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尿肽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心房颤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0例,年龄(74.7±7.2)岁;选取同期心电图提示为窦性心律的老年非心房颤动患者90例为对照组,年龄(73.9±7.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LAD、hsCRP、脑钠尿肽等指标。将心房颤动组分为阵发性(n=25)、持续性(n=30)、永久性(n=35)心房颤动3个亚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LAD、hsCRP、脑钠尿肽等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心房颤动组LAD扩大[(4.23±0.44)比(4.01±0.49)cm]、hsCRP[(4.52±1.06)比(3.78±0.94)mg/L]、脑钠尿肽[(48.47±15.32)比(28.54±14.66)ng/L]显著升高(均P0.01)。(2)心房颤动3个亚组比较: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LAD[(3.91±0.35)比(4.27±0.43)比(4.53±0.31)cm]、hsCRP[(3.61±1.22)比(4.67±1.22)比(5.30±1.25)mg/L]、脑钠尿肽[(37.56±14.77)比(46.73±15.32)比(61.14±15.12)ng/L]逐渐升高(均P0.05);(3)相关分析显示,心房颤动组LAD与hsCRP、脑钠尿肽呈正相关(分别r=0.551、0.644,均P0.05)。心房颤动3个亚组中也发现LAD与hsCRP、脑钠尿肽呈正相关(均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hsCRP及脑钠尿肽水平是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1.443(0.635~3.867)、1.932(1.332~2.786)和3.427(2.246~4.984)。结论 LAD、hsCRP、脑钠尿肽是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评价SMP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方法:收集49例SMP(SMP组)和同期49例MPCNL(MPCNL组)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1 d即时无石率、术后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PS)、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无石率。结果:SMP组中44例成功施行SMP,5例因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改MPCNL(18F peer-away鞘)成功完成手术。MPCNL组中48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穿刺失败,终止手术,二期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RIRS)。SMP组较MPCNL组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低(8.3 g/L vs.9.8 g/L,P=0.01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低(2.3%vs.4.2%,P=0.046)、无管化率高(93.2%vs.37.5%,P=0.012)、住院时间短(3.5 d vs.4.5 d,P=0.035),但平均手术时间较长(70.5 min vs.58.6 min,P=0.0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6%vs.18.8%,P=0.158)、术后平均24 h VAPS评分(3.6分vs.4.1分,P=0.290),术后1 d即时无石率(90.9%vs.89.6%,P=0.131)、3个月后无石率(95.5%vs.97.9%,P=0.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P术中出血少、肾盂内压力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小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CD147基因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CD147基因的siRN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CD147 siRNA,感染人膀胱癌T-24细胞.实验设空白对照组(Mock)、阴性对照组(Ad-siControl)和干扰组(Ad-CD147 siRNA).采用RT-PCR检测CD14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147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分泌情况;ELISA法检测VEGF蛋白分泌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Ad-CD147 siRNA腺病毒表达载体,Ad-CD147 siRNA可使T-24细胞CD147 mRNA和蛋白表达量下调>90%(P<0.01),细胞增殖速率下降>40%(P<0.01),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明显下降(P<0.01),MMP-2和MMP-9的分泌量分别下降了68.5%和37.1%(P< 0.01),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57.2%(P< 0.01)和56.5%(P<0.01).结论:Ad-CD147 siRNA能有效抑制T-24细胞中CD147基因的表达,继而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因此,CD147有可能成为膀胱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床旁预防性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rotective 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tomy,PPDT)对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68例长期卧床行PPDT(PPDT组)的老年病人,同时选择174例病因基本相同,长期卧床非气管切开老年病人为对照(对照组),比较短期、长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PPDT组短期、长期吸入性肺炎月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1%比93.1%P<0.001;24.4%比78.1%P<0.001)。PPDT组短期、长期病死率分别为7.7%、9.6%,对照组分别为20.6%、25.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PDT能有效减少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降低其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IP2A mRNA和蛋白在2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IP2A在11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IP2A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IP2A mRNA和蛋白在25例配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IP2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6.9%(90/1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6.7% (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IP2A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P<0.001)、临床分期(P<0.001)、肿瘤大小(P=0.002)和淋巴结转移(P=0.046)有关,但与年龄、性别及肿瘤数目无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CIP2A蛋白高表达是总体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01).Cox多因素风险比例模型显示,与总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为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CIP2A表达,与无复发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亦为临床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CIP2A表达.结论 CIP2A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进展有关,其表达状态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6.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肠道超声检查(intestinal ultrasound,IUS)在CD患者初诊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相比于胃肠镜、磁共振肠道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MRE)以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肠道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enterography,CTE)等检查方式,IUS具有无辐射、价格低廉、患者耐受好、重复性高等优点。实现和维持CD患者的黏膜愈合(Mucosal healing,MH)对维持临床缓解和无手术生存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IUS在CD及其MH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分析探讨《内经》中形而下之"道"的内涵,阐发其现实意义。方法:对《内经》中形而下之"道"进行检索、统计,以相关论述为理论依据,以"道在器中"为指导,对形而下之"道"的基本含义及引申含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检索结果显示,《内经》中关于"道"的论述共244处,形而下者63处,其中《素问》中24处,《灵枢》中39处,主要涉及息道、脉道、水道、五脏之道、营卫之道、针道、地道、液道等,道论贯穿始终,形上道、形下道互根、互存。结论:"道""器"原本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道无器不显,器无道不立",因而不能片面强调"形而上之道"而忽略"形而下之器",实现形下器与形上道综合统一,在融合创新中涅般木,是中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盆腔炎误诊5例分析纪爱华,江秀华,吴玉婷257300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的盆腔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误诊病例中,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2岁,其中放宫内金属节育环1例,输卵管绝育2例,误...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对人血体外及大鼠体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其对人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以二磷酸腺苷(ADP)作为诱导剂,测定三七皂苷在健康人血体外及大鼠体内给药对血小板5min之内的最大聚集率,并测定三七皂苷对健康人体外凝血酶时间。结果:三七皂苷在健康人体外血药浓度为0.5mg/ml,1.00 mg/ml时,与对照组比较,5min之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性降低;SD大鼠体内给药剂量300、600mg/kg时,血小板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血小板5min之内最大聚集率显著性降低,抑制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三七皂苷给药组的健康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自身空白对照组比较,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表明三七皂苷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实现或加强其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