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在人群中普遍存在,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及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为了解BE与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EA的关系,本文复习近年相关文献,从病理生理基础及诊断、治疗方法入手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三者的病情进展过程为正常食管黏膜-GERD-BE化生-BE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EA。故BE的治疗应以减轻GER症状为主,并定期筛检和评价预后,以早期发现EA。  相似文献   
32.
晚期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D2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有效性和毒性。方法 67例ⅢA,ⅢB和Ⅳ期(M0)胃癌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术后分为放化组29例和单独化疗组38例,放化组患者进行1个周期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方案(FP)后,行放疗同时口服卡培他滨,放疗剂量为4 500 cGy。放疗结束1个月后接受3个周期FP化疗,每个周期为3周。单独化疗组进行6个周期FP方案化疗。结果随访时间29.8~74.1个月。2组3 a、5 a无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放化组中7例患者复发(24%),单独化疗组中14例患者复发(37%)。放化组中14例(48%)患者发生3~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单独化疗组中仅有6例(16%)。放化组中2例(7%)患者发生3级恶心或者呕吐,而单独化疗组有7例(18%)。结论胃癌D2根治术后化疗增加放疗,虽然局部复发率降低,但是增加了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33.
陈道磊  胡志伟 《光明中医》2012,27(4):804-805
目的 探讨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及对其影响.方法 对156例肿瘤患者各阶段治疗进行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结果 通过对各阶段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精心中医护理,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对肿瘤患者实施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精心护理是整体治疗的保证,使患者更能主动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观察临床和CT影像组学特征用于预测胃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状态的价值。方法 纳入150例胃癌患者,MSI-H阳性30例、阴性120例;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5)和验证集(n=45)。基于腹部静脉期增强CT图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并加以筛选,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MSI-H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及Radscore差异;分别基于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和Radscore构建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评估其预测胃癌MSI-H状态的价值。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中,MSI-H阳性与阴性肿瘤位置、Radscor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模型、CT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评估训练集胃癌MSI-H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0.760、0.799及0.864,在验证集分别为0.735、0.812及0.849;联合模型的AUC大于2种单一模型(P均<0.05)。结论 基于肿瘤位置和Radscore的临床-CT影像组学联合特征可有效预测胃癌MSI-H状态。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红花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口服红花提取物,分离各组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检测MDA和SOD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的水平。观察线粒体膜势能和线粒体ATP的水平改变,并观察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变化,以研究红花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结果 正常组大鼠肝线粒体排列整齐、形态正常,对照组的大鼠线粒体肿胀且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且大小不一致,而实验组线粒体的肿胀、结构不清晰、大小不一等情况有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中MDA的水平明显升高,而SOD的含量明显下降,红花提取物处理则能明显降低线粒体MDA的水平,并提高SOD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肝纤维化大鼠的线粒体膜势能明显降低,而红花提取物处理能够提高线粒体膜势能;大鼠由于肝纤维化可加重消耗肝细胞线粒体中的ATP,而红花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大鼠线粒体中的ATP消耗。与之一致的是,实验组大鼠线粒体中的磷氧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红花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大鼠肝纤维化诱导的肝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能维持肝细胞线粒体ATP水平、呼吸控制率及磷氧比来保护线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切脉针刺联合下颏抗阻力(CTAR)训练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吞咽障碍(SD)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NPC放疗后SD患者随机分为CTAR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训练,在此基础上,CTAR训练组患者给予CTAR训练干预,联合组患者给予切脉针刺联合CTAR训练干预,两组干预周期均为4周。干预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WST)分级情况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WST分级情况优于CTAR训练组(P<0.05)。(2)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评分高于CTAR训练组(P<0.05)。(3)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LB、PA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估接受抗反流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或食管裂孔疝(HH)患者中,慢性咳嗽症状的总体疗效,并探索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本中心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230例患者资料.收集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反流、烧心、咳嗽、嗳气、...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腹腔镜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依赖性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接受Niss...  相似文献   
40.
体外循环与红细胞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外循环与红细胞损伤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胡志伟综述蔡俊坚孙宗全审校随着体外循环的理论研究、技术和设备迅速发展,其应用已超越心脏外科领域[1]。体外循环作为一种非生理性机械循环,转流后全身各系统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尤其血液的损害最为明显。转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