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近年来,全军各级卫生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非常重视,制定下发了《军队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等一整套法规制度,建立健全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专职人员队伍,开展了全军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整顿检查,军队医院感染管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中医院内真菌感染病例4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住院患者医院内非真菌感染病例1 514例为对照组,对可能的影响因素用χ2检验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0岁年龄段发生真菌感染的比例最高,占66.50%。>70~80岁患者中死亡例数所占的比例最高,占26.67%。真菌感染患者中以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为主,占88.04%。真菌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居首位,占47.6%。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占的比例最高,占47.07%。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χ2检验显示,9个变量是影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9个变量纳入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中,按照OR值的大小,分别为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年龄、是否曾住ICU、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结论 加强老年患者保护性隔离措施,加强病房环境消毒隔离,对于高龄、接受侵入操作治疗患者应加强病原学监测,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有助于控制医院内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23.
国内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在国内的流行现状。方法运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国内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的文献。结果从地点分布来看,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农村,其次是医院、监狱、社区和公司;从时间分布来说,2004-2009年的数据显示,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每月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1-3月份和11-12月份两个阶段;从人群分布来看,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主要发生在中、小学生和青壮年人群。结论诺如病毒胃肠炎主要暴发于学校和农村,以中、小学生和青壮年人群为主,而且每月都有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这些可能与卫生条件落后、地域广、跨越纬度多有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北京某所三甲医院老年病区暴发的一起诺如胃肠炎医院感染进行调查。方法根据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逐一对腹泻、呕吐患者进行个案调查;收集感染者的人口统计学等信息,同时采集便标本,使用实时RT-PCR检测诺如病毒,对第二轮产物进行测序,并通过BLAST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库比较。结果 2007年10月31日-11月12日共发生24例诺如病毒胃肠炎医院感染,包括17例住院患者,5名医务工作者及2名其他人员;该病区68.0%的患者被感染;对收集到的13份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其中9份结果阳性,均属于GⅡ-4基因型。结论此次急性胃肠炎医院感染暴发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涉及患者、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于暴发3周后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暴发,找出传染源、传播途径,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对颅脑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10年8月神经外科共开展颅内手术165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14例(开颅手术9例,脑室镜辅助手术5例),感染率为8.5%,超出本科室月平均感染率3.0%~5.0%;某主刀医师当月完成颅内手术15例,6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40.0%;其中脑室镜手术共9例,5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55.6%。结论脑室镜损坏导致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可能是造成此次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流行的重要原因,更换新脑室镜、严格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提高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有效控制此次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深入了解引发医院感染的表皮葡萄球菌(简称“表葡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糖阳菌素B(MLS。)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3--2004年北京3家综合医院126株引发医院感染的表葡菌,检测其在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U)、喹努普丁/达福普丁中的MIC;用D试验区分诱导型(iMLSB)和泵出型(MS)耐药菌株。采用PCR检测ermA、ermB、ermC、msrA和mecA耐药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26株菌株对ERY和CLI耐药率高(分别为92.8%和84.1%);在结构型(cMLS。)中,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占78.5%,而iMLS。中甲氧西林敏感株(MSSE)较多,占69.2%;enmC不仅在MRSE和MSSE中是最常见的耐药基因(70.8%和56.8%),而且在iMLSB型和cMLSB型中也占多数(76.9%和90.3%);所有MS型菌株均检测出msrA;在ERY敏感菌株中未检测出相关耐药基因。PFGE分析显示,无特异的流行株;99.2%MLSB耐药表型相同的菌株分布于A—F型中,且无显著集中趋势。结论导致医院感染的126株菌株对MLS。类抗生素耐药率高,ermC是其常见耐药基因,对MLSB抗生素使用需谨慎、合理。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某大型综合医院高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高龄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80岁高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建立医院感染患者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共监测住院患者8846例,总住院天数为165258天,发生医院感染944例、145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0.67%、例次感染率为16.44%,日医院感染率5.71‰,日感染例次率8.80‰;医院感染率较高的前几位科室是外科ICU、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病区、呼吸内科、放射治疗科、神经外科、肾病科、血液科、肿瘤科;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49.66%,其次为泌尿系统,占24.62%,血液系统占14.79%;导致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9.54%,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各占25.78%和14.68%。其中,呼吸系统病原菌主要以假单胞菌属、不动菌属为主,泌尿系统病原菌主要以念珠菌属、肠球菌和假单胞菌属为主,血液系统病原菌主要以葡萄球菌属为主。结论 ≥80岁高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其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应该作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内容,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29.
医院建筑的科学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科学设计和使用医院建筑,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通过理论和实际情况分析,探讨医院建筑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结果 医院建筑作为医疗活动最主要的载体,对医院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预防、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以控制外源性感染为主,通过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卒间隔离和相关设施的应用,达到控制感染源、阻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效果.结论 医院建筑设计、使用必须符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原则.  相似文献   
30.
五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FGE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铜绿假单胞菌流行优势克隆民气候、地域流行病学相关性,观察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监控。方法:对全国5个地区随机选取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经数据转化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仅少数菌株可证实来源的同源性,在相似性85.0%和相似性50.0%水平没有明显的优势克隆存在。在相似性达33.3%时所有菌株可全部被聚为3类。结论:30株菌变异较大,未发现与地区季节相关的流行优势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