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8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母系遗传性糖尿病伴耳聋(MIDD)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及线粒体mtDNA A3243G点突变在这类家系病例中的发生率。方法收集3个MIDD家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标本提取DNA,PCR扩增线粒体DNA目的片段,以ApaⅠ限制性内切酶检测mtDNA A3243G点突变。结果3个家系18例患者中,平均发病年龄32岁,其中MIDD7例(39%);线粒体糖尿病3例(17%);遗传性耳聋4例(22%);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及卒中发作(MELAS)4例(22%);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消瘦和乏力;8例患者行胰岛素治疗,遗传性耳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的听力下降;11例患者进行了基因检查,其中10例发现mtDNA A3243G点突变(91%);所有患者均为母系亲属。结论MIDD家系中mtDNA A3243G点突变有较高的发生率,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对这类糖尿病和/或耳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SEBIA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的方法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法国SEBIA电泳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蛋白电泳的性能。方法 用混合血清进行批内批间重复性测定;与BECKMAN电泳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比较,做相关性检验;用健康查体标本做室内正常参考值。结果 混合血清蛋白电泳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较好;与BECKMAN电泳仪比较,五种蛋白组分的相关系数为0.824一0.988;室内正常参考值为:A1b59.06—71.94、α1 1.49—2.49、α2 5.98—10.58、β7.22一11.46、γl0.57—19.09。结论 SEBIA电泳仪采用高自动化的电泳和染色技术,辅以先进的激光扫描仪及完善的计算机处理,应用优质的琼脂糖凝胶试剂盒,使得血清蛋白电泳操作简便、图语清晰、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3.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尔尼菲青霉菌可引起人类播散性和进行性感染,即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青霉菌中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菌,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及东南亚如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引起的临床感染仅次于结核杆菌和新型隐球菌,居第三位。马尔尼菲青霉菌通常引起AIDS患者以及使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病人的机会感染,并且可作为诊断AIDS的一个辅助指标。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对6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四周的诺和锐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Fins与FPG比值、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短期诺和锐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依那普利与吲哒帕胺的降压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入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活性药物对照进行临床研究,在研究中患者坐位舒张压≥95mmHg(1mmHg=0.133kPa)且<110mmHg分别采用单药依那普利10mg或吲达帕胺1.5mg治疗4周,在单药导入结束后,坐位舒张压仍然≥90mmHg且<110mmHg的患者随机进入联合用药或继续原有的单药治疗。共8周。其间,在治疗4周和实验结束时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平均坐位收缩压/平均坐位舒张压下降幅度较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多5.4mmHg/4mmHg(P<0.001);较吲达帕胺组多6.5mmHg/4.5mmHg(P<0.001)。两项研究中联合用药组血压控制率(血压<140/90mmHg)分别为72.2%及73.2%,显著优于依那普利或吲达帕胺单药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单药治疗组相当。结论联用治疗组的血压控制率显著优于其两种成分(依那普利10mg或吲达帕胺1.5mg)单药的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阿萨希毛孢子菌非系统播散性医院感染情况并药敏分析.方法 对4年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6例阿萨希毛孢子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并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3进行药敏实验.以期对该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抗真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探索及评估.结果 4年间共检出16株阿萨希毛孢子菌,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年龄以80岁以上为主,16例患者有13例采用呼吸机、导尿管等介入治疗.药敏实验及临床疗效证实两性霉素B显有良好的抗阿萨希毛孢子菌活性,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疗效尚有争议.结论 播散性感染外的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有逐年上升趋势,对其感染的认识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7.
系统播散性奴卡菌感染两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奴卡菌病是由奴卡菌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系统性感染疾病,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肿瘤化疗的广泛开展,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增加及免疫缺陷病的增多,奴卡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有关奴卡菌血行播散的报道较少,现将近年我院诊治的2例播散性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4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乳果糖口服或灌肠,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4%)、降低血氨和改善肝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槲皮素防治动物实验性慢性肾衰的效果并初步探讨作用机理。方法:给实验大鼠饲以含腺嘌呤饲料2月造成慢性肾衰;干预组经口给予槲皮素(100mg/Kg·d×42d)治疗;按试剂盒指定方法测定SOD及LPO;测定羟脯氨酸以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肾衰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SOD显著升高(66.5u/mL±34.9u/mL或7.68Ku±2.98Ku/肾VS27.5u/mL±24.3u/mL或3.26Ku±2.63Ku),LPO亦显著增加(8.9nmol/mL±3.0nmol/mL或103.3nmol/mL±16.1nmoL/肾vs2.9nmoL/mL±1.2nmol/mL或39.2nmol/mL±17.5nmol/mL),肾组织纤维化显著减轻(平均每肾羟脯氨酸含量735.5μg±377.7μgvs1540.3μg ±358.9μg),肾组织细胞NF—κBP65丢失情况明显减轻。结论:槲皮素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肾衰具有显著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保护肾脏细胞及抗氧化作用,减轻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0.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2007-2008年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监测我国主要城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的细菌耐药状况.方法 定点收集来自全国20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由中心实验室统一用平血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MIC值.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来自全国19座城市20家医院的520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进行了MIC测定.结果 革兰阳性菌1310株,占25.2%;革兰阴性菌3894株,占74.8%.MIC结果显示,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和对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分别为73.6%和79.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中介或耐药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有2.4%的中介率和1.2%的耐药率.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23.7%;屎肠球菌则高达88.7%.在344株肠球菌中,发现2株对糖肽类耐药的VanA型屎肠球菌;5株对万古霉素中介的其他肠球菌.按口服青霉素V标准判断,对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和对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的检出率分别为17.3%和46.0%;非脑膜炎、非肠道系统给药的青霉素耐药率为0,中介率为0.8%.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保持很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大于99%;此外,拉氧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也具有很好抗菌活性,耐药率均在10%以下.非发酵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9.3%和29.2%,较2004-2005年的监测结果有明显增加,但仍属于对非发酵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此外,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氟喹诺酮类药物及米诺环素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比较不同病房来源菌株耐药率显示,ICU菌株耐药率高于NICU,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结论 MRSA检出率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增高,较以往的监测结果明显上升.大环内酯类、喹诺酮及氨基糖苷类药物抗菌作用明显低于欧美及日本等监测报道;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