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165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70篇
预防医学   219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191篇
  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海水浴体疗操运动对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心脏康复作用。方法:应用本院设计的海水浴体疗操1套,对疗养期间62例老年2型DM患者(DM组)进行4疗程运动治疗。使用超声心动图仪观察患者体疗前、后LAD、EF、FS、E/A指标变化,并与健康老人(对照组)对照;使用常规心电图描记并观察DM组体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DM组体疗前各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体疗后与前对比:LAD缩小,E/A、FS、EF值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体疗后心电图窦性心律增至66.1%,Petfv1异常率减至24.2%,ST-T异常率减至17.7%,P均<0.01。结论:海水浴体疗操运动对DM患者心脏康复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2.
冠状窦口至三尖瓣点线状消蚀治疗心房扑动(摘要)屈百鸣俞林玲黄洪章励伟芬缪建华徐至法钟良对6例Ⅰ型心房扑动(AF)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射频消蚀术(RFCA)治疗,取得成功。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19~69岁。病史2~30...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估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AILD的临床2D-SWE资料。采用Kendall’s tau-b检验分析肝硬度测值(LSM)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肝活体组织检查(LB)作为金标准,评估2D-SWE诊断各期肝纤维化的效能;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其诊断准确率的因素。结果LSM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58,P<0.01),与炎症分级无显著相关(r=0.29,P<0.01)。2D-SWE诊断≥F2期、≥F3期和F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86及0.86;截断值为8.10 kPa、10.20 kPa及13.50 kPa时,敏感度分别为89.16%、80.00%及88.46%,特异度分别为84.21%、76.60%及82.89%。对F4期肝纤维化,白蛋白是影响2D-SWE诊断准确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0,P=0.01)。结论2D-SWE可评估AILD肝纤维化程度,对≥F2期诊断效能更优,且干扰因素较少。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早期康复组(72例)和晚期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2~14d给予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15~30d给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均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疗程为30d,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MBI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早期康复效果显著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55.
目前检测冠心病和左室收缩功能有很多方法,但心电图测定简便易行,已广泛普及.PtfV1被认为与左房异常及心功能不全有关,常以PtfV1<-0.02mm·s标准探讨甚少.心脏超声显像测定较为精确地估计心室功能,属无创检测方法.本文对100例冠心病患者疗养前后进行PtfV1及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对腹部和上臂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疼痛观察,采用疼痛较轻的腹部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33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均应用腹部注射和上臂注射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交替进行,腹部注射法采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上臂注射法采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以30°~40°角皮下注射干扰素,每人观察注射6次,共198次。观察腹部和上臂注射干扰素的疼痛程度、局部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的情况。结果腹部和上臂注射的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腹部垂直皮下注射的疼痛感、皮下红肿出血、皮下硬结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 P〈0.01)。结论应用腹部垂直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方法使病人的疼痛感明显减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病人的依从性,方便病人自行注射,易于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8.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1(MHC-1)、甲状腺特异转录因子1(TTF-1)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滤泡上皮的表达.结果显示MHC-1、TTF-1在GD、HT的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这种表达差异在GD、HT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及其甲基化修饰对美托洛尔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300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相同剂量美托洛尔降压治疗,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法检测其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相同基因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者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甲基化修饰情况。结果美托洛尔治疗后,Arg389Arg型患者舒张压较Gly389Arg型和Gly389Gly型患者明显下降(降幅8.0%±1.3%比4.0%±1.5%和3.0%±1.1%,P<0.05);三种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均存在甲基化修饰。结论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Gly389Arg基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降压疗效相关;外周血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甲基化修饰未发现与美托洛尔降压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胎儿肝脏异常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胎儿肝脏相关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脏异常的19例胎儿MRI影像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为25~38周。胎儿MRI检查包括横轴面及冠状面T1 WI序列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T2 WI序列扫描。结果胎儿肝脏异常为膈疝8例(右侧7例、左侧1例),膈膨升1例,脐膨出2例,血管瘤3例,错构瘤2例,胎儿贫血3例;其中引产后胎儿尸体病理诊断4例,产后患儿手术病理诊断14例,产后患儿随访复查确诊1例。按肝脏位置和信号异常进行分类:胎儿肝位置异常11例,其中向胸腔移位9例,向前腹壁移位2例。肝信号异常8例,其中局灶性信号异常5例(均为肝肿瘤),表现为肝内类圆形异常信号;弥漫性信号异常3例,其中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地中海贫血1例,均表现为肝脏T2 WI信号弥漫性减低。 MRI能准确诊断胎儿肝脏位置异常和准确判断肠管等邻近结构的位置改变。 MRI对血管瘤的定性诊断较好。结论胎儿肝脏异常涉及多种疾病,MRI对胎儿肝脏位置异常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助于胎儿肝脏信号异常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实现胎儿肝脏异常的全面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