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7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6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254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62.
肾素-血管紧张素(R-A)系统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可将血管紧张素I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后者是强烈缩血管物质,对血管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已发现机体ACE水平受遗传控制[1],人ACE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3上,其中第16内含子内存在一个287bp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letion,I/D)多态性[2],该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等有关联[3]。我们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出该多态性,并探讨了其与血清ACE水平及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脑梗塞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无脑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组(DM组)60例,年龄62.4±4.7岁,男27例,女33例,病史6~21年,为我院1995~1998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按WHO标准诊断,并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3周内均未服用过ACEI治疗。 2.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CI组)54例,年龄64.7± 5.1岁,男28例,女26例,糖尿病病史1~22年,脑梗塞病史1~9年,患者来源同上。按WHO标准及头颅CT和(或)MRI扫描确诊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无高血压病病史,其中27例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均未用ACEI治疗。 3.正常对照组66例,年龄63.6±6.2岁,男34例,女32例,经检查均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脑血管病,且均无糖尿病家族史。 以上各组受检者均为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人。 二、实验室方法 1.PCR检测ACE基因多态性:用标准酚/氯仿法由周围血白细胞内提取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锁反应(PCR)扩增对象基因组DNA中ACE基因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的多态性[4]。 2.血清ACE水平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由海军总医院提供试剂盒。灵敏度为0.18U/L,批内CV值5.2%,批间CV值6.7%,单位U/L。 3.统计方法:计算各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经计算确认其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组间频数比较用x2检验,组间、组内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及q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相关疾病的基因型风险率以比数比(oddsratio,OR)及95%可信区(95%CI)表示,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63.
目的:进一步探讨腰椎板切除术后腰脊膜假性囊肿的成因及治疗方法。方法:以囊壁直接缝合、缝合加局部填塞、waisman's保守疗法、筋膜瓣或生物瓣修补后局部填塞四种术式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单纯直接缝合2例均复发,缝合加局部填塞4例中1例复发,waisman's法治疗1例失败,综合疗法7例均一期治愈。结论:经三年以上随访证实,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4.
阴茎折断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阴茎折断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阴茎折断9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9例均采用纵形小切口行阴茎血肿清除加白膜修补术。随访8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3~96个月,1例阴茎勃起时轻度弯曲,但不影响性交,7例阴茎无弯曲、硬结,性功能正常。结论 阴茎折断手术疗效满意,应尽早手术治疗。纵形小切口手术简单,创伤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海岛地区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救治体系建立前24个月(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80例ACI患者为对照组,救治体系建立后24个月(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的90例ACI患者为观察组,记录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头颅CT完成的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颈动脉CTA开始的时间、首诊于网络医院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转出转诊时间、进入溶栓医院至溶栓的时间、岛际转运行溶栓比例、岛际转运行取栓比例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以及随访3个月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头颅CT完成时间、颈动脉CTA开始时间、转出转诊时间及溶栓时间均缩短,岛际转运行溶栓、取栓比例明显增加,出院后90d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均P <0.05)。结论 救治体系可明显提高ACI患者的早期救治效率,提高溶栓、取栓比例,缩短平均住院日,改善预后,有效提升海岛地区ACI协同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矫正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方法:基于对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解剖学和临床畸形特征的认识和各种修复方法的比较探讨,我们采用了综合修复方法,包括患侧鼻翼软骨的解剖复位,上唇口轮匝肌的解剖复位和耳甲软骨游离植充填鼻翼基底凹陷来完成鼻畸形的矫正。结果:自19992月至今,经58例临床实践效果满意。结论:本手术方法具有切口暴露好,操作方便,临床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调查研究我院整形外科患者抗生素的应用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整形外科医院1997~1998年840例1014人次手术病案,统计分析应用抗生素的状况。结果 1006人次应用抗生素(99.21%),其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1003人次(占应用抗生素人次的99.70%),治疗性应用抗生素3例(0.30%),联合用药71例。抗生素种类以β-内酰胺类为主(86.63%)。静脉注射601例(55.39%)。结论存在滥用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未遵循原则,用药时间及途径不合理,联合用药无指征等。初步提出整形外科抗生素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68.
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通与基于案例的学习相结合(Case-Based Learning,CBL)技术在护理专业大班制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的教学效果,以期提升护生的核心胜任力,增强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强化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理专业大班制教学护生的课堂参与度,有效提升护生的学习效果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究益肾消癥颗粒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12月—2021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6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益肾消癥颗粒口服,自月经来潮的第1天起,连服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予无治疗作用的安慰剂口服,服用方法同试验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N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及布洛芬胶囊使用情况。结果 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N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CM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N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痛经症状评分、CM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服布洛芬时间、服布洛芬粒数明显减少(P均<0.05);对照组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服布洛芬时间、服布洛芬粒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间各时点服布洛芬...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诺氟沙星-PVP共沉淀物的研究,为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增大溶解度提供一些参考。方法依据药典规定的转蓝法,以体外溶出度T50、Td值为考查指标进行优化比较。结果:优选出诺氟沙星与PVP的最佳配比为1:8,并通过X衍射实验证明诺氟沙星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在PVP载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