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及其耐药性,为霍乱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霍乱日常监测标本和霍乱疫情标本,参照《霍乱防治手册》(第5版)进行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和菌型鉴定,并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获得的霍乱弧菌菌株进行临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共采集各类标本334份,检出12株01群埃尔托型(El To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12株霍乱弧菌对20种药物的敏感度完全一致,其中敏感抗生素有菌必治、庆大霉素等11种,占55%(11/20);中敏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等8种,占40%(8/20);100%耐药的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1种,占5%(1/20)。结论2007年茂名地区霍乱弧菌的流行菌型为01群埃尔托型(El T0r)霍乱弧菌稻叶型流行株(1d);该流行菌型的菌株除对1种抗生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其余大多数抗生素均敏感(或中敏),没有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年湖北省霍乱流行的病原学特征,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各疫情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查找霍乱传染来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5株霍乱弧菌菌株进行常规生化鉴定和毒素基因检验,以及药敏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技术获得电泳酶切指纹图谱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35株霍乱弧菌经检验均为霍乱 O139群,产毒株占71.42%,霍乱弧菌耐药结果显示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57.14%、88.57%、80.00%。 PFGE电泳图谱条带总相似率为80%~100%,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三起疫情中相同地区的大部分菌株都聚为一类,同源性为100%,提示为相同菌株感染所致;仅来源于荆州地区甲鱼中分离的菌株单独为一类与其他菌株不同。结论2012年湖北省霍乱弧菌的优势菌株为O139群,大部分产毒。药敏结果显示,菌株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大部分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高度敏感;疫情中相同地区的大部分菌株聚为一类属于同一来源,不同地区的菌株有一定的变异,几起疫情暴发均与聚餐有关,所以注意食物卫生,从甲鱼中分离的菌株不产毒,提示甲鱼可能并不是疫情的主要毒株来源,应密切关注海、水产品的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历年霍乱菌型变迁及药物耐药性,为霍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泉州地区1962-2010年霍乱流行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纸片法,对部分菌株进行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1962-2010年,泉州共发生4次较大规模的霍乱流行,流行菌型由O1小川型与O1稻叶型交替进行。大多数霍乱弧菌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2.31%和99.20%;磺胺类药物敏感性逐年降低,对其它抗菌药耐药;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O1群霍乱弧菌,不同年份的菌株耐药的程度不一致。结论泉州地区霍乱流行优势菌型为O1群霍乱弧菌,由小川型与稻叶型交替进行;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霍乱弧菌O139与O1及非O1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霍乱弧菌O139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霍乱弧菌,其与O1和其它非O1霍乱弧菌之间的关系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工作应用核酸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探针分子杂交、多位点酶电泳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霍乱弧菌O139、O1和其它非O1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霍乱弧菌O139具有O1流行株的主要毒力因子基因,其基因组特征也与O1群流行株相似,但相互之间有微小的差异。分子生物学数值分类表明,霍乱弧菌O139与霍乱弧菌古典型和埃尔托型流行株为一个克隆群,O139菌株与埃尔托型非流行株和其它非O1霍乱弧菌的遗传关系较远,因此O139菌株应列为霍乱病原菌。结果显示,作为霍乱的病原体,不论其表型如何,都具有特定的基因组特征和毒力基因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重症医学科染KPC-2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同源性情况。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重症医学科室治疗的患者中提取40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菌株,对待测菌株进行药敏性试验、mCIM(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和eCIM(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联合试验,采用PCR扩增法检测待测菌的耐药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检测,采用PFGE对待测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在16种抗菌药中,待测菌仅对阿米卡星(27.50%)、庆大霉素(17.50%)、妥布霉素(25.00%)、替加环素(100.00%)以及复方新诺明(55.00%)有敏感性;mCIM和eCIM试验结果显示40株CRKPN均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PCR试验结果显示待测菌株携带KPC基因阳性率为100%;选择ICU分离的17株CRKPN做PFGE,同源性结果分析显示该病区存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的克隆传播。结论我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CRKPN细菌的耐药机制是产丝氨酸碳青霉烯酶,酶基因为KPC-2型,PFGE结果分析显示我院重症医学科存在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的克隆传播,需要加强院感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构建霍乱弧菌toxR基因缺失株来研究toxR基因对霍乱弧菌减毒菌株IEM101和高产毒株569B毒力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自杀性质粒和接合转移技术,将2个中间含有四环素基因的toxR基因分别与霍乱弧菌减毒株IEM101和高产毒株569B染色体toxR基因重组,从而获得toxR基因缺失株IEM101-4和569B-43,并对2个toxR基因缺失株和其原出发菌株的霍乱肠毒素的产率和主要外膜蛋白图谱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GM1-ELISA检测受测菌CT基因表达,toxR基因缺失株569B-43的P/N值为1.82,而其原出发菌株569B的P/N为4.52,而IEM101和其toxR基因缺失株的P/N值均低于2。采用SDS-PAGE对受试菌外膜蛋白进行分析,toxR基因缺失株569B和IEM101的外膜蛋白图谱相比,均多出2条相对分子质量(Mr)为40×103和43×103外膜蛋白区带。结论 toxR蛋白是霍乱肠毒素基因ctx表达的正调控因子,是霍乱弧菌主要外膜蛋白(Mr为40×103和43×103)编码基因的负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7.
