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柯萨奇病毒性重型肝炎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3月~ 1999年 12月我院传染科共收治柯萨奇病毒性 (CoxV)重型肝炎 31例 ,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31例CoxV重型肝炎患者 ,男 2 2例 ,女 9例 ,年龄5~ 2 1岁 ,平均年龄 9.32岁。其中 5例为急性重型肝炎 ,2 6例为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按 1995年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病原诊断经血清学检查柯萨奇病毒B族特异性IgM抗体 (CoxVB IgM)阳性而确诊。其中 6例曾罹患急性甲型肝炎。二、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低热、乏力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肝性脑病 30例 ,其中Ⅱ度以上 2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影响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浸润的T细胞子集变化的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在裸鼠皮下接种,形成人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同时,以不同剂量IL-18分为4组治疗,4组分别腹腔注射IL-18 0.75,1.00,1.25,0(模型组)μg(0.1 mL)/只,治疗4周,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和瘤体大小的变化。4周后处死取肿瘤组织和脾组织,免疫磁珠阴选组织中CD4+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及脾组织中IL-17+/IFN-γ-CD4+T(Th17细胞)、IL-17-/IFN-γ+CD4+T(Th1)和IL-17+/IFN-γ+CD4+T细胞的变化。结果 HepG2细胞株建立了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模型,IL-18抑制人肝癌皮下移植瘤的形成及转移,治疗时间越长剂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组织中Th17和IL-17+/IFN-γ+CD4+T细胞浸润数目增加,Th1细胞降低,与脾组织中一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给IL-18后,随着剂量的增加,Th1细胞增加,IL-17+/IFN-γ+CD4+T细胞和Th17细胞浸润数目降低,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结论 IL-17+/IFN-γ+CD4+T细胞数目在裸鼠移植瘤及其脾组织中增加,可能是在肿瘤环境中,促进其向Th17细胞分化;IL-18通过诱导IFN-γ的生成促进Th1细胞的生成,呈正反馈效应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litis,AP)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妊娠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患者中,病因以胆源性(45.59%)、高脂血症性(29.41%)为主;(2)多发于妊娠的中晚期(82.35%);发生重症AP的比例较高(45.59%),且其中70.97%发病于妊娠晚期.(3)采用积极综合治疗,对明确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术;终止妊娠23例,41例继续妊娠.无孕妇死亡,胎儿死亡4例(5.88%).结论 胆道疾病与高脂血症是妊娠合并AP的主要病因,掌握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争取早诊断、积极内镜介入治疗和控制血脂、适时终止妊娠,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实验性肝损伤模型过程中,小鼠血清IL-18及脏脏TNF-α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0.1%DMN腹腔注射,制备小鼠实验性肝损伤模型。用ELASA法测定血清IL-18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 随着肝脏炎症坏死程度的加重,血清IL-18水平及肝脏TNF-α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均于第5次注射DMN后达到最高峰(P<0.01),损伤后自行恢复期内明显回落。两者呈正相关趋势。结论 IL-18,TNF-α均参与了DMN诱导的肝脏毒性反应,具有协同的促炎性,两者在肝损伤的自行恢复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因异型血污染导致交叉配血试验阳性极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女,60岁,因贫血而申请输注浓缩红细胞2U。定型:A型;Rh(b)阳性。血液交叉:患者与-A型献血员分别进行盐水交叉与聚凝胺(Polybrene)交叉,结果为:主侧+/-,次侧1+(两交配管均...  相似文献   
17.
中药抗纤灵结果说明,能有效地减轻二甲基亚硝胺对肝脏的损伤,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在改善肝组织超微结构的病变中其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在乳头溢液中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纤维乳管镜对955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内的病变,初步判断疾病性质并准确定位,手术切除病变乳管后送病理检查确诊,将溢液性质、病变位置、检查结果、病理结果等进行总结.结果 共检出乳管内新生物441例(46.2%),其中血性、黄色及无色水样溢液患者乳管内新生物的检出率分别为87.3%(220/252)、44.5%(187/420)、15.8%(34/215),余68例白色乳汁样溢液患者未发现乳管内有新生物.对其中2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纤维乳管镜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3.24%(221/237),对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达100%(50/50),对乳管内新生物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4.43%(271/287).乳管内良、恶性病变在溢液颜色及病灶所处乳管级别位置上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乳管镜诊断乳头溢液可以明确病变性质及病变部位,确诊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前列腺穿刺引导器穿刺活检标本与前列腺全切标本Gleason分级相关性。方法收集69例经前列腺穿刺引导器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6例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的Gleason评分与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的符合情况。结果 69例确诊患者中,35例非手术治疗,8例转院或失访,26例接受前列腺根治术,穿刺标本与根治术Gleason评分相比,一致17例(65.4%),升级4例(15.4%),降级5例(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引导器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与根治标本Gleason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经前列腺穿刺引导器穿刺活检标本Gleason评分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位双荷包PPH加外痔皮赘切除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低位双荷包法PPH与外痔皮赘切除组(PPH组)和传统Milligan-Morgan手术组(MMH组),观察及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下腹部胀痛例数、镇痛药物使用例数、恢复工作时间、术后6个月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低位双荷包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外痔处理更彻底、对肛门括约功能影响小及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