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82.
83.
目的探讨老年情感障碍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皮质醇(Cor)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0例老年情感障碍患者(患者组)和45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患者组应用SSRIs类药物治疗6周,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结果①治疗前,患者组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且血清MIF、IL-1β、IL-6、Cor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总分、匹茨堡睡眠指数(PQSI)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血清MIF、IL-6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②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测评成绩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③患者组睡眠障碍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51,P<0.01)、语言分(r=-0.326,P<0.01)、延迟记忆分(r=-0.296,P<0.01)呈负相关,焦虑/躯体化分与视空间和执行能力分(r=-0.204,P<0.01)、语言分(r=-0.398,P<0.01)、抽象分(r=-0.307,P<0.01)、延迟记忆分(r=-0.236,P<0.05)呈负相关。结论老年期情感障碍患者炎性因子及Cor浓度的升高与抑郁、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而焦虑症状与MIF、IL-6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SSRIs类抗抑郁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131(131I)标记基因重组鞭毛蛋白(rFliC)在乳腺癌荷瘤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征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人乳腺腺癌细胞系(MCF-7)中rFliC的受体TLR5的表达;四氯二苯基苷脲(Iodogen)法131I标记rFliC,检测其放射化学纯度、稳定性、细胞摄取状况;制备MCF-7荷瘤鼠,注射131I-rFliC后,观察其生物学分布及肿瘤靶向性.结果 ①MCF-7表达TLR5的mRNA及蛋白;随着rFliC浓度的增加,TLR5 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减弱;②131I-rFliC标记率达95.19%;放射化学纯度为96.46%;在血清中稳定性高,可被MCF-7稳定摄取;③131I-iFliC主要经肝肾代谢,肿瘤靶向性明显,24 h靶/肌肉(T/M)放射性比值为7.09,可获得清晰放射自显影像.结论 131I-rFliC肿瘤靶向明显,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探针监测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标记基因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ecombinant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ionfactor,rMIF)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及肿瘤靶向性,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制剂。方法利用Iodogen(四氯二苯基甘脲)法放射性碘131标记rMIF(131I-rMIF),体外研究肝癌细胞系H22对该制剂的摄取;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rMIF,研究其在H22荷瘤小鼠的生物学分布特征及放射自显影特征。结果成功制备了131I-rMIF,生物学活性良好。标记率87.34%,放化纯94.95%。室温放置48 h仍保持稳定。在0.5、1、2和4 h时,肝癌细胞H22对131I-rMIF的摄取率均明显高于对Na131I的摄取率(P<0.05)。生物学分布研究表明,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rMIF后,肝、肾的放射性较高,其他脏器放射性较低。荷瘤模型在注射后1、3、6、24 h肿瘤/对侧肌肉(T/NT)的放射性比值分别为2.701±0.230、3.931±0.281、4.242±0.111和3.587±0.241。荷瘤鼠的放射自显影显像显示131I-rMIF注射后6 h后可以在肿瘤部位明显浓聚。结论131I-rMIF标记物稳定,标记率高,在荷肝癌小鼠中肿瘤靶向性分布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鼠同种皮肤移植存活率的影响及对脾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血清皮质醇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黄芪注射液和环磷酰胺(CTX),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同种移植物生存期的影响;采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观察移植后不同时间小鼠脾细胞GR及血清皮质醇的改变以及黄芪注射液和环磷酰胺对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组、黄芪+CTX组及CTX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F=48.58,q=5.11~14.48,P<0.05)。对照组移植后第14天GR结合位点数明显降低,与未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8.44,q=10.95,P<0.05);CTX组GR结合位点数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4.22,P<0.05);黄芪组GR结合位点数升高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11.79,P<0.05),与未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0.84,P>0.05);黄芪与CTX合用后逆转CTX对GR结合位点数的影响(q=10.72,P<0.05)。对照组移植后第14天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与未移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9.46,q=7.64,P<0.05);CTX组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46,P<0.05);黄芪组、黄芪+CTX组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4.54、5.22,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明显抑制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GR数量和血清皮质醇水平,从而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更好地发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和环孢素A(cyclosperin A,CsA)体内处理对同种移植小鼠急性排斥过程中TLR5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同种皮肤移植模型,术后给予RAPA或CsA,1次/d,连续14 d,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每日观察移植物存活状况.术后选取1、7、10、14、21 d共5个时间点,提取受体小鼠脾细胞,RT-PCR检测TLR5及Foxp3 mRNA表达,探讨不同处理组基因表达与移植物生存的相关性.体外实验利用鞭毛蛋白(flagellin)联合RAPA和CsA处理正常小鼠T细胞6 h,RT-PCR检测TLR5表达.结果:RAPA和CsA可明显延长小鼠同种移植皮片存活期.RAPA可促进脾细胞TLR5 mRNA表达升高,停药后的第21天仍明显高于CsA组和对照组(P<0.05);CsA组在第7、10天有显著升高,第21天降低(P<0.05);3组中最高表达的时间点为移植后第10天,此时正值排斥高峰期.RAPA可引起Foxp3 mRNA的表达升高(P<0.05),停药后仍维持较高水平;CsA组仅在移植后第7、10天短暂升高,第14天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后1、7、10、21 d 3组的TLR5与Foxp3 mRNA变化趋势正相关.体外实验中,RAPA或CsA与flagellin联合使用,可促进TLR5的表达,以前者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RAPA和CsA在同种移植急性排斥高峰期可引起TLR5和Foxp3表达的协同升高,且RAPA的作用更加明显和持久,鞭毛蛋白体外可以增强这种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
前列腺素E_1对宿主免疫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E_1对小鼠免疫血清多肽组分有调节作用,能抑制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分泌抗体,抑制巨噬细胞吞噬杀菌功能及SRBC的迟发超敏反应;实验证明PGE_1的免疫调节作用与药物剂量及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9.
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的安全性。方法 :使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放置及非放置IUD妇女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其子宫内膜p16、p5 3、k ras基因的表达。结果 :长期放置惰性IUD的子宫内膜表现为局部机械性压迫现象 ;放置含铜IUD的子宫内膜则呈现轻微的损伤 ;两种IUD的子宫内膜细胞均未见坏死及异型改变。p16、p5 3、k ras基因表达在各组中均无改变。结论 :长期放置惰性IUD对子宫内膜无损伤、无致突变作用 ;放置含铜IUD对子宫内膜有轻微的损伤作用 ,未见致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0.
黄芪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 CD25+ T细胞及Foxp3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CsA+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术后逐日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及小鼠一般状况;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RT 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T组、AST+SP组、CsA+SP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移植后14?d,CD4+CD25+T细胞数量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体内用药可延长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上调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