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0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498篇
耳鼻咽喉   57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89篇
基础医学   532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1705篇
内科学   1142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213篇
特种医学   4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28篇
综合类   3670篇
预防医学   1501篇
眼科学   225篇
药学   1400篇
  11篇
中国医学   1375篇
肿瘤学   407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31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525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547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461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90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6篇
  196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52.
清醒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4只,以折断胫腓骨造成应激。观察非内侧基底下丘脑脑区损毁对应激前(Bo)、后(Bs)血浆皮质酮变化的影响。以Bs/Bo及Bs-Bo的值衡量应激反应的大小。根据所损毁脑区的部位及范围将动物分为6组:假手术组、室旁核损毁组、室旁核部分损毁组、室旁核少量损毁组、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损毁组、下丘脑后部损毁组。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了6组动物的Bs/Bo及Bs-B0值,以及根据4例室旁核完全损毁动物仍保持有应激反应的事实,我们得出结论:(1)在清醒大鼠的损伤性应激反应中,下丘脑室旁核较其他非基底内侧下丘脑区具有较重要的作用。(2)室旁核以外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元可能也参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3.
袁俊文 《重庆医学》2007,36(2):170-17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因反复腹痛、精神异常伴血压增高1年余,于2005年8月入院.患者1年多前反复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同时出现情绪低落、幻听、言语减少,病程中均有月经来潮及血压增高,曾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8次,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抑郁症、十二指肠雍积症等,曾在腹腔镜下行十二指肠悬韧带松解术、抗抑郁治疗等,效果不佳,此次入院前2周患者又出现类似症状,并逐渐神志不清.  相似文献   
54.
目前治疗先兆子痫不再对蛋白尿 >5g/ 2 4h者强调终止妊娠 ,此研究是要确定对有极重蛋白尿 (>10g/ 2 4h)的先兆子痫患者推迟分娩是否会增加母亲和新生儿的病率。作者复习了在BatonRouge妇女医院和Kentucky大学医院 ,1997年 1月 1日至 2 0 0 1年 6月 30日期间 ,<37孕周分娩的先兆子痫妇女的病历记录。排除有肾脏疾病和多胎妊娠。患者特点是 :有轻度 (<5g/ 2 4h)、重度 (<5~ 9 9g/ 2 4h)或极重 (>10g/ 2 4h)蛋白尿。结果比较的统计分析用 χ2 检验 ,单侧方差分析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2 0 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12 5例为轻度蛋白尿 ,4 3…  相似文献   
55.
宫颈癌腔内热疗合并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宫颈癌腔内热疗合并放疗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热疗采用915MH2微波热疗仪.宫腔内加温43~45C;每次45min,每周1~2次.共6~10次.于放疗前或后1h内进行。结果 近期疗效完全缓解87.7%.部分缓解12.3%。结论 热疗前的充分准备.热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和热疗后细致的护理非常重要.能保证微波热疗顺利进行.与放、化疗合并能提高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生存率.降低宫颈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56.
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治疗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Nd:YAG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耐多药支气管内膜结核91例。对照组45例,以全身抗结核与雾化治疗;治疗组46例,除上述治疗,另以功率为30~40 W,光斑直径1 mm,脉冲时间4~6 s,照射时间80~120 s的Nd:YAG激光.由石英纤维经支气管镜导入,烧灼病灶。治疗后随访18个月,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经过平均3.8个月的临床治疗,治疗组46例患者全部痰菌阴转,41例患者的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对照组45例患者中仅38例患者痰菌阴转,39例患者痰结核菌培养阴转,31例支气管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结论在全身用药及雾化治疗的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激光照射治疗耐多药支气管结核,疗效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是一种对耐多药支气管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7.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方法与使用价值。方法 完全腹腔镜下行肝部分切除19例,包括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内胆管狭窄并结石等.断肝方法采取超声刀、普通电刀、DignSure结扎速高能电刀、钛夹、线型切割吻合器、缝合等方法,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从扩大的脐部穿刺口取出。结果 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包括肝左外叶切除及左右肝叶的非规则部分切除术等.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80~320)min。术后住院5~10d.手术出血100(1~400)ml。均未输血,轻微胆汁漏1例。结论 在经过选择的病例中,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是一项有前途的微创外科技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手术野清晰、出血少、术后恢复时间较常规开腹手术明显缩短等优点,对于有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开腹肝手术经验的医生,腹腔镜肝叶切除治疗是可行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8.
59.
顺铂体外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顺铂(DDP)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间歇诱导法,逐步递增DDP浓度,获得耐药细胞株QGY/DDP;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细胞计数法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内铂离子蓄积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了顺铂诱导的人肝癌耐药细胞株QGY/DDP,耐药指数为10.81,与5-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等抗癌药有明显的交叉耐药;与QGY细胞相比,QGY/DDP细胞增殖减慢、倍增时间延长,G0/G1期细胞增多、S期与G2/M期细胞减少,细胞内Pt含量降低,GST-π的表达升高,而P-gp无明显变化.结论 QGY/DDP细胞具有耐药表型及耐药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其耐药机制与细胞内Pt含量降低和GST-π过表达有关,而与P-gp无关.  相似文献   
60.
本文比较了新一代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人工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新一代人工牛黄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对发热大鼠有一定程度的解热作用,它的药理作用与天然牛黄接近,某些药理作用强于人工牛黄,为新一代人工牛黄代替天然牛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