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与目的:启动子异常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肿瘤组织中存在的DNA甲基化异常可以概括为广泛低甲基化伴局部高甲基化.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MS)是参与甲基供体生成的关键酶,为DNA的甲基化提供甲基.本研究探讨抑癌基因BRCA1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MS基因mRNA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距癌>3 cm)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RCA1 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检测MS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BRCA1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χ2=7.631,P<0.05),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散发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M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良性病变及乳腺癌旁组织(P<0.05).MS mRNA的表达与BRCA1基因甲基化的发生有相关性(r=0.419,P<0.05).结论:BRCA1甲基化能够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MS基因可能通过影响部分肿瘤相关基因发生甲基化而调控其表达.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比较MYCN扩增型神经母细胞瘤(NB)和MYCN非扩增型NB表达mRNA的差别,筛选具有预测MYCN扩增型NB预后功能的基因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TARGET数据库获得NB转录组数据和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有无MYCN扩增分为MYCN扩增组(n=33)和MYCN非扩增组(n=121),对两组mRNA进行差异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GO和KEGG数据库分析DEGs的主要功能。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YCN扩增组NB预后的基因,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分为高风险组(n=77)和低风险组(n=77),采用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生存率,ROC曲线分析风险评分对MYCN扩增型NB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筛选出582个DEGs,这些DEGs参与了核糖体组成、细胞黏附蛋白的表达以及膜蛋白受体活动等重要生物功能。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LVCR2、SCN7A、PRSS12、NTRK1、XAGE1A基因对MYCN扩增组NB患儿预后具有显著性影响(均P < 0.05)。生存分析发现,高风险组的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 < 0.05)。ROC分析显示,风险评分对MYCN扩增组NB患儿预后有预测价值(P < 0.05),曲线下面积为0.729,最佳截断值为1.316,灵敏度为53.2%,特异度为84.4%。结论 FLVCR2、SCN7A、PRSS12、NTRK1、XAGE1A基因的mRNA可作为预测MYCN扩增型NB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细化临床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RNA(hTR)在成釉细胞瘤(AB)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AB、牙源性角化囊肿(OKC)和口腔正常黏膜进行hTRmRNA检测.并分析hTR与AB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AB、OKC、口腔正常黏膜hTR阳性率分别为94.4%、81.2%、28.6%,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中原发、复发、恶变3组比较hTR mRNA表达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 mRNA表达与AB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AB的发生、发展可能与hTR的过量表达有关,hTR可能成为判断AB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新生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HIBD)后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 10 0蛋白 (S 10 0 )mRNA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GbE抗脑缺血缺氧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90只 7d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建立HIBD模型后 ,用RT PCR技术观察脑组织NSE、S 10 0mRNA的动态变化及GbE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组织NSEmRNA的表达在HIBD后 2 4h达高峰 ,脑组织S 10 0mRNA的表达在HIBD后 48h达高峰 ,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1)。以后逐渐下降 ,至 96h仍未降至正常。腹腔注射GbE 2 4、48、72h能增加脑组织NSE、S 10 0mRNA表达的量 (P <0 0 1)。结论 GbE通过增加脑组织NSE、S 10 0mRNA的表达改变能量代谢及细胞内Ca2 + 浓度从而抗脑缺血缺氧  相似文献   
55.
鞠传霞  侯琳  孙福生  张硕  岳旺 《中国药房》2006,17(24):1851-1853
目的:研究2,3-吲哚醌在体外对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VEGF蛋白分泌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VEGF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blot测定磷酸化的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p42/pp44)的相对表达量。结果:2,3-吲哚醌作用细胞24h后,VEGF分泌量明显降低,mRNA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p42/pp44的相对表达量降低。结论:2,3-吲哚醌能抑制SH-SY5Y细胞分泌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改变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6.
坚持六个结合 提高带教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生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护生的带教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心理教育与医德教育结合,精讲与泛讲结合,讲解与操作结合,教学与检查结合,医院与学校结合,言传与身教结合”贯穿于带教工作中,提高了带教质量,收到了较好效果,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了实用型人才。在我院实习的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护生,大多在基层医疗单位起到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端粒酶mTERT基因在不同年龄SD鼠睾丸组织内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对 11个年龄组 (每组 5只 )健康雄性SD鼠睾丸组织中端粒酶mTERT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 ,并运用图像分析系统对mTERT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 端粒酶mTERT基因在SD鼠睾丸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为 98% (5 4/ 5 5 ) ,其阳性信号表达于A、B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的胞浆内 ,A型精原细胞的表达水平最高 ,与其他类型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在间质细胞、支持细胞等非生殖细胞和精子中均无端粒酶mTERT基因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提示端粒酶mTERT基因的表达与雄性生殖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表达一致 ,其能否成为雄性生殖调控的新的基因靶点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8.
59.
微波快速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因素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及细胞的基因表达定位和定量分析以及病毒基因组及表达的检测。常规的原位杂交技术主要强调组织细胞切片的前处理以提高其渗透性。最常用的方法为蛋白酶酶解处理 ,但其作用的浓度和时间具有很大的范围 ,常难以准确把握。另外 ,杂交常需要 16~ 2 4h ,检测周期长。近来 ,为了以稳定的、易控制的方法取代蛋白酶处理和缩短杂交的时间 ,我们应用微波处理技术 ,对以上两个步骤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细胞及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1997~ 1999年存档蜡块 ;冷冻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n PTB基因座上T-uc.33这一超保守长非编码RNA的鉴定及其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对现存的481个超保守区域(UCRs)进行数据挖掘和检测,筛选到n PTB基因座上存在的UCR,即T-uc.33,并用RACE扩增T-uc.33的RNA转录本全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uc.33和n PTB在小鼠脑组织发育及神经干细胞分化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谱;用siRNAs转染细胞法检测T-uc.33对n PTB所起的调控作用。结果筛选并鉴定了n PTB基因座上的T-uc.33为真实转录的超保守长非编码RNA,全长为807 nt;T-uc.33和n PTB在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随着脑组织发育从胚胎到成年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体外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也存在差异表达;敲低T-uc.33可显著降低n PTB的表达(P0.01)。结论 T-uc.33为n PTB基因座上的超保守长非编码RNA,对n PTB起到正向调控作用,潜在地影响小鼠脑组织发育和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