病、高血红蛋白、服降压药、舒张压〉110mmHg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正确认识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对防止出血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B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及其对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BPPV患者318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查确认治疗成功,并随访1年。根据是否复发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256例)。另取同期该院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汉化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受试者眩晕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DBP水平,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DBP与25(OH)D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DBP对BPPV患者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的比例、DBP及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复发组患者血清DBP及25(OH)D水平低于未复发组(P <0.05)。Pearson法结果显示,BPPV患者血清DBP水平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r =0.549,P <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HI评分(功能评分、躯体评分、情感评分、总分)、BBS评分<45分、DBP、25(OH)D是BPPV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BP [R=2.035(95% CI:1.608,2.575)]、25(OH)D [R=1.679(95% CI:1.271,2.218)]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截断值为665.320 μg/ml时,血清DBP预测BPPV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4.1%。结论 BPPV患者血清DBP、25(OH)D水平降低,两者呈正相关,均是BPPV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BP对BPPV患者复发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79.
绵阳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绵阳市城市和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按照1999年WHO/国际高血压联盟推荐的高血压分类标准,采用现况调查与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绵阳市2006年5875例15~74岁的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高血压患病率为29%,城市和农村男女分布有明显差别,城市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农村;总体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城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新检出高血压患者的类型构成不同,但均以轻度高血压为主。结论 高血压作为常见疾病其患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防治,普及预防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