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及对患者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所有入选病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尔硫卓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MMP-9和MPO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6%比82.1%,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观察组:(2.1±1.3)次/周,对照组:(4.2±1.1)次/周],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观察组:(2.0±0.7)min,对照组:(3.7±1.3)min],MMP-9及MPO水平降低[观察组:(295.2±47.6)μg/L,对照组:(326.8±52.1)μg/L;观察组:(142.4±38.1)u/L,对照组:(161.5±40.8)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和16.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地尔硫卓治疗UAP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心绞痛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并降低机体MMP-9和MPO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维拉帕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维拉帕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①建立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 2 4只家兔按再灌注时限的不同及是否给予维拉帕米 (0 .2mg/kg静脉注射 )干预分为 4组 (A1、A2、B1、B2 ) ,测定各组的心肌梗死范围 ,并在电镜下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②根据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对 33只家兔进行分组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同一剂量维拉帕米 (0 .2mg/kg静脉注射 )对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限心肌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 0 .85 %氯化钠组比较 ,维拉帕米组可明显减小心肌梗死范围(P <0 .0 1) ,改善其超微结构的变化。②与假手术对照组和 0 .85 %氯化钠组比较 ,维拉帕米组能显著上调缺血再灌注心肌bcl 2蛋白的表达 (P <0 .0 1)。结论 :维拉帕米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心肌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其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bcl 2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应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284例,分为脑啡肽酶抑制剂组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组,各142例,两组患者在规范应用倍他乐克、螺内酯等抗心衰基础治疗上,按分组分别予以脑啡肽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根据患者症状、血压情况调整其治疗剂量,并逐渐滴定至目标靶剂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血脑钠肽(BNP)等相关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内治疗前后相比较,HR、CO、LVEDD、LVEF、6MWT、BNP等指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收缩压及舒张压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治疗3月后比较,6 min步行试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50.0(421.0,623.5)vs.450.0(380.0,520.0)](P=0.006),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啡肽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治疗心衰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藏药丹葛颈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 PLC)摸索实验条件,建立藏药丹葛颈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RP-HPLC测定法.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64.0 mg·L-1,r为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2.14%,RSD为1.22%.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藏药丹葛颈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藏族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患者碎裂QRS波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43例确诊为“急性心梗”的藏族患者,根据是否出现碎裂QRS波分为两组,分别统计其发生近期死亡事件(RDI)、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I)、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值,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碎裂QRS波发生率21.7%.两组间VAI、RDI、BNP、LVEF有显著差异;两组间LVDD无显著差异.结论:西宁地区藏族急性心梗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较低;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存在碎裂QRS波是急性心梗患者近期死亡和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左心功能受损的强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尿酸酶法测定30例冠心不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例冠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尿酸浓度,同步测血脂。结果 冠心力衰竭组血清尿酸均值明显高于冠心病无心力衰竭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增高可能为心血管系统严重受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和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估计2 600万人口患有慢性心力衰竭。尽管目前药物和器械设备治疗已有很大进展,但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仍未见降低。同时慢性心力衰竭的高住院率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无线肺动脉压力监测系统是用于通过血流动力学远程管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设备,美国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无线肺动脉压力监测系统应用于心力衰竭管理有其独特优势,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影响。现就无线肺动脉压力监测系统新技术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和盐酸贝那普利对青海地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纤维化指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HFrEF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也在成倍的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与基础疾病、病理生理、解剖学基质、折返机制、触发与驱动及基因多态性有关;而心房颤动的基因多态性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国内、国外大多数学者对心房颤动的基因多态性有较多的研究;旨在基因学上为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海拔分别为10 m,2260 m及4300 m地区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及ADM的含量.结果 不同海拔高血压血浆ADM含量分别为(低海拔47.7±7.1),(中海拔91.4±59.9),(高海拔66.5±15.3)ng/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低、中度海拔组差异显著(P均<0.001).随着海拔增高正常对照组及高血压组血浆ADM均有增高且差异显著.不同海拔高血压组血浆CGRP含量分别为(低海拔54.6±17.3),(中海拔56.2±49.1),(高海拔21.7±9.2)ng/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高海拔组差异显著(P<0.001).低、中度海拔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含量均高于高海拔正常对照组(P均<0.001),低、中度海拔高血压组血浆CGRP含量均高于高海拔高血压组(P均<0.001).结论 随着海拔的增高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CGRP的含量减少.另高血压患者血浆ADM增高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ADM与CGRP有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