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目的探索中国北方地区药物性肝衰竭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302医院2002-2012年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 120例药物性肝衰竭中,男性38例(31.67%),女性82例(68.33%),平均年龄(41.19±16.57)岁。其中急性22例,亚急性98例;早期34例,中期32例,晚期54例。引起药物性肝衰竭的药物中西药58例(48.33%),中草药61例(50.83%),误食工业色素1例。西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15例,亚急性肝衰竭43例。中草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7例,亚急性肝衰竭5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好转35例,无效69例,死亡16例,治疗好转率29.17%。西药引起肝衰竭好转17例,恶化41例,好转率29.31%。中草药引起肝衰竭好转17例,恶化44例,好转率2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衰竭分型及分期对患者的转归均有影响(P<0.05)。西药组与中草药组患者生化检测中ALT、AST、TBil、PA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北方地区中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衰竭主要原因,其导致的肝衰竭以亚急性多见;中、晚期药物性肝衰竭预后极差,临床分期诊断对药物性肝衰竭预后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2.
贺希  刘鸿凌 《传染病信息》2019,32(3):274-277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影响患者移植术后长期存活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作用机制,以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应用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上合理使用他克莫司,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甘草酸类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经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48例,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105例,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143例。观察治疗3周的疗效。结果在248例患者中,急性和慢性肝损害分别占33.3%和43.5%,G1炎症分级占43.5%,S1纤维化分期占35.48%;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均明显,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异甘草酸镁治疗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至45.5±27.1U/L,明显优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患者(79.2±41.1U/L,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美能注射液均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索有效的肝细胞球形体低温保存方法,促进生物人工肝及其他研究的应用。方法采用两步法分离大鼠肝细胞,经无血清培养基(SFM)摇摆培养48h形成肝细胞球形体。将球形体继续培养(对照组),或置于4℃SFM,SFM+1mmol/L去铁胺(Def),SFM+1μmol/L环孢霉素A(Cs A),SFM+1mmol/L Def+1μmol/L Cs A保存液中24h或48h,继续培养4d或5d后观察低温保存后肝细胞球形体的存活率、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白蛋白和尿素合成情况。结果Def和Cs A能很好地保护球形体肝细胞,在4℃SFM+Def+Cs A保存液中保存24h,肝细胞球形体功能、结构等变化及尿素合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单独放在SFM中进行低温保存后,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在4℃保存48h后,球形体肝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死亡细胞增多,但SFM+Def+Cs A组和SFM+Def组细胞结构优于SFM组和SFM+Cs A组,细胞存活率及尿素合成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但合成白蛋白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状态下肝细胞球形体可保持良好的存活率和功能24h,低温保存能为细胞治疗提供良好的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索成人肝细胞的分离方法 以及培养条件.方法 在获取外科手术切除或不适宜肝移植的成人肝脏后,采用改良胶原酶P两步法分离成人肝细胞,锥虫蓝计算存活率后,接种普通培养,或将肝细胞接种于中空纤维反应器中培养,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尿素合成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利多卡因代谢等.结果 利用改良两步胶原酶分离法成功分离出大量成人肝细胞,而且较好的维持其生物学活性,并被成功的培养在中空纤维反应器中.检测结果 显示较好地保持了尿素合成以及利多卡因代谢能力,结论 胶原酶P两步法可分离出成人肝细胞,采用普通培养和中空纤维反应器培养可较好的保持细胞的功能,可为生物反应器的制备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12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性肝损伤是目前常见的肝病之一,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日益增多,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也越来越多。由于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复杂,实验室检查又缺乏特异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1-2]。本研究对以往经肝脏穿刺明确诊断为药物性肝炎的12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观察,对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在中国实验小型猪的感染情况。方法 针对PREV gag区的序列,选用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猪肝脏、皮肤前病毒序列;以及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PERV-RNA序列。结果 该法在猪肝脏组织中可检测出PERV前病毒序列;此外,在猪血清标本亦检测出病毒序列,而其它2份HBV、HCV阳性血清及2份其它动物血清(大鼠、兔)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较高。结论 中国实验小型猪均携带该病毒,并可以释放到血清中;采用该法具有特异、简便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PERV感染及生物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索混合胶原凝胶培养肝细胞的方法,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功能与形态特征。方法:两步法分离大鼠肝细胞,与I型鼠尾胶原溶液混合接种于培养瓶,待胶原液形成凝胶后,加培养液常规培养,观察培养鼠肝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尿素合成及酶漏出量。结果:成功将大鼠肝细胞混合固定于胶原中,形成凝胶状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始终能检测出鼠肝细胞合成分泌的尿素,而肝细胞乳酸脱氢酶漏出量较少,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形态特征。结论:混合胶原凝胶培养方法能为肝细胞提供更接近体内的培养环境,可能适用于生物人工肝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特异性脱氧核酶 (DRz)在丙型肝炎病毒 (HCV) 5′ 非编码区 (5′ NCR)转基因肝癌细胞株中对靶RNA的抑制活性。方法 采用 5′ GGCTAGCTACAACGA 3′基序为活性中心 ,分析HCV 5′ NCR中符合 5′…R↓Y… 3′(R =A/G ,Y =U/C)特征的位点及 5′ NCR的二级结构以确定靶位 ,设计并合成HCV靶向性脱氧核酶DRz 2 32、DRz 12 7、DRz 84、DRz1以及对应的两端被硫代修饰的DRz(TDRz)和活性中心区人工突变的硫代DRz(MDRz)。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导入HCV 5′ NCR及部分C区 (5′ NCR C)的转基因肝癌细胞株HepG2 .970 6 中 ,作用一定时间后 ,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的变化 ,计算抑制率。选择抑制率较高者进行时效关系的观察和不同浓度抑制效果的比较。结果 各DRz和对应TDRz的活性无明显差别。DRz 12 7/TDRz 12 7和DRz1/TDRz1的抑制活性相对较高 ,终浓度为 0 .5 μmol/L作用 2 4h抑制率分别达 5 3.2 % / 5 0 .6 %和 4 4 .7% / 4 3.3%。各DRz/TDRz的抑制率均高于对应的MDRz ,其中DRz 12 7/TDRz 12 7与MDRz 12 7(4 1.2 % )相比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在 0 .2 5~ 0 .75 μmol/L范围 ,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高。在所观察的时间点中 ,加药后 2 4h抑制率最高 ,3d后抑制率显著下降 ;DRz抑制率的下降快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作对照,观察了102例HBV相关ACLF入院时以及AKI发生时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的变化及其与AKI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2例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CHB对照组(t=3.609,P=0.000),而NGAL、MMP-9/NGAL-1水平ACL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16,P=0.003;t=7.514,P =0.000).102例ACLF患者中33例(32.4%)发生AKI.发生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t=4.543,P=0.000),而MMP-9/NGAL-1和NGAL水平AKI与非AKI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368;t=0.061,P=0.952).在AKI患者中血清肌酐〈1.5 mg/dl和SCr〉1.5mg/dl患者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患者(P=0.022,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TBIL、血钠以及肝性脑病、年龄是HBV相关ACLF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HBV相关ACLF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NGAL、MMP-9/NGAL-1的变化可能与ACLF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