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老年医院血流感染患者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感染史(OR=14.075)、白蛋白<35 g/L(OR=4.155)、血糖>6.1 mmol/L(OR=3.459)、中性粒细胞<2.0×109/L(OR=7.417)、中心静脉置管≥14 d(OR=100.465)是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老年患者医院血流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影响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收治的50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个体情况及医护措施不同水平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因素,分析感染部位分布及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结果 508例患者中感染鲍氏不动杆菌21例占4.13%,共检出鲍氏不动杆菌45株;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间3周、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时间2周、体质量指数(BMI)23、侵入操作5次、抗菌药物暴露5次/周、糖尿病是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相关因素;患者感染部位分布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创口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等较敏感。结论影响神经外科重症病房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因素较多,临床应综合考虑治疗措施的疗效和感染风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加强医护人员无菌规范操作管理,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植物清菌片对实验动物生活环境的消毒效果及探讨应用可行性。[方法]使用植物清菌片(观察组)和紫外线照射(对照组)消毒法分别对两个面积、饲养小鼠数量相同的房间进行消毒,对消毒前后的空气菌落数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消毒前及消毒开始后1h室内空气采样菌落数无差异,消毒后2h、4h采样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空气中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消毒后1h与消毒后2h比较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意义(x2=0.257),而对照组消毒后2h细菌清除率明显下降,与消毒后1h比较差异显著(x2=58.773)。[结论]植物清菌片对实验动物生活环境的消毒效果较好,持续作用时间较长,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的消毒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脐血血铅水平作为胎儿期铅暴露示标,评价胎儿期铅暴露对新生儿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脐血血铅水平,并分别于出生3天、14天和28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NBNA),用SPSS 12.0对脐血血铅与NBNA的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脐血血铅水平与出生3天、14天和28天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查(NBNA)的总分、行为能力、非生物视定向反应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胎儿期的铅暴露即使在较低水平,已影响到新生儿期的神经行为发育,减少胎儿期铅暴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控制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对腹股沟疝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改进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0年6~8月出院的9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改进前)和2011年6~8月出院的92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改进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1年组腹股沟疝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显著低于2010年组(36.96% VS 96.67%, P<0.01);2011年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疗程合理性及品种选择合理性较2010年组显著提高(P<0.01);2011年组药品总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甲级愈合率差异和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改进后,有利于控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9月~2007年10月恶性肿瘤合并医院内败血症的70例病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发热,血液恶性肿瘤组≥40℃有19例,非血液恶性肿瘤组仅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5,P0.01)。7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6.5%,革兰阳性菌占35.2%,真菌占18.3%。对革兰阴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有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阳性菌敏感性较高的是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7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时间为1~49 d,平均(29.1±23.6)d。全组病例恶化及病死率为14.3%。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败血症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应高度重视,及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恶性肿瘤医院败血症患者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OR=6.864)、原发感染灶(OR=20.189)、中心静脉置管(OR=28.664)、激素使用(OR=8.355)、中性粒细胞<0.5 g/L(OR=12.090)、血白蛋白<35 g/L(OR=3.758),均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东莞市孕产妇血铅水平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的内在联系,为预防铅中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孕产妇血铅。对每例入选的孕产妇以面谈问卷方式进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调查。结果:孕产妇血铅均值36.9μg/L,中位数33.2μg/L。孕产妇血铅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罐装食物摄入量多、孕产妇吸烟程度高是孕产妇血铅高的危险因素;家庭收入高、孕期补铁、多吃水果、多吃乳制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在东莞市普通人群中,孕产妇血铅已降至相对较低的水平。孕产妇血铅水平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应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改良生活习惯等措施尽量降低孕产妇血铅,从而减少胎儿官内铅暴露。政府各部门应当重视铅污染问题,制定更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以保障妇幼健康。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28日-12月4日某教学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37 d内6例患者陆续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培养结果均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ABA)感染,对此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粪肠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突变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抗菌活性及防耐药突变的能力。方法采用4种FQs(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筛选粪肠球菌ATCC29212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用加替沙星筛选第二步耐药突变体;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粪肠球菌ATCC29212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并计算MIC90、MPCpr90、选择指数SI(MPCpr90/MIC90及MPC/MIC)。结果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粪肠球菌ATCC29212的MPC分别为1.2、1.2、5.6和6.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3.4、6、8和8;对30株环丙沙星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的MPCpr90分别为2、1、4和4μg/m L,选择指数分别为4、4、8和8;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15株环丙沙星中介耐药株的MPCpr90分别为32和16μg/m L,选择指数均达到了32。4种FQs药物对ATCC29212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IC及MPC值均较其源菌株升高;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体的MPC已高达32μg/m L;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MSW较源菌株增宽。结论对于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ATCC29212及其同源的耐药突变体,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且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粪肠球菌耐药突变体被选择出来的能力强于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能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产生,而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但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因此,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使用寿命,对于环丙沙星非敏感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