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经病理确诊的149例病人进行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组84例,开腹组65例.术后1年内通过门诊和问卷方式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排尿功能与性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8.57%、21.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为47.14%、43.64%,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4.29% 、32.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动态检测评估膀胱肿瘤手术预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azation,FISH)评估膀胱肿瘤术(TURBT)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50例膀胱肿瘤病人.患者均术前排除上尿路泌尿系肿瘤,手术方式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接受规律膀胱内灌注(灌注药物为表柔比星)治疗.FISH检测的时间为TURBT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三月,术后半年.结果:FISH检测中阳性细胞百分率随手术及术后膀胱灌注表柔比星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术前与术后一周,FISH阳性细胞百分率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一周与术后三月FISH阳性细胞百分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三月至术后半年的FISH检测阳性细胞百分率下降不明显(P=0.148).FISH阳性细胞百分率越高肿瘤复发机率越高,FISH阳性细胞百分率≥25%者与<25%者肿瘤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和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可以明显降低术后三月的尿阳性细胞百分率.术后FISH阳性细胞百分率≥25%者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25%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影响 ,了解VEGF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含有人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 5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基因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及 6 -keto -PGF1α的含量。应用细胞计数法观察VEGF基因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外源性VEGF基因能被脂质体有效的导入内皮细胞并呈稳定表达。在高表达VEGF的同时 ,对PGI2 的合成和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导入VEGF基因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结论 :VEGF的高表达可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对PGI2 的释放 ,可能增强内皮细胞的抗凝功能。  相似文献   
174.
患者男性,46岁,因发热40 d间断腹痛15 d入院。患者于4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有畏寒,体温为38℃左右,以下午及夜间发热为主,无鼻塞、流涕、咽喉部不适、咳嗽、咳痰,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第2天可再次出现发热。到当地医院诊治,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后症状无缓解。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175.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前应用抗癌药物阿霉素磁液联合外磁场靶向磁化疗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疗效 .方法进展期胃癌 145例分为靶向磁化疗组 (75例 ),非靶向化疗组 (40例 )及单纯手术组 (30例 ),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手术切除率、生存率以及肿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结果靶向磁化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增加肿瘤及区域淋巴结中抗癌药物浓度及持续时间 ,肿瘤手术切除率为 77 3% ,再次手术切除率达 15 0% ,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病理组织学疗效分别达 78 3%和 57 5% ,术后短期生存率有所提高 .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应用阿霉素磁液联合磁场的靶向磁化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相似文献   
176.
罗灿  卢晓明  聂秀  李新明  姜虹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1):687-689,T0001
目的探讨直肠腺癌远端肠壁内和壁外的播散转移差异及远端播散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标本,制作直肠全层带系膜大组织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角蛋白一20。结果远端播散不仅发生在直肠管壁内,还可播散至直肠壁外系膜内脂肪组织,最常见的播散方式为淋巴道弥散;在距肿瘤远端0.5~1.5cm壁外远端播散与壁内播散有显著性差异;肠壁内远端播散均发生在距肿瘤远端2.0cm之内,肠壁外远端播散未超过3cm。远端播散与TNM分期相关,而与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无关。54例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角蛋白一20均为阳性表达。结论TME减少了肿瘤残留及通过远端播散造成复发的可能性。在根治性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保留肛门的机率,使部分患者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排便功能。远端直肠可切除不小于2cm,系膜不小于5cm或系膜全切除可以作为保肛手术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7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