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按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要求验证实验室部分常规生化项目的线性范围及线性程度,探讨多项式线性评价方案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利用线性验证材料对TP、ALB、TC、TG、UA、Mg等6个项目进行多项式线性评价,利用SPSS11.5进行数据拟合,结合临床目标判断线性程度.结果 6个被评估项目均为线性1,其中TP和ALB第1次结果为非线性,查找原因,更换试剂再次检测后,结果为线性1.结论 多项式线性评价方案合理地将统计技术与临床要求相结合,可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1(PAR1)对凝血酶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释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节作用。方法:HFL-1用PAR1激动剂凝血酶、PAR1活性肽SFLLR和反活性肽RLLFS进行诱导,并用PAR1阻断剂SCH79797进行阻断后用凝血酶和SFLLR刺激;用ELISA检测MCP-1浓度。结果:凝血酶及SFLLR可引起HFL-1释放MCP-1,而RLLFS不能引起MCP-1的释放增加;SCH79797可阻断凝血酶及SFLLR诱导HFL-1释放MCP-1。结论:PAR1介导凝血酶诱导的HFL-1细胞释放MCP-1。  相似文献   
23.
经口入路为颅脊交界区和寰枢椎腹侧病变的直接路径和安全显露方式,这种入路可有效治疗多种寰枢椎疾患[1]。寰枢椎疾患患者术前多存在呼吸功能减退,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广州40株稻叶型霍乱弧菌的毒力基因和PFGE特征,探讨菌株的同源性和广州稻叶型霍乱弧菌流行的特点。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稻叶型菌株的4种毒力基因,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I对菌株进行PFGE分型,使用BioNumerics Version4.0软件(复选Dice相关系数和UPGMA方法)对菌株进行聚类和同源分析。结果绝大多数水型稻叶霍乱疫情相关菌株为genotypeA型菌,而绝大多数环境分离稻叶型霍乱弧菌为genotypeB型和C型菌。40株霍乱菌株分布于18种pulsotype,水型霍乱疫情相关菌株的pulsotype极为相近(相似性系数98%以上),而环境分离的稻叶型霍乱弧菌呈现明显的pulsotype多样性。结论是否携带ctxA基因是稻叶型霍乱弧菌人源分离株与环境分离株的主要区别之一,绝大多数环境分离的稻叶型霍乱弧菌与人源分离株的同源性较低,但仍需加强对不同来源菌株的同源性分析和溯源追踪。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广东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实验室的现状。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并结合现场调查核实的方式,对广东省46家不同级别的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进行人员情况、设备设施及检测能力的调查。结果(1)人员情况: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及以下所占比例分别为15.57%、30.94%、53.49%,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分别为2.20%、7.98%、33.93%、26.75%、29.14%,各级别实验室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人员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实验室设施和仪器设备:省、市级疾控中心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覆盖率为100%,县区级疾控中心仅66.67%建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省级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设备达到了标准配置数,地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基本购置了微生物检测所必需的仪器,但达不到标准配置数。(3)检测能力:省级疾控中心、地市级疾控中心、县区级疾控中心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分别为91.39%、59.57%、46.70%。结论广东省地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设备配置数量普遍达不到要求,必需开展的检验项目实际开展率偏低。说明各级政府对疾控机构传染病实验室重视不够,投...  相似文献   
26.
广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偏肺病毒的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14岁以下急性呼吸道患儿人类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us,hMPV)的感染情况,分析广州地区儿童感染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为hM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依据.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某医院的儿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急性呼吸道患儿中采集521份鼻咽拭子标本,提取总核酸,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ER)扩增hMPV的核蛋白(N)基因的213个核苷酸片段,对16份强阳性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同时对采集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1份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后,共有39份标本为N基因阳性,检出率为7.49%,hMPV发病高峰期在10月和4月份,对N基因进行序列测序与分析,结果与北京株BJ1897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9%,与泰国AY550156株N基因的同源性高达97%,基因型别以B型为主.结论 广州地区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hMPV感染是原因之一,且以6岁以下的儿童感染为主,但不同性别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hMPV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头痛、咽痛、卡他症状、肺部影像学改变等,其中大部分患者表现有高热和咳嗽,且有41.03%的hMPV患者合并感染其他呼吸道病毒.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广东首次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 meningitidis) 的分子特征.方法 复苏培养并用奈瑟菌生化鉴定系统(API NH)生化鉴定从患者脑脊液分离到的1株W135群N.meningitidis,以本地近年分离的1株C群和3株A群N. meningitidis 为对照;通过DNA序列测定分析外膜蛋白编码基因(porA、porB)可变区型别;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IST),采用Splits Tree在线软件分析进化关系,研究其分子特征.结果 该W135群N.meningitidis的porA可变区(va)型别为P1.5,2,属主要致病型别之一;porB的可变区Ⅰ、Ⅳ、Ⅴ、Ⅶ分别为1、1、1、17型,无可变区Ⅵ、Ⅷ;MIST等位基因谱为:2、123…4 38、4、6,序列型(ST)为2960,属ST-11/ET-37 克隆系.4株对照菌株porA的VR型别均为P1.20,porB可变区Ⅳ为7型,无可变区Ⅶ;C群对照株属ST-4821克隆系,3株A群属ST-5克隆系.结论 该W135群N.meningitidis的分子特征与国外分离株相同,而与本地流行的A群及C群菌株不同.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凝血酶对人肺上皮细胞及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释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节作用.方法 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normal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NHBE)、人肺癌上皮细胞系A549及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normal human lung fibroblasts,NH-LF)分别培养于96孔或6孔板培养板内,凝血酶诱导4h和24h后,收集上清液及细胞裂解液.ELISA方法检测MCP-1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MCP-1 mRNA水平.结果 凝血酶可诱导NHBE、A549及NH-LF细胞释放MCP-1,但NH-LF细胞的MCP-1释放量远远高于NHBE及A549细胞;凝血酶还可诱导NH-LF细胞mRNA表达.结论 人肺成纤维细胞可能是肺内表达MCP-1的主要来源细胞,因此在肺纤维化时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空腹TG正常的人在脂肪餐后的血脂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63.9g/m2体表面积的脂肪餐,对58名TG ≤1.70 mmol/L的人进行脂肪代谢的研究,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中年组和青年组,又依据餐后4h、8hTG浓度和TG-AUC分为餐后TG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脂肪餐后的TG水平明显较空腹增高(P <0.001),餐后各时间点之间的TG无显著性差异(P >0.05),平均达峰时间为3.98h,8h未能完全恢复至空腹水平。青、中、老年组达峰时间和TG-AUC依次递增,仅青年组和老年组达峰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餐后TG异常组各时间点的T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01)。餐后TC、HDL-C和LDL-C在2 h时都有一个低谷期,8 h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空腹TG正常者中有一些人,在高脂餐后可出现TG代谢异常;TG廓清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慢。  相似文献   
30.
TAP和HLA-Ⅰ类抗原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肝细胞痛(HCC)组织中抗原Ⅰ类递呈途径的存在状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0例HCC和28例癌旁组织中TAP与 HLA-Ⅰ类抗原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HCC和癌旁组织基本上都有较强的TAP和HLA-Ⅰ类抗原的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x2<0.02,P>0.05),这表明HCC中抗原Ⅰ类递呈途径可能基本正常,胞毒性T细胞(CTL)能够杀伤HCC细胞,这就为针对HCC的CFL表位肽疫苗的设计和构建提供了实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