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333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 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 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2.
本文结合我们误诊的12例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就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就诊年龄3~28岁,肌阵孪发作起病年龄3~19岁,伴强直一阵挛发作8例,伴失神发作2例,癫痫病程3个月~16a,平均2.8a,延迟诊断时间2.4a。  相似文献   
53.
急性心肌梗死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血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7):579-58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不同类型房室、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病变血管的关系.方法 98例确诊为AMI患者中发生房室、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的1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用电影记录资料,比较各类型传导阻滞的发生与相关病变血管的关系及发生率.结果 AMI合并各类传导阻滞发生率13.27%.其中2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为7.69%,3度AVB发生率15.38%.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发生率15.38%.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发生率15.38%.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发生率15.38%.RBBB合并LAH发生率23.07%.RBBB合并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发生率7.69%.病变可见于冠状动脉3支主要血管中的任何一支严重或多支病变,其中以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重度病变发生率高.结论 AMI患者新近发生传导阻滞意味着梗死面积广泛,心功能受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应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4.
七氟醚吸入麻醉联合喉罩在乳腺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联合喉罩在乳腺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需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喉罩组(S组)和异丙酚-气管导管组(P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使用喉罩和气管导管维持通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观察并随访注射痛、体动、术中知晓、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S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P组稳定(P<0.05);S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稍长于P组,但其意识恢复时间及离院时间明显短于后者(P<0.05);S组无注射痛,其苏醒期躁动及咽痛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联合喉罩可为乳腺日间手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个性化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个性化优质护理实施后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2011年1至12月121例优质护理实施前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VAS疼痛评分及白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同时对心率、血压异常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血压异常、心率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52%、16.67%,对照组分别为27.27%、38.84%,观察组血压异常与心率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107例,基本满意18例,总体满意率为99.21%,对照组满意56例,基本满意44例,总体满意率为82.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优质护理使护理T作更具针对性,目的更明确,从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声动力疗法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 scar,HS)的疗效。方法成年大耳白兔60只,随机分成5组。在声动力治疗第2、4、6、8周分别切取两组瘢痕组织,进行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可降低成纤维细胞密度、瘢痕增生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可降低胶原纤维的面密度,从上皮化后第4周开始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声动力效应能够显著降低兔耳HS,可望为HS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对比研究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284例,分为脑啡肽酶抑制剂组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组,各142例,两组患者在规范应用倍他乐克、螺内酯等抗心衰基础治疗上,按分组分别予以脑啡肽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血压情况调整其治疗剂量,并逐渐滴定至目标靶剂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血脑钠肽(BNP)等相关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相比较,HR、CO、LVEDD、LVEF、6MWT、BNP等指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收缩压及舒张压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治疗3月后比较,6 min步行试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50.0(421.0,623.5)vs.450.0(380.0,520.0)](P=0.006),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治疗心衰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miR-138和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焦作市人民医院30例HBV相关HCC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同期20例HBV相关肝硬化(LC)患者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血液样本,抽取HCC组和LC组腹腔积液。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miR-138含量;ELISA法检测可溶性PD-1(sPD-1)含量;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细胞中PD-1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38对PD-1基因3′-非编码区(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 HBV相关HCC患者腹腔积液和血浆miR-138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PD-1含量和CD3~+T细胞中PD-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138相对表达量与sPD-1含量、CD3~+T细胞PD-1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5);miR-138和PD-1基因3′-非编码区(3′-UTR)存在靶向关系,miR-138转染后T细胞中PD-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miR-138通过靶向作用PD-1参与HBV相关HCC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简述“率”的标化和“率”的校正的概念、区别以及计算方法,并用SAS宏程序实现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并以统计表格形式直接输出到rtf文件中.方法 对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过程编写通用的SAS宏程序.结果 整理好相应的原始数据,设定好相应的宏参数,运行宏程序便可快速获得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计算结果.结论 笔者编写的直接标化率、间接标化率以及校正的率的SAS宏程序具有通用、简便、实用的特点,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