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jumonji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DLBCL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MJD3 的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分别将对照质粒(pCMV)和JMJD3 表达质粒(pCMV-JMJD3)转染到ABC和GCB亚型DLBCL细胞中,用RT-PCR和qPCR检测转染细胞中JMJD3、ALDH1、OCT4 和SOX2 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ALDH1 酶活性,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细胞中OCT4 和SOX2 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法(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高表达JMJD3 的DLBCL患者的基因集富集情况。结果:患者预后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水平的JMJD3 与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P<0.05),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JMJD3 的表达水平不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pCMV-JMJD3 转染后细胞中JMJD3 表达显著增加,同时导致DLBCL细胞中ALDH1 mRNA水平和酶活性以及OCT4 和S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或P<0.01)。GSEA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JMJD3 的DLBCL患者样本富集于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基因集(P<0.05)。结论:JMJD3 具有促进DLBCL细胞干性的作用,其可能是DLBCL患者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老年患者术中取组织行病原学培养,根据假体周围感染的不同分期,采用清创灌洗、一期或二期关节翻修、敏感抗生素使用等方法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60个月。25例中22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21例为单一菌感染,1例为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菌混合感染。23例临床治愈,2例死亡。20例翻修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优8例,良7例,中4例,差1例。患者总满意率为15/20。结论确定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菌非常重要。适当的外科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预防感染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茶叶水提取物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相似文献   
4.
唐慧  郭淑霞  赵蓉莉  张景玉  谭晓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699-1701,1712
[目的]检测HIV-1感染辅助受体CCR5Δ32、CCR5m303a在新疆维吾尔族HIV高危人群中基因突变频率,探讨CCR5Δ32、CCR5m303a基因突变与新疆维族HIV高危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关系。[方法]以470名维吾尔族HIV高危人群(经Western印迹法确诊HIV阳性246人,HIV阴性224人)为研究对象,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多重PCR扩增,多重LDR反应,用测序仪检测CCR5Δ32和CCR5m303a的突变频率。[结果]检测结果为:CCR5Δ3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4.47%,纯合子突变2例(HIV阳性、阴性者各1例),杂合子突变38例(HIV阳性24例,HIV阴性14例)。CCR5m303a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2.76%,杂合子突变26例(HIV阳性22例,HIV阴性4例),无纯合子突变。CCR5Δ32基因突变在维族HIV高危人群,HIV阳性和HIV阴性人群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m303a基因突变在维族HIV高危人群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5.4,OR95%CI为1.83~15.93);在不同性别的维族HIV高危人群中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HIV阳性人群中有3人同时具有CCR5Δ32杂合子突变和CCR5m303a的杂合子突变。[结论](1)CCR5Δ32基因突变在高危人群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CR5Δ32基因突变与维族HIV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无关。(2)维族HIV高危人群CCR5m303a基因突变在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R5m303a基因突变可能是HIV高危人群艾滋病感染的有害因素,发生CCR5m303a基因突变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是未发生突变的人群的5.4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3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238例老年非高脂血症患者.结果病例与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腰围是老年人高脂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2.638,95% CI∶1.463~4.758),鸡蛋每周食用4个(OR =2.596,95% CI∶1.122 ~6.008)也是引起高脂血症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砷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已取得极大突破,且没有严重的骨髓抑制毒性,其治疗效果已获确认,许多学者尝试将其用于其它恶性肿瘤的治疗。郭智等[1]2006年报道治疗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效果明确,骨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和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从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临床特点主要为贫血以及嗜酸细胞破坏后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的相关症状,细胞遗传学改变为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IPlLl/PDGFRa)阳性,预后不佳,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除有白血病表现外,主要为嗜酸细胞浸润各脏器,遗传学上有嗜酸性粒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尹小菲  谭晓华  罗燕  杨磊 《健康研究》2012,32(3):229-23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 -1)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病原体.HIV感染使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并发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宿主的一些抗艾滋病免疫基因如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调节活化蛋白等在抑制HIV感染和延缓感染者疾病进展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人体内抗HIV病毒的部分免疫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Trib1同源基因rs17321515位点基因型多态性分布状况,并探索该位点多态性与不同血脂指标和血脂临床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采集1 014名体检者的血样,进行血脂四项指标测定,并采用MALDI-TOF质谱技术对rs17321515位点基因型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rs17321515位点基因型构成比为:A/A∶A/G∶G/G=13.8%∶50.2%∶36.0%,等位基因频率为A∶G=38.9%∶61.1%。方差分析中,男性不同基因型的TG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F=4.46,P=0.01),AG携带者比GG携带者的TG水平低(t=-0.29,P=0.0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AA型携带者高TG血症患病率低于GG型(OR=0.45,P=0.04),男性AG型携带者低HDL-c血症患病率低于GG型携带者(OR=0.62,P=0.03),女性AG型携带者高TC血症患病率低于GG型携带者(OR=0.58,P=0.01)。结论 rs17321515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人群存在一定差异;该位点多态性对多个血脂指标和血脂异常临床诊断都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A等位基因是血脂水平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MDS患者给予氨磷汀500 mg静点1次/d,每周连用5 d,共4周。结果9例患者血液学指标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6例粒系明显改善,4例红系改善,3例血小板有改善,共7例输血间隔延长;主要毒副作用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氨磷汀是一种有效治疗MDS方法,能改善临床表现、减少感染和出血,有利临床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