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hKDR融合基因致敏树突状细胞(DC)激发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小鼠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自小鼠骨髓中获取DC,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hKDR融合基因的mRNA致敏DC;用致敏的DC免疫小鼠取其脾脏获得CTL,即效应细胞,用脂质体将pCDNA hKDR转染至小鼠肝癌Hepal-6细胞株中,作为靶细胞;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结果:未经修饰的DC激活的CTL与靶细胞比例为100:1、50:1、25:1情况下,其杀伤率分别为19.2%、12.3%、6.9%;经hKDR修饰的DC激活的CTL与靶细胞比例为100:1、50:1、25:1情况下,其杀伤率分别为71.6%、55.8%、22.7%,将两组结果在相同的比例下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KDR融合基因致敏DC激活的CTL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且杀伤能力随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凋亡细胞中小片段DNA的简单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3.
14.
砷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已取得极大突破,且没有严重的骨髓抑制毒性,其治疗效果已获确认,许多学者尝试将其用于其它恶性肿瘤的治疗。郭智等[1]2006年报道治疗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明确,骨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和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从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以及嗜酸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相关症状,细胞遗传学改变为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IPlLl/PDGFRa)阳性,预后不佳,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除有白血病表现外,主要为嗜酸细胞浸润各脏器,遗传学上有嗜酸性粒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和人CD40L胞外段(hecdCD40L)组成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表达后的融合蛋白对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以RT-PCR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hecdCD40L基因片段.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信号肽序列(SigmKDR)和EGFP与hecdCD40L基因片段融合或不融合,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 SigmKDR-EGFP(sEGFP)和pcDNA3.1 sEGFP-hecdCD40L.用脂质体将表达载体转染至体外培养的COS-7细胞后,G418抗性筛选,流式细胞仪分选并检测EGFP和/或CD40L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在COS-7细胞及其上清中的表达,用镍柱和超滤离心管获取纯化浓缩的sEGFP-hecdCD40L和sEGFP融合蛋白与人DCs共孵育,流式细胞仪和ELISA分析DCs对2种融合蛋白的摄取率、DCs表型变化以及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 结果 pcDNA3.1 sEGFP或pcDNA3.1 sEGFP-hecdCD40L转染COS-7细胞后,经G418抗性筛选和流式细胞仪分选筛选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EGFP阳性细胞可达95%以上,Western blot在细胞内和上清中均能检测到融合蛋白.sEGFP或sEGFP-hecdCD40L与DCs共孵育2 h,流式细胞仪检测示EGFP阳性率前者为28.6%,后者为56.9%,24 h后分析DCs的表型,sEGFP-hecdCD40L融合蛋白增强DCs表面CD80、CD83和HLA-DR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IL-12的分泌,而sEGFP对DCs的表型和IL-12的分泌无明显影响. 结论 用SigmKDR、EGFP和hecdCD40L构建的融合基因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并能分泌至细胞外,这种分泌型融合蛋白能靶向DCs,诱导DCs的成熟和上调其表面共刺激分子和MHC-II分子的表达,并刺激IL-12分泌.  相似文献   
17.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基因抗砷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2(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2)基因在抗砷细胞(As-ECV304)中的抗砷作用.方法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s-ECV304和对照组细胞TrxR2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化学合成TrxR2基因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As-ECV304细胞,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细胞急性毒性试验检测细胞抗砷性的改变.结果 As-ECV304细胞中TrxR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细胞高,As-ECV304细胞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细胞.3个siRNA中有一个能特异性抑制TrxR2基因表达,干扰组细胞的生存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干扰组,3组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9.13,15.88和18.52 μmol/L.结论 siRNA干扰TrxR2基因表达后能明显降低抗砷细胞的抗砷性,提示该基因在细胞抗砷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MDS患者给予氨磷汀500 mg静点1次/d,每周连用5 d,共4周。结果9例患者血液学指标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6例粒系明显改善,4例红系改善,3例血小板有改善,共7例输血间隔延长;主要毒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氨磷汀是一种有效治疗MDS方法,能改善临床表现、减少感染和出血,有利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19.
用丁酸钠体外处理可诱导大肠癌细胞系HT-29和Lovo发生凋亡,出现典型的核碎裂,出现特征性的“梯形”电泳带,这一结果提示诱导细胞凋亡也是丁酸钠抑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尹小菲  谭晓华  罗燕  杨磊 《健康研究》2012,32(3):229-23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 -1)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HIV感染使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并发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宿主的一些抗艾滋病免疫基因如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调节活化蛋白等在抑制HIV感染和延缓感染者疾病进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人体内抗HIV病毒的部分免疫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