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导致复位后再丢失及骨折塌陷,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桡骨远端的解削.特别对功能要求高的年轻患者,应当进行更积极、适当的治疗.2007年3月至10月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18例(18肢)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王建东  曹学民 《吉林医学》2009,30(13):1374-1375
近几年,卫生部临检中心努力在临床定量检验中推广成本一效率质控方法,但由于其理论相对复杂,在临床的应用当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科实验室、检验室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开始尝试采用这种质控方法开展室内统计质量控制,以满足临床对检验质量的要求,提高质控效率,降低质控成本。现结合临床应用实践谈一下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EPI)或比柔比星(THP)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探讨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4月,160例Ⅱ~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方案为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的3周方案,术前化疗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原发病灶临床有效率(RR)为90%(144/160),其中临床完全缓解(CR)为26%(41/160),临床部分缓解(PR)为64%(103/160),疾病稳定(SD)为8%(13/160),疾病进展(PD)为2%(3/160).术后病理完伞缓解(pCR)为7%(11/160),原发病灶完全缓解(tpCR)为2%(1.3/160).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临床疗效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为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化疗周期有关.肿瘤体积小临床缓解率高,临床分期早肿瘤缓解率高,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缓解率高,化疗3周期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2周期,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ER/PR、Her-2等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口腔溃疡.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或比柔比星新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较好,耐受性可以接受.临床分期是影响乳腺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马翠  张为远  王建东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3):1650-1653
目的 探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的局部免疫功能差异及HPV感染与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通过CD4、S-100、CD57抗体测定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中Th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的形态、数量、分布及表达强度.结果 在癌前病变中,CD4+ Th细胞、S-100+ DC细胞和CD57+ NK细胞随着病变加重而逐渐增多(P<0.05),表达强度增大;而在发生癌变之后,宫颈局部的免疫细胞减少(P<0.05),表达强度下降.结论 人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局部的免疫功能比较活跃,而癌变的组织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5.
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EphA基因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家族成员,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中通过检测EphA1基因在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EphA1基因对胃癌发病、进展及预后的作用. 方法:用荧光标记实时定量RT-PCR检测56例胃癌患者肿瘤和正常黏膜组织中EphA1 mRNA的表达,分析其差异与临床多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EphA1表达下调在直径小于5cm的肿瘤中多见(P=0.017).EphA1表达上调多发生于胃癌晚期(P=0.002)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20).EphA1表达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 结论:EphA1基因可能具有促进胃癌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王建东  黄洁华 《当代医学》2009,15(28):122-123
目的探讨咽部异物的诊治及护理技巧。方法分析568例咽部异物的接诊、护理及诊断、治疗方法与技巧。结果568例中检查出异物517例并全部取出,经各种检查未发现异物51例。结论咽部异物在接诊及护理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并掌握一定的技巧。  相似文献   
47.
阻挡钉技术在胫骨干骺端骨折髓内钉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患者可以早期负重.但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时却存在复位不佳、术后骨不连及固定失败等问题[1.2].1999年,Krevaek等3.4提出了阻挡钉的概念,即在胫骨干骺端骨折采用髓内钉治疗时辅以阻挡钉技术,以促进骨折复位和维持复位.本研究的目的足进一步评价阻挡钉技术在胫骨干骺端骨折髓内钉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益盖宁对老年性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48例患者益盖宁20Uim每周2次,加服碳酸钙每日750mg另48例患者单纯服用碳酸钙每日750mg作为对照。结果:益盖宁对患者疼痛和骨密度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提高骨转换率,且益盖宁的副作用较轻。结论:益盖宁长期治疗可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麻风病人回归社会的影响因素,为麻风病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方法:对全市113个留院麻风病人逐一面对面进行现况调查。结果:经济困难以及社会、家庭歧视是影响麻风病人回归社会的主要因素。结论: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生活是麻风病人回归社会的前提,应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为麻风病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0.
nm23-H1基因突变及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突变及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1)收集63例中国人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酚-氯仿-异戊醇法提取基因组DNA,同时收集整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2)应用PCR扩增nm23-H1基因全部编码序列第2-5位外显子后,经SSCP法初步筛查基因突变并对异常带型样本进行DNA测序分析;(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4例大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nm23-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m23-H1基因第2-4位外显子在63例大肠癌组织中(其中20例标本有淋巴结转移)未发现异常突变,仅有15例大肠癌组织nm23-H1基因第5外显子序列存在突变,其第360位碱基发生T-C置换(同义突变);nm-23-H1基因蛋白在大肠粘膜组织中有表达,在部分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比其癌旁粘膜组织低,并与肿瘤转移有相关性,结论:nm23-H1基因突变的大肠癌组织中为小概率事件,大肠癌病类型,有无转移与nm23-H1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nm23-H1基因蛋白水平的表达下降与大肠癌的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