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2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62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47篇
综合类   699篇
预防医学   433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295篇
  4篇
中国医学   525篇
肿瘤学   7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从常规指标中建立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建立基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为传统的肝穿刺活检提供简便的非创伤性替代手段。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38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常规实验室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建立诊断模型。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方法验证和比较该模型与Forns指数、APRI指数、Hepascore及SLFG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各指标组合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其中SLFG模型、S指数和Hepascore均具有较好的表现。由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小板(PLT)和白蛋白(Alb)三个常规指标组成的S指数(S指数=1000×GGT/(PLT×Alb2))判断有无明显肝纤维化和有无早期肝硬化时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0.686和0.762。使用以下推荐界值,S指数〈0.1预测无明显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90.4%,S指数≥0.5预测存在明显肝纤维化的特异度为86.2%;S指数〈0.3预测无早期肝硬化的灵敏度为84.8%,S指数≥1.5预测存在早期肝硬化的特异度为97.7%。结论由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简单组合S指数,能较准确而方便地区分存在明显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的慢性HBV感染患者。  相似文献   
92.
陆建春  吴国祥  李夏亭 《肝脏》2003,8(4):12-12
目前 ,对慢性丙型肝炎多应用α干扰素 (IFNα)联合病毒唑治疗 ,取得了一定效果[1]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此治疗方案无应答。我们将这部分患者称为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3月 ,我们应用干复津与病毒唑联合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14例 ,观察其治疗效果。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14例患者均符合 2 0 0 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应用过IFNα联合病毒唑治疗 6个月均无应答。患者治疗前血清抗 HCV、HCVRNA均阳性 ,肝功能化验ALT均大于 80U /L ,且排除HBV、HIV重叠感染及肝炎…  相似文献   
93.
我们在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进行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对29例患者应用血浆置换(PF)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超声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诊断科实习的医学影像学本科生50例,以入学年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PBL-Seminar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模式。比较2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并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为(78.34±5.14)分,高于对照组的(71.25±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0,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团结合作能力、互动及知识面扩展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超声科实习生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水平与肝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7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并接受肝脏穿刺活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乙肝病毒基因型、ALT、HBV DNA、血常规、肝脏组织病理等各项资料,分别按照肝脏炎症活动程度(G0、G1、G2、G3、G4)和纤维化程度(S0、S1、S2、S3、S4)分组.观察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定量、HBV DNA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和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与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与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表面抗原定量对数是对肝脏纤维化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结论 乙肝表面抗原对数是较DNA定量对数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的诊断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合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以提高对KD合并MP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川崎病的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眼结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四肢末梢病变、心脏及肺部病变等情况;8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规范治疗,3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并红霉素治疗,其中2例大叶性肺炎实变合并胸腔积液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均痊愈.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的免疫紊乱可能与川崎病的发生有关,抗感染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ic adenoma,SCA)和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6例胰腺SCA和MCN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常规超声和CEUS影像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回归模型鉴别SCA与MCN的ROC曲线,评价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对SCA与MCN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86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中SCA共58例,MCN共2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A与MCN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生长形态、临床症状、CEUS动脉期增强强度及强化模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的发病年龄、瘤体最大径、病灶内部囊腔是否≥6个、有无钙化及钙化在病灶内的分布情况、单个囊腔的最大径是否≥20 mm、囊壁厚度及均匀性、囊壁结节的有无及CEUS静脉期增强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囊腔个数≥6个(OR=0.163,95%CI:0.047~0.561)、囊壁增厚或厚度不均(OR=9.388,95%CI:2.663~33.094)及单囊腔直径≥20 mm(OR=3.254,95%CI:1.037~10.213)是诊断MCN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2.792-1.815X3(囊腔个数)+2.239X5(囊壁特征)+1.180X6(单囊腔直径),ROC曲线显示该回归模型鉴别SCA与MCN的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34~0.913)。 结论胰腺SCA和MCN具有各自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应用常规超声及CEUS可以较好地对二者进行鉴别,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在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0.5mg恩替卡韦进行治疗,1次/日,共治疗96周。观察患者在治疗24、48和96周时DNA载量、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等相关指标数据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在治疗24周时,低酶组和高酶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周时发生病毒应答患者和没有病毒应答的患者在其后48周和96周的治疗中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疗效显著;高酶患者在治疗早期临床疗效显著高于低酶患者,而在远期治疗中则无明显差距;患者在治疗24周时病毒应答可以作为长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表现特征,探讨结核性胸膜炎镜下不同表型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7月60例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特征。结果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镜下主要表现为4种类型:胸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粟粒性结节型(多发或散在的小结节型,个别融合成大结节,直径1~2 cm);胸膜肥厚、胸膜腔呈多房改变;纤维苔素沉积及粘连。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内科胸腔镜下表现形态多样,以结节、弥漫性充血水肿为主,内科胸腔镜检查安全,创伤小,诊断率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并选择最优内参照基因。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ARDS患者及2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5个miRNA候选内参照基因miR-16-5p、miR-93-5p、miR-101-3p、miR-191-5p和U6,并用ge Norm法、Norm Finder法、bestkeeper法和相对△Ct法4种算法分析内参照基因稳定性,通过对4种算法稳定值进行排序并计算几何均数的方法分析综合稳定值。结果比较5个候选内参照基因在ARDS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种算法综合分析显示,miR-16-5p以最小的稳定值1.32成为综合稳定性最高的内参照基因,其次是miR-101-3p、U6、miR-93-5p和miR-191-5p。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确定ARDS患者血清miRNA最优的内参照基因为miR-16-5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