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39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42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34篇
药学   15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61.
目的 研制一套静脉输液的管理系统,实现输液自动看护,在输液完成时自动关闭输液管或换液。方法 输液管理系统主要由控制单元、无线基站以及服务器组成。输液管理系统使用时仅需操作控制单元,无线基站和服务器一经安装后无需操作。按控制单元配合使用单腔输液管或双腔输液管2种使用操作模式。结果 静脉输液看护由输液管理系统独立完成,输液结束后能自动关闭输液管或者换液。结论 临床使用输液管理系统,利于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轻患者和家属输液看护的压力。  相似文献   
6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1]。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据调查研究显示,2010年我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达到9.7%[2],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切开排脓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进行切开排脓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能使患者减轻病痛,迅速康复,治愈率100%。结论:加强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术前、术后细心观察及护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4.
肝外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腔镜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得到了迅速发展.我院按照个体化方案采用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7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173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我院接受了腹腔镜个体化方案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LTCBD)治疗(LTCBD组);53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LD)+T管引流(TD)治疗(LD+ TD组);25例接受LD+Ⅰ期缝合术(PS)治疗(LD+ PS组);35例接受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EST+ LC组);15例接受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LD治疗(ENBD+ LD组).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查阅文献,构建帕金森病平衡功能康复锻炼模型,分析影响帕金森病人平衡功能康复锻炼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18例病人,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病人平衡功能康复锻炼相关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构建帕金森病平衡功能康复锻炼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帕金森病人平衡功能得分在不同Hoehn-Yahr分期、病程、康复锻炼频率、康复锻炼种类、运动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运动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平衡功能成显著正相关(P < 0.01),社会支持与平衡功能成显著正相关(P < 0.01)。多因素分析发现进入模型的五个变量对平衡动能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康复锻炼种类、康复锻炼频率、Hoehn-Yahr分期、运动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共同解释了平衡功能康复效果的36.8%。结论针对性的个体化平衡功能康复锻炼模型要以Hoehn-Yahr分期为基础,注重测量其运动自我效能,提高社会支持度,首选前庭康复训练,坚持规律性的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66.
低组脑神经包括舌咽神经 (Ⅸ )、迷走神经 (Ⅹ )、副神经 (Ⅺ )和舌下神经(Ⅻ ) ,起自延髓、橄榄后沟或前沟的不同平面 ,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纡曲、冗长对上述不同脑神经的压迫能够引起亢进性功能障碍 ,微血管减压 (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 ,M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22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36~65岁,中位数48.5岁。根据Essex-Lopresti分型,舌型骨折6例、关节压缩型骨折16例。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4例(ⅡA型5例、ⅡB型7例、ⅡC型2例)、Ⅲ型8例(ⅢAC型4例、ⅢAB型3例、ⅢBC型1例)。所有患者均合并2型糖尿病,1例合并同侧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2例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均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在X线片上测量患者的跟骨高度、宽度、长度、B-hler角、Gissane角,采用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定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总体疗效。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7个月,中位数13个月。术后3d拍摄的X线片显示,患侧的跟骨长度、跟骨高度、B-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增大[(73.41±4.51)mm,(81.21±2.20)mm,t=2.121,P=0.031;(32.34±3.60)mm,(41.21±3.20)mm,t=1.945,P=0.021;8.3°±2.1°,24.8°±3.2°,t=3.931,P=0.008;91.1°±4.7°,112.2°±1.4°,t=2.224,P=0.040],跟骨宽度较术前减小[(44.25±2.50)mm,(34.21±2.10)mm,t=-3.112,P=0.011]。术后1周时,按照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放射学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6例(SandersⅡ型13例、Ⅲ型3例),复位一般5例(SandersⅡ型1例、Ⅲ型4例),复位差1例(SandersⅢ型);复位评定为差的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骨关节炎表现,未进行处理。末次随访时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为(90.00±2.18)分;20例糖化血红蛋白<7%,2例糖化血红蛋白>7%,但均无糖尿病足表现。所有手术切口均愈合,其中21例3周内甲级愈合,1例术后6周时乙级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跟骨骨髓炎、跟腱挛缩、创伤性马蹄内翻足、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跟骨骨折,可实现骨折的精准复位和有效固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33a在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ARDS,分为并发ARDS 35例和无ARDS 30例。随访28 d,统计脓毒症并发ARDS者预后,检测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miR-133a水平,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脓毒症并发ARDS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miR-133a水平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者预后的价值。 结果并发ARDS入住ICU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miR-133a水平均高于无ARDS者(P<0.05);随访28 d,脓毒症并发ARDS者病死率为40.00%;死亡者入住ICU第1天、第2天、第3天血清miR-133a水平均高于存活者(P<0.05);死亡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第1天血清miR-133a水平与存活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第1天血清miR-133a水平均是影响脓毒症并发ARDS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第1天血清miR-133a水平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者死亡的最佳截断点为1.47,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0.48%,AUC为0.857。 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者血清miR-133a水平升高,血清miR-133a水平是影响脓毒症并发ARDS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监测血清miR-133a水平变化,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9.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