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SA—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技术要点。方法:对2例肾盂癌,2例输尿管癌,1例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2例肾结核,1例巨输尿管症并积脓、肾萎缩患者施行SA—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患者全麻,取健侧70°卧位,于脐缘内侧置人两个Trocar,自患侧耻骨联合上方置人一个Trocar,分别置入远端可弯曲腹腔镜及操作器械。先游离患侧输尿管下段,予Hem—0—lok夹闭;向上游离肾脏并离断。肾动静脉,切除肾脏;向下行袖套状切除输尿管末端周围膀胱壁,缝合膀胱切口;标本装袋,延长耻骨上切口取出。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165(115~220)min,术中中位失血量140(50~200)ml。均未输血,术中未出现肠管、实质性器官和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均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第2~3天拔除腹腔和盆腔引流管,第6~7天拔除导尿管(肿瘤患者行膀胱灌注后),第8天出院。结论:SA-LESS上尿路全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评价SMP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价值。方法:收集49例SMP(SMP组)和同期49例MPCNL(MPCNL组)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1 d即时无石率、术后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PS)、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无石率。结果:SMP组中44例成功施行SMP,5例因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改MPCNL(18F peer-away鞘)成功完成手术。MPCNL组中48例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穿刺失败,终止手术,二期行软性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RIRS)。SMP组较MPCNL组平均血红蛋白下降量低(8.3 g/L vs.9.8 g/L,P=0.01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低(2.3%vs.4.2%,P=0.046)、无管化率高(93.2%vs.37.5%,P=0.012)、住院时间短(3.5 d vs.4.5 d,P=0.035),但平均手术时间较长(70.5 min vs.58.6 min,P=0.0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6%vs.18.8%,P=0.158)、术后平均24 h VAPS评分(3.6分vs.4.1分,P=0.290),术后1 d即时无石率(90.9%vs.89.6%,P=0.131)、3个月后无石率(95.5%vs.97.9%,P=0.0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P术中出血少、肾盂内压力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双通道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与外环下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脐双通道腹腔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及37例外环下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精液质量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阴囊及皮下血肿、疤痕增生、精索静脉曲张复发)以及配偶妊娠率等情况。结果经脐双通道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显微镜组显著缩短[(38.20±10.23)min vs.(80.46±15.72)min,P<0.05]。2组术中出血量、阴囊及皮下血肿、术口疤痕增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36个月,随访期间2组复发率及配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双通道腹腔镜组与显微镜组组内比较术后3个月精液质量相关参数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是术后3个月2组的精液质量相关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双侧精索静脉结扎术相比,经脐双通道腹腔镜下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美容效果佳、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的初步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3例经B超、CT和IVU检查确诊的肾囊肿患者行经尿道NOTES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左侧2例,右侧1例。术中经尿道置入输尿管软镜至收集系统,寻找囊肿;无法寻及者,辅助以B超定位。予钬激光于囊肿壁最薄处作"十"字切开,扩大切口至1.5~2.0cm。留置F7输尿管双J管,将其近端留置于囊肿内。结果:3例手术均顺利。1例进镜至肾盂后寻及囊肿,2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中位手术时间45(30~125)min,无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B超或CT示肾囊肿直径均缩小1/2以上。结论:经尿道NOTES输尿管软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具有安全、微创、简便可行、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疗效确切、美容效果极佳等优点,适合内生性肾囊肿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20+细胞在移植肾排斥反应中浸润程度与移植肾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3例肾移植后穿刺患者,肾活检组织标本行CD20免疫组化染色。并对病理结果行半定量分析,根据CD20+细胞在肾组织内浸润程度,分为阴性组48例(N组,CD20+细胞浸润占肾小管间质面积<10%)、中度浸润组25例(M组,CD20+细胞浸润占肾小管间质面积≥10%<50%)和重度浸润组20例(H组,CD20+细胞浸润占肾小管间质面积≥50%)。分析CD20+细胞浸润的程度与移植肾预后的相关性。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穿刺活检后的临床资料,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肌酐、蛋白尿变化及移植肾的生存状况等指标。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织活检时间以及移植的次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穿刺活检后12个月的肌酐N组[(276.79±240.78)μmol/L]低于M组[(360.16±290.30)μmol/L];M组低于H组[(466.50±330.53)μmol/L],P<0.05;CD20+浸润组的患者的4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穿刺活检后12个月内,N组穿刺后出现蛋白尿的概率明显低于M组和H组(P<0.05)。结论:CD20+细胞在肾移植内浸润的程度与移植肾预后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零缺血"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10月我院施行的9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零缺血"巨大RAML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中位年龄43.7(36~78)岁;中位BMI 24.6(19.5~32.9) kg/m~2;右肾3例,左肾6例;中位肿瘤最大径10.5(8.5~15.0) cm。其中1例合并胃间质瘤(直径2.0 cm)。全麻。健侧70°卧位,于患侧脐缘置入一trocar,插入腹腔镜,于患侧肋缘下沿腹直肌旁分别置入2个trocar,间距约10 cm,插入操作器械。先在腹腔镜下游离肾脏及肾蒂,肿瘤周围暂不作游离。再取患侧腹直肌旁两trocar间小切口,必要时适当延长。直视下游离肾脏与肿瘤交界处,并用手指挤压正常肾实质,不阻断肾动脉,切除肿瘤并缝合创面,再将肿瘤周围游离后完整取出。合并胃间质瘤者,同期腹腔镜下一并处理。结果:本组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150(120~210) min,术中中位失血量220(150~350) mL,中位体表切口长径11.2(10.0~13.5) cm。均未输血,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复查肾功能与术前无显著变化。术后中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2(1~3)分,术后第1~2天即下床活动,术后第2~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第8天拆除切口缝线,中位术后住院时间8(6~9) d。术后病理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6(2~53)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零缺血"巨大RAML切除术安全、可行。该术式充分结合了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优势,既最大程度保护了肾功能,又减少了手术创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PCNL治疗)与对照组(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Scr)、血尿素氮(BUN),随访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水平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6.7%vs 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治疗小肾盂结石梗阻并分支型肾盏积水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对肾盏积水症状改善作用显著,能够提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SRL)与减低剂量的环孢素A(CsA)或他克莫司(Tac)联合方案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中的应用.方法 53例无特定病因所致的CAN患者,在原CsA(或Tac)+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的免疫抑制方案上加用SRL(四联方案),其中CsA(或Tac)和MMF的用量减少25%~50%.治疗12个月,观察受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尿蛋白等的改变.结果 四联方案治疗前患者血肌酐为(161.51±106.48)μmol/L,治疗后1个月为(138.47±67.74) μmol/L,治疗后6个月为(126.51±56.21)μmol/L,治疗后12个月为(123.43±54.18)μmol/L.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四联方案治疗前患者GFR为(0.754±0.302) ml/s,治疗后1个月为(0.868±0.358)ml/s,治疗后6个月为(0.952±0.347) ml/s,治疗后12个月为(1.007±0.394) ml/s.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GFR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6和12个月后,患者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四联方案治疗前患者尿蛋白阳性率为9.4%,治疗后1个月为13.2%,治疗后6个月为22.6%,治疗后12个月为26.4%.治疗12个月后蛋白尿阳性率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SRL+ CsA(或Tac)+ MMF+ Pred四联方案改善了CAN患者的血肌酐和GFR,但增加了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