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通过对重建头颅CT图像的测量,阐明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操作的安全范围。方法:随机选择100名正常人垂体头颅CT图像,以垂直和平行于两眼球边缘的CT图像为准线进行三维重建,分别在鼻道正中矢状面上和经鼻尖与鞍背两端平面上测量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的角度和距离,确定安全范围;研究对象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比较测量的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角度和距离。结果:在鼻道正中的矢状面上测得的角度A1(矢状面上鼻尖与鞍结节和鞍背根部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11.22±1.35)°,95%置信区间为8.92°~13.76°,距离D1(角度A1所在平面与鞍底形成的交线上鞍结节与鞍背根部之间的距离)为(16.71±2.07)mm,95%置信区间为13.11~19.93 mm。在鼻尖与鞍背两端所确定的平面上测得的角度A2(鼻尖与鞍背两端连线所形成的夹角)为(8.91±1.19)°,95%置信区间为7.12°~10.72°,距离D2(角度A2所在平面与鞍底形成的交线上鞍背两端之间的距离)为(14.23±2.09) mm,95%置信区间为10.81~17.92 mm。以上4个参数值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性别和年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鼻经蝶入路垂体手术操作在鼻道正中的矢状面上的移动角度应小于(11.22±1.35)°,移动距离应小于(16.71±2.07) mm;在鼻尖与鞍背两端所构成的平面上的移动角度应小于(8.91±1.19)°,移动距离应小于(14.23±2.09) mm。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瘤腔和载瘤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8月Enterprise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4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术后即刻动脉瘤瘤腔和载瘤动脉处DSA数据的DICOM格式,导入OpenFOAM软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技术...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TENS80C中低频治疗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抑郁障碍中的临床有效性,为TENS80C中低频治疗仪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轻抑郁障碍提供依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有疼痛、肌力减退表现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入组TENS80C中低频治疗组、调制中频治疗组各30例。每位人组的受试者治疗1次/d,5次/w,共4w,共20次。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第7次、14次、20次时对患者进行SF-36、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共计4次。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第4次评分实验组与第4次评分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次评分实验组(疗前)与第4次评分实验组(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抑郁评分第4次评分实验组与第4次评分对照组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第1次评分实验组(疗前)与第4次评分实验组(疗后)经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ENS80C中低频治疗仪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减轻抑郁障碍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调制中频电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调制中频电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调制中频电治疗,两组临床用药及常规康复治疗相同.两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及第7次、第14次、第20次治疗结束时,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进行疼痛和生存质量的评估.结果:在缓解疼痛方面,治疗7次、14次及20次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治疗7次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至14次及20次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差异均表现出显著性(P<0.05).结论:调制中频电疗法能显著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5.
外伤性颈内动脉瘤少见,自1992年7月以来我们共收治4例.经血管内栓塞治愈。  相似文献   
76.
邻近躯干与颅底部战、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治疗较困难。1979年以来,我们对118例病人,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88例、动静脉瘘8例、假性动脉瘤22例,采用了血管内治疗:①可脱性球囊栓塞64例;②弹簧圈栓塞19例;③钨丝螺旋圈栓塞15例;④肌瓣“放风筝”法治疗6例;⑤眼上静脉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⑥瘤腔直接穿刺注入栓塞材料2例;⑦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与血管重建相结合治疗10例。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术后出现偏瘫,在半年内恢复,余皆治愈。可脱性球囊送至动静脉瘘口处或假性动脉瘤瘤腔内,进行栓塞,可闭塞病变又保持供血动脉通畅。弹簧圈与钨丝螺旋圈,置于血管内诱致血栓形成及纤维组织增生从而治愈病变,肌瓣“放风筝”法,肌栓填塞动静脉瘘瘘口和假性动脉瘤瘤腔,方法简单,适用于无法直接手术的部位。局部穿刺栓塞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安全。气囊导管暂时阻断动脉腔内血流,然后施行血管重建,可控制大出血,减少术中出血,是直接手术时,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措施,可提高邻近躯干部位大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7.
10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重型颅脑损伤(CCS 3~5分)是颅脑损伤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死亡率高达60%以上。本文报道我科自1996年6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的10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8.
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病因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病因及血管内栓塞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26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明确诊断,同时行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采用微弹簧圈栓塞,19例采用可脱性球囊行假性动脉瘤开口处颈动脉闭塞,2例采用10%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脑膜中动脉供支栓塞。结果20例栓塞后鼻腔出血停止,其中1例视力下降栓塞后1周视力好转。3例头痛3周后消失。3例颈部包块杂音消失、质软、无搏动。1例死亡。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再次出血,颈部包块消失。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特殊类型的甲亢误诊为消化系统病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是一常见病 ,具有高代谢征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突眼等典型症状者诊断不难 ,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 ,极易误诊误治 ,延误救治时间。笔者从 1993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9日 9年间 ,门诊以消化系疾病收住我科 ,后经确诊为甲亢并治疗痊愈112例病历进行临床分析 ,以期从中吸取教训。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女性 62例 ,男性 5 0例 ,年龄 35岁~ 74岁 ,平均年龄 5 0岁 ,误诊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年 ,所有病例均做过胃镜、肠镜或钡餐、钡灌肠及肝功检查 ,在县级医院或门诊按消化系疾病治…  相似文献   
8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的诊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可能存在的出血原因,寻求当首次脑血管造影阴性时的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来322例SAH出血病人,其中55例病人首次血管造影阴性。结果 17例因再出血或遵医嘱行2次脑血管造影,3例发现颅内动脉瘤,l例发现左颞叶底部脑动静脉畸形(AVM)。2例重复脑血管造影阴性行开颅手术探查,证实分别为前交通动脉瘤和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8例行MRI检查,1例发现胼胝体AVM;8例行CTA检查,1例发现前交通动脉瘤。1例因出现典型的下肢放射痛而行脊髓血管造影,发现L2AVM。结论 对于SAH后首次造影阴性的病人,应行重复血管造影,结合MRI、MRA及CTA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必要时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