霍乱弧菌O139某些生物学特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O139霍乱弧菌是1992年发现的新型霍乱弧菌,其毒力强,危害严重。对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分离的23株O139菌株的部分生物学特征检查表明:对弧菌抑制剂O/129均具有抗性、溶原菌、山梨醇慢发酵、非溶血性。核酸分子杂交显示,所有被检O139菌株都具有主要的霍乱弧菌毒素基因:ctx,zot,ace和RS1序列。PCR检测ctx基因与O1群流行珠具有相同的扩增产物,tcpA基因扩增表现为与埃尔托型霍乱弧菌相似的扩增产物。兔肠段结扎测毒表明,O139霍乱弧菌为强毒株。因此O139菌与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具有共同的毒力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株由海南某地一名霍乱患者水样便中分离的O139霍乱弧菌,通过表型和遗传特性测定;并与来自印度等国家的8株O139霍乱流行菌株作比较,结果证实此海南菌株具有与国外O139流行菌株相同的特性;它属于HeibergI群,具O1群霍乱弧菌相同的生化特性,但对弧菌抑制剂(O/129)不敏感,它不能被O1群多价血清凝集,也不与其他型非O1群血清产生凝集。不能产生O1群霍乱弧菌的杀菌抗体。但携带与O1群霍乱弧菌同源性毒素(CT)基因,并能表达,在其培养物上清中可测到CT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实验室保存的325株肠球菌进行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筛选,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菌株同源性分析。方法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筛选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并检测菌株对替考拉宁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型;通过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技术、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菌株的同源性分析。结果从325株临床分离肠球菌中共筛选出17株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包括1株粪肠球菌、11株屎肠球菌和5株鹑鸡肠球菌。其中1株粪肠球菌和1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显示高水平耐药,对替考拉宁耐药或中介耐药,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A型;5株鹑鸡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中介耐药,对替考拉宁敏感,PCR检测结果显示van C1型。ERIC同源性分析显示同基因型的大多数菌株显示相似的分型;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17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肠球菌分型不同,不属于单克隆流行播散;MLST同源性分析显示,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粪肠球菌属于ST4,11株临床万古霉素非敏感屎肠球菌共分为6个ST型,其中4株属于ST78,是屎肠球菌出现频率最高的ST型。结论我国万古霉素耐药菌在粪肠球菌中分离率较低,但屎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情况较严重,并且耐药菌株携带易于传播和转移的van A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万古霉素耐药存在同源性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明确我院老年病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耐碳青霉烯菌株的基因型。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9年5月自临床老年病人分离的262株铜绿假单胞菌,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和E test法测定耐碳青霉烯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MIC值,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金属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携带金属酶基因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2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到104株耐碳青霉烯。104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药物耐药率分别为78.9%和35.9%,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6.0%,对米诺环素耐药率58.3%,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70.0%;104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2株携带金属酶基因,10株检测到有携带VIM-2基因的1类整合子。PFGE分型中12株菌株属于5个克隆株。结论 在我院流行的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酶基因不是最主要的基因型,金属β-内酰胺酶均为VIM-2型金属酶,耐药基因盒分布于不同的1类整合子中,整合子播散是最主要的流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以宋内氏痢疾菌无毒株S7作为受体,将含有编码霍乱弧菌O抗原及霍乱毒素B亚单位基因的质粒转移入其中,构建成重组菌株S7COB。质粒电泳图谱显示重组株中存在被转移的外源质粒。重组株的生化特性和毒力表型与受体相同。菌体凝集和全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明在重组株的菌体表面同时表达了霍乱弧菌和宋内氏痢疾菌的O抗原。GM1-ELISA表明该重组株能在细胞内表达霍乱毒素B亚单位。以5亿、10亿的重组株免疫LIBP品系小鼠,免疫小鼠对宋内氏毒株S63攻击的保护率为70%~100%,对霍乱弧菌毒株569B攻击的保护率为30%~54%。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临床和食品来源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特征, 并进行溯源分析。方法对2015—2020年杭州地区分离的60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全基因组测序, 并下载公共数据库基因组进行比较;利用测序数据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核心基因组多位点序列分型(cgMLST)和耐药基因扫描, 并构建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杭州地区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和食品株对28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多重耐药率为76.7%(46/60);所有菌株均检出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基因aac(6′)-Iaa和磷霉素耐药基因fosA7;60株德尔卑沙门菌共分为46种PFGE带型、53种cgMLST(HC2)型别, 除1株为ST3220型外, 其余均为ST40型;基于439株德尔卑沙门菌(包括60株杭州菌株和379株公共数据库菌株)SNP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部分杭州菌株与东南亚菌株进化距离较近, 提示可能存在跨境传播, 食品株主要来自猪肉和水产类;其他杭州菌株与北京、广州、湖北、重庆等省市的菌株距离较近, 提示可能存在跨省传播, 食品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6-2008年广州市霍乱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2006-2008年霍乱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监测各类标本89017宗,霍乱弧菌阳性40宗,其中病例10例,外环境16宗,水产品14宗,阳性率分别为0.02%、0.15%和0.12%。