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目的 通过分析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加深对其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2009年确诊的16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异位ACTH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为肺部肿瘤及胸腺类癌;(2)临床表现以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血钾、下肢水肿最为突出;(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水平显著升高及严重的低血钾碱中毒;(4)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试验及岩下窦取血测定岩下静脉血ACTH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对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5)X线胸片、胸部CT能发现大多数原发病灶;(6)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病灶是首选治疗方法.结论 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困难,其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原发肿瘤.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对老年男性人群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的老年男性IGT患者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根据基线时是否存在高血压病史和IGT分为4组:非高血压(NH)+正常糖耐量(NGT)组、高血压(H)+NGT组、NH+IGT组、H+IGT组,每年至少随访1次。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组别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异。结果 与NH+NGT组比较,H+IGT组(HR=2.55,95%CI 1.56-4.16; P<0.001)和NH+IGT组(HR=2.40,95%CI 1.35-4.25; P=0.003)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与NH+NGT组比较,H+IGT组(HR=2.59,95%CI 1.34-5.01; P=0.005)全因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而H+NGT组和NH+IGT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IGT组(HR=1.83,95%CI 0.90-3.70; P=0.095)全因死亡风险较NH+NGT组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老年男性人群高血压合并IGT与全因死亡风险密切相关,高血压与IGT并存可导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组纳入40例女性患者,对照组按照同民族、年龄相差±3岁、糖尿病病程相差±3年做1∶1配比,纳入40例男性患者。应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血糖标准差(SDBG)评估血糖波动,以2011年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作为血糖波动正常参考值的判定标准。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性别差异。结果: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MAGE([4.88±1.90)vs.(3.71±1.72)mmol.L-1,P<0.01]和SDBG([1.97±0.68)vs.(1.52±0.73)mmol.L-1,P<0.01]显著高于男性。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与MAGE、SDBG均显著相关(P<0.05)。在调整年龄、BMI、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治疗、总胆固醇、HbA1c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MAGE或SDBG)的重要影响因素,其OR值和95%CI为MAGE3.76(1.301~10.868,P=0.014)、SDBG 5.86(1.769~19.415,P=0.004)。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的血糖波动水平高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内科病房常规护理33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率阶段性、日常考核;对内科病房实施为期6个月的全面基础、消毒卫生、心理、护理环境风险管理,6个月后随机选取33例患者,进行同护理前的护理效果调查考核。结果内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由原先的39.39%降为3.03%,控制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能显著降低直接及间接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医院护理工作效益,值得在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中医健脾保健干预方法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中医健脾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为开展“简、便、廉”的中医保健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科出院早产儿111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4组,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捏脊治疗组、中药+捏脊治疗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保健的基础上,分别选用具有健脾作用的四君子汤加味、捏脊治疗进行健康干预,4组均定期观察其体格发育(体重、身长、头围)、免疫三项(IgG、IgM、IgA)指标。结果干预组体重、身长、头围明显高于对照组,且3组干预组间,中药+捏脊治疗组体重、身长、头围明显高于中药组、捏脊治疗组(P〈0.05);干预组IgA、IgM、IgG在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健脾保健干预方法能够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患病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综合管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促进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经过多年采取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于2009年度体检时对长期在我院保健的老年T2DM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常规体检项目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和坐位血压,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糖尿病患者均测定HbA1c。各项控制标准按美国糖尿病学会T2DM指南。结果 2009年评估的老年T2DM患者共688例,占参检人数的34.9。其中男652例,女36例,年龄60~95(78.2±9.1)岁。HbA1c平均值为(6.6±0.9),达标率以<6.5和<7.0分别计算,各为50.6和76.3。TC、LDL-C、HDL-C、TG、血压和体重指数(BMI)的达标率分别为77.1、46.4、66.1、67.8、36.3、57.4。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降血糖需用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LDL-C、HDL-C、TG、BMI与HbA1c的控制有关(P<0.05)。10年来无1例因糖尿病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急诊入院,因中重度低血糖就...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调查门诊老年干部人群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异常的临床控制状况.方法 随机调查2个月内在解放军总医院干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95例,分析糖尿病及代谢异常治疗、控制指标.按糖尿病病程分3组,病程≤10年组、病程11-20年组、病程>20年组.比较组间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77.9±8.8)岁,平均病程(13.91+10.90)年;②所有患者均有饮食、运动治疗.单纯以饮食、运动治疗控制血糖者占10.53%.加用口服药物治疗者占57.89%,单纯胰岛素治疗者占3.16%.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者占28.42%.2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占13.68%;③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6.56%±0.91%.控制达标率52.63%;④近期低血糖发生率为33.68%.其中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为70.37%,单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为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⑤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肥胖的患病率分别达到57.89%,70.53%、30.53%和48.42%,糖尿病伴全部4项代谢指标异常的患者占10.53%,而仅有糖尿病不伴其他代谢异常者仅占5.26%.血脂、血压、尿酸各指标的控制达标率约50%,血糖及上述代谢指标控制均达标者只有2.38%;⑥按糖尿病病程分3组比较,在病程>20年组,患者年龄、HbAlc水平、胰岛素使用率、低血糖发生率、并发症(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HhAlc达标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心脑血管病变及代谢异常比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人群各种相关代谢异常伴发率高,相对而言血糖控制达标率较高,但各代谢异常指标综合控制达标比率低;分层分析显示,病程长的患者(>20年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降低,低血糖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以及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查体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调查,测定受试者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检查血清肌酐、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尿酸、血糖,对非糖尿病患者进行OGTT.结果 1677例患者平均年龄78.90±23.34岁,平均血UA水平349.29±87.60μmol/L,血UA≥4161.μmol/L者占22.18%.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肾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分别为24.37%、29.92%、28.40%、48.39%,而在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也显著增高.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值、TG水平增加和肌酐清除率的减退,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呈正比.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血压、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肾功能损害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
糖尿病应该是人类采用碳水化合物(糖类食物)为主要供能食物后就伴随而生的代谢异常性疾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5000多年,但相对了解糖尿病也就是近200余年的事,有效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提取用于临床)仅100年。高血糖和胰岛素在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田慧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0,22(2):222-225,228
正尽管有文字描述的糖尿病史已有五千多年,传统治疗药物在史书中也不乏记载,但突破性的进展还是在近代医学对糖尿病性质逐渐了解之后。1降糖药的研发应用与降糖治疗目标的更替现代降糖药的主要记录起始于1921年胰岛素的提取并用于临床,距今已近百年。19世纪初,已经确认了糖尿病与高血糖的关系,也发现了胰腺中有特殊结构的细胞团(朗格罕细胞团)参与血糖的调节,1921~1923年加拿大医生班汀团队从狗的胰腺中提取到能降血糖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insulin),其后改进提取方法,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更多的胰岛素满足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所需。胰岛素的应用是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