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细菌生物被膜及相关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且治疗困难,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这方面研究逐步深入。本文就细菌生物被膜的定义、形成、结构以及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T淋巴细胞CD38(CD38-T)的表达特征.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83例CLL患者肿瘤细胞中CD38表达(CD38-B)、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以及CD38-T、CD4/CD8比值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CD38+-T占49.4%(41/83),CD38+-B占50.6%(42/83),CD38+-T和CD38-B表达有高度相关性(r=0.553,P<0.01);表达ZAP-70+CD38+-T和ZAP-70-CD38+-T的患者占67.5%(56/83),CD38-T与ZAP-70的表达有相关性(r=0.349,P<0.01).Binet A期患者中CD38+-T占33.3%(14/42),Binet B+C期患者中CD38+T占65.9%(27/41);XD38+-T与临床分期,CD4/CD8比例倒置有相关性(r=0.312、0.453,P<0.05).结论 CD38-T表达变化与患者病情进展及转归密切相关,CD38高表达的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或失衡,可作为CLL的一项全新独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调节基因1(CLLU1)位于染色体12q21.33-12q22,是一种新近发现的高水平表达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基因.CLLU1与CLL的临床分期、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CD38和zeta链相关蛋白-70等多种预后因素相关,可作为判断CLL预后的重要指标,对CLL临床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观察Ki-67和Bcl-2在儿童和成人AL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LL免疫学分型和临床疗效的关系,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碱性磷酸酶(S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18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3例成人声AL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Ki-67抗原和Bcl-2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Ki-67抗原在儿童ALL中的表达略低于成人ALL,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cl-2蛋白在儿童ALL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成人ALL(P〈0.05);在儿童和成人ALL上各免疫表型中,T细胞、伴有髓系抗原标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的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成人(P〈0.05);儿童和成人ALL的完全缓解率(CR)在Ki-67和Bcl-2两项同时低表达组中最高,仅一项低表达组中次之,两项均高表达组中最低。结论:对儿童和成人ALL患者进行增殖相关抗原Ki-67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检测,能反映患者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凋亡抑制情况,硒-67和Bcl-2的表达与白血病ALL类型和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恶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其中CD^5+的B细胞CLL(B-CLL)占95%。CLL具有显著的临床预后异质性,短者几个月,长者生存期同正常人。早期用于判断CLL预后的参数主要为:疾病分期(Rai/Binet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倍增时间、骨髓浸润模式、血清β2-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分子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CLL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迅速,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血清可溶性CD23(sCD23)及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及与其他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例CLL患者外周血标本中sCD23及TPO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蛋白及CD28的表达.结果 CLL患者TPO水平为67.22~1881.77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0.29~147.98 ng/L(P=0.003);CLL患者血清sCD23水平为129.80~405.31 U/ml,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65~32.99 U/ml(P=0.000).血清TPO水平与Binet分期、CD28具有显著相关性.Binet A期患者TPO水平为121.92~163.83 ng/L,低于BinetB和C期患者140.57~457.48 ng/L(P=0.014);CD38高表达组TPO水平113.23~199.10 ng/L,高于CD38低表达组141.34~454.92 ng/L(P=0,033).而TPO与ZAP-70表达及sCD23与CD28、ZAP-70表达无明显相关性.另外,血清sCD23及TPO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均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TPO水平对CLL预后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疗效。方法:采用HLA全相合的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经环磷酰胺(CTX)、福达拉滨(Flud)和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方案进行NST预处理,环孢素A(CsA)、甲氨喋呤(MTX)和霉酚酸酯(MMF)三联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病例1在确诊后就进行了NST,输注CD34+细胞3.51×106/kg(按受者体重计算),第28天成功植入,无严重的GVHD表现及并发症;病例2在PNH确诊17年后进行NST,输注CD34+细胞数量2.2×106/kg,第60天成功植入,分别出现急性和慢性GVHD。结论:同胞全相合的NST是治疗PNH的有效方法,在PNH诊断早期进行NST以及回输足量的CD34+细胞是NST的有益因素。  相似文献   
109.
霍奇金淋巴瘤(HL)是恶性淋巴瘤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其特点为:(1)临床上病变往往始于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并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的少见。(2)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含有独特的Reed—Sternberg(R—S)细胞,R—s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HL在欧美各国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0.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恶性肿瘤医院败血症患者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6.864)、原发感染灶(OR=20.189)、中心静脉置管(OR=28.664)、激素使用(OR=8.355)、中性粒细胞<0.5 g/L(OR=12.090)、血白蛋白<35 g/L(OR=3.758),均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