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定量超声测定法筛查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健康人群使用定量超声测定法(QUS)的骨密度测定结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与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地区的4173例健康人进行跟骨的Qus骨密度测定,对骨密度测定结果分性别、年龄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计算人群中绝经前妇女、绝经后妇女和男性的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男性、绝经前、绝经后妇女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为58.04%、3.32%;58.37%、1.20N;70.15%、7.38%。结论:定量超声测定法可作为人群普查或筛查骨质疏松的一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并有助于及早进行初级预防。  相似文献   
42.
目的从频率、强度、困扰度三个维度调查脑卒中患者症状体验现状,并探究症状体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6月上海市2所医院5个神经康复科病房的2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使用脑卒中症状体验PRO量表和脑卒中影响量表进行调查,应用相关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症状体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脑卒中患者平均症状为(11.23±3.54)个,最常见的症状是肢体无力(88%)、参与受限(86%)、日常生活能力下降(85%)、四肢动作不协调(84%)、无法保持身体平衡(81.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肢体活动受限、闷闷不乐、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对康复效果没信心和注意力下降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脑卒中患者症状复杂多样,症状体验不亚于癌症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专业实践中的医护人员应优先关注前述6个症状,切实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入住病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于术后第1天至出院后3个月给予渐进式功能锻炼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门诊随访.比较两组骨折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和疼痛维度、功能维度及关节活动度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预后水平高于内固定手术患者(P<0.01);不同组别和不同手术方式之间在髋关节总评分和各维度评分方面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 渐进式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渐进式功能锻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入住病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于术后第1天至出院后3个月给予渐进式功能锻炼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门诊随访。比较两组骨折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和疼痛维度、功能维度及关节活动度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预后水平高于内固定手术患者(P〈0.01);不同组别和不同手术方式之间在髋关节总评分和各维度评分方面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渐进式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 观察离心收缩训练(EE)联合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对网球肘(TE)的疗效。 方法 选择TE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E治疗组、ESWT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20例。EE治疗组进行EE训练,ESWT治疗组采用ESWT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EE联合ESWT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8周、12周和1年后进行疼痛(VAS)和握力评估,并于治疗结束1年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前一时间点,且均以治疗结束后1年改善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的握力值均显著优于组内前一时间点,且均以治疗结束后1年改善最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的握力值分别与EE治疗组和SWT治疗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1年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3%,显著优于EE治疗组的76.47%与和ESWT治疗组的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E联合ESWT可显著改善TE患者的握力,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8.
脑卒中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适宜的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康复训练剂量与患者运功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但目前尚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围绕运动剂量的定义、衡量方法、脑卒中运动剂量的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躯干肌在腰椎稳定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腰背痛是临床常见病 ,其发病原因有多种 ,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神经病变等。很多患者在尚未得到明确病理学诊断之前 ,往往就被诊断为“腰肌劳损”。有学者认为腰椎稳定性差 ,特别是躯干肌功能减退是诱发腰背痛的主要原因。腰椎由 5个椎骨组成 ,相邻的两个椎体、小关节、椎间盘、韧带等组成一个运动节段 ,腰椎活动可使各运动节段间发生位移、旋转 ,如腰椎前屈可发生节段性的矢状面上的前移和前旋。位移是由剪切力引起相邻椎体间平行的运动 ,而旋转则是由扭转力导致的一椎体围绕另一椎体某一轴线的旋转。各腰椎节段的协调运动是保持腰椎…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