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手法推拿能否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复位?究竟是机械性压迫致痛还是无菌性炎症致痛?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是否存在于发病的全过程?方法采用影像学、生物力学、不同治疗方法的药效比较分析、手术中观察神经根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椎管外软组织磷脂酶A2活性测定及临床肌电图追踪观察等综合手段,研究椎间盘突出的致痛机制。结果(1)牵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治疗前后对照26例,CT扫描前后对照58例,MRI检查前后对照12例,结果提示突出的椎间盘影像大小形态及部位均无确认的明显变化。(2)模拟腰部牵扳推拿手法时髓核内压的变化:L3~40.73kPa;L4~50.26kPa;L5~S10.11kPa。神经根位移的变化:同侧旋转位移距离(1.3±0.8)mm;对侧旋转位移距离(1.7±1.0)mm。(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椎板处棘肌的磷脂酶A2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实验组样本活性测定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电镜检查证实炎症反应的存在。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法推拿治疗机制是间盘突出物的“变位”作用达到神经根松解,而非髓核的复位还纳。(2)单纯机械性压迫正常神经根不引起疼痛,而是产生麻木或麻痹,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是疼痛的原因。(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相似文献   
3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br,BDNF)在脑内分布广泛,大脑皮层、海马及基底前脑是其主要分布区,在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及其末梢发现了BDNF的受体”。运动促进脑损伤后胆碱能神经元轴突的出芽再生,可能与BDNF的增多有重要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训练是否可使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BDNF mRNA表达水平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3.
应用噬菌体报告系统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诊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是防治耐药结核病的关键和基础。1993年起噬菌体报告系统(LRPs)陆续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及耐药检测,噬笛体生物扩增法(PhaB)也在国内被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我们利用新的重组噬菌体phAE142建立LRPs检测方法,检测了106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评价LRPs在结核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embB基因突变,特别是其306位点(embB306)的点突变一直被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重要原因。但是,Hazbon等对来自世界各地的1020株菌株进行分析后认为,embB306突变不直接引起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性,而是容易产生对任何药物的耐药性。Plinke等报道,embB306位点突变只发生在乙胺丁醇耐药菌株中,从而说明该位点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有关。可见embB306位点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关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整骨理筋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放射痛的改善情况。方法:①选择2003-05/2005-05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整骨理筋治疗组,另以25例同类患者作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男女比例、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整骨理筋治疗组接受整骨理筋治疗。医者先按顺序在患者患侧T7的上下关节突处、T12的上下关节突处、患侧腰椎间盘突出阶段的上下关节突处、下肢臀部相当于环跳穴的位置、窝部位、小腿腓肠肌中点处做静止按压动作,每点按压时间30s,反复3遍(在每做完1遍后,医者一手拇指按压住窝,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作小腿屈曲的动作)。然后医者用两手大鱼际部位,按压在患者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准备好,嘱患者做先深呼吸后咳嗽的动作,在患者咳嗽的同时,医者双手大鱼际同时向前下方用力推压反复2遍,最后压住患者患侧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做牵搬手法1次,手法完毕,2次/周,6次为1个疗程。空白对照组不行整骨理筋治疗。③整骨理筋治疗后3,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前及治疗后3,12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评分。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整骨理筋治疗组80例患者于治疗后3,12个月随访时各有69例和56例进入结果分析。空白对照组2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前后两组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情况:治疗前两组放射痛评分基本相似(P>0.05)。治疗后3个月,整骨理筋治疗组放射痛评分明显降低[(6.5±0.8),(3.4±0.2)分,t=56.3,P<0.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6.9±0.7),(6.7±0.6)分,P>0.05]。此外,治疗后3个月整骨理筋治疗组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47.1±0.88),(0.26±0.05)%,P<0.001]。②整骨理筋治疗组治疗前后放射痛评分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率情况:治疗后12个月放射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6±0.6),(6.5±0.8)分,t=49.1,P<0.001],与治疗后3个月基本相似(P>0.05)。此外,治疗后12个月症状改善率达(39.1±0.48)%,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t=50.9,P<0.001)。结论:整骨理筋疗法能解除肌挛缩、消除放射痛,从而改善患者疼痛和不适症状,效果明显。月国月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天疱疮的合理药方案。方法:总结40例活动期天疱疮用激素治疗情况,分析激素的首次剂量,病情缓解所需的激素控制量及时间与皮损面积大小的关系。结果:发现皮损面积越大,所需的激素控制量越高。并发现首次剂量偏低,病情缓解所需时间较长,不利于患康复。结果:我们认为首剂量给轻症患50mg/d,中症70mg/d,重症90mg/d较为合适。本并对天疱疮类型与治疗的关系,及抗生素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7.
高谦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5):227-229
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选择一、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应用原则已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的基本出发点是;①减少心脏负荷;②改善心脏功能.为此,对于销水潴留,应选用利尿剂;对于末梢血管收缩,应选用血管扩张药;对于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应选用强心药等.各种心力衰...  相似文献   
38.
生存质量的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存质量的测量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高谦人的存在形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生存时间(spanoflife)和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有所增加。然而,作为生物体的人,其生物学年龄...  相似文献   
39.
按刘海若康复医疗小组制订的康复医疗计划进行的康复医疗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预料刘海若的功能恢复将是比较理想的。从这个重症复合性损伤的个案治疗中体会到:在综合医院中,康复医疗的早期介入、与临床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强调预防性康复和主动性康复、对多种损伤的全面康复考虑和对康复医疗功能后果的全面考虑等,是制订康复计划和实施康复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作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的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必须具有扎实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40.
背景和目的: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痰涂片镜检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早期诊断方法,但其敏感度不高,只能检测出30%~4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