外环境中珠江水体霍乱弧菌共检出11宗,占阳性标本68.75%(11/16)。病人为流行株,其它均为非流行株或非毒力株。结论重点加强珠江水体和水产品的监测,了解其携带毒力的变化情况,防止霍乱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PFGE电泳核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表型和基因组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双纸片协同试验 (DDST)筛选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 (ESBL KP) ;用XbaⅠ酶对各试验菌株进行限制性酶切 ,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分离酶切片段。结果 PFGE很好地显示出了种内菌株间的多态性 ;ESBL KP之间基因组型多态性较各敏感株之间明显 ,未发现特异性ESBL基因条带。结论 ESBL KP之PFGE核型与各敏感株相比有明显的多态性 ;PFGE不能定位ESBL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儿童分离株的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从儿童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2株,所有菌株为非重复菌株,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法检测KPC、IMP、bla(s)、VIM、SPM和整合酶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对菌株进行质粒结合试验、质粒消除试验检测质粒的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12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3%、41.7%、58.3%、8.3%、8.3%、33.3%;12株菌均携带有KPC-2基因,且同时携带有TEM-1和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SHV-11-like和SHV-1 2-like各6株;11株携带CTX-M型基因,其中4株为CTX-M-14-like基因,6株CTX-M-15-like基因;2株携带有OXA-10型基因,1株携带有PER-1基因.未检出NDM-1、GIM、SPM、SIM、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12株均为Ⅰ类整合酶基因(int1)阳性.2株通过接合试验把质粒传递给受体菌EC600.所有接合子blaTEM-1基因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基因阳性及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噻肟耐药,接合子ESBL基因型与供菌一致.2株菌经质粒消除后对亚胺培南的MIC值均有较大程度降低,消除后KPC-2基因扩增为阴性.12株KPC-2基因阳性菌株经PFGE分成5个基因型,主要为B型和C型.结论 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已经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中播散,常伴随携带多种类型的ESBL基因和Ⅰ类整合酶基因,部分耐药基因可通过质粒播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广州市2005-2010年霍乱流行特征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2005-2010年共发生霍乱病例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带菌者21例,无死亡病例,无二代病例,以暴发疫情为主(61例),感染来源主要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优势菌株为稻叶1f(54.4%)和小川2f(40.5%),O139群也有检出。监测分离到的菌株主要来自水产品(鱼类、贝类、青蛙和甲鱼等)、腹泻病人和水体。结论加强腹泻病人和外环境的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技术对我院在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4月临床分离的 5 0株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  5 0株MRSA的PFGE图谱分为 6个组 (A~F型 )。以A型 (2 7株 )、B型 (10株 )、C型 (10株 )流行为主。 5 0株MRSA中共有 17株和重症监护室 (ICU)相关 ,占 34%。流行菌株在各病房之间传播。结论 ICU是MRSA的高发区域和疫源地 ,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和干部病房中MRSA的分离率也较高。在同一病人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所采集的菌株同源性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菌株在遗传方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都带有霍乱毒素(CT)的基因ctxAB.对O139群菌株的分析中,发现一种新的不含ctxAB的CTXΦ基因组,其中的rstR基因和ig-2区与已发现的CTXΦ基因组的相应序列无明显同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建立的贝氏柯克斯体毒力相关基因芯片研究贝氏柯克斯体与其致病性相似的专性胞内寄生菌(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新立克次体),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兼性胞内寄生菌(巴通体和肺炎军团菌)等病原菌的毒力基因的差异。方法贝氏柯克斯体国际标准株-九里株作为本研究参考株,从全基因序列中选取166个毒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纯化后的产物制备基因芯片。采用双色荧光标记,待测DNA(即用于分析的各菌株基因组DNA)用Cy5标记,贝氏柯克斯体九里株参照基因组DNA用Cy3标记。芯片杂交后,采用软件GenePixPro4.1,辅助以软件Excel,进行图片处理和数据分析。结果芯片的166个基因片段中有165个存在于所有贝氏柯克斯体属的6个分离株中,另一锚定蛋白(AnkI)基因(CBU1213)仅存在于九里株及Grita株;立克次体属的5株菌株均与CBU1631和CBU1125杂交;埃立克体属的3种菌株与新立克次体属的3种菌株均含有基因CBU1125;东方属的1株菌株具有基因CBU1449,而巴通体属的菌株,军团菌和大肠杆菌与基因芯片均无杂交。结论贝氏柯克斯体种内基因组具有高度保守性,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与胞外寄生菌的毒力相关基因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无锡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为无锡市进行食源性疾病的快速反应和预警、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icsV4.0软件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1株菌以SfiⅠ酶切后可分为9个PFGE型别,各群间相似性系数〉60%。其中有两起食物中毒菌株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分属7个型别。3型和6型为全年的优势型别。结论 3型和6型为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优势型别,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