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硫化氢(H2S)、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和维生素B6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2S、Hcy、FA及维生素B6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H2S水平与Hcy、FA和维生素B6水平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H2S、FA、维生素B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人数(45.5%)高于对照组(10.0%)(P<0.001)。精神分裂症组血浆H2S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01),与血浆FA及维生素B6水平呈正相关(P<0.00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H2S、FA和维生素B6明显降低,Hcy水平升高。H2S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Hhcy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异常升高[1].但高Hcy与精神分裂症的确切关系及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推测H2S可能参与二者的关系中.因为硫化氢(H2S)作为Hcy代谢的终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2S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为期4周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入院3d内及康复治疗4周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判定患者吞咽障碍状况,康复训练4周后判定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中内源性硫化氢(H2S)的动态变化。方法12只SD大鼠采用断尾取血法取血0.3~0.4 ml。在每只大鼠正常时、凝闭6 h,I/R 6 h、I/R 12 h、I/R 24 h、I/R 48 h、I/R 72 h时7个时间点测定大鼠血液中H2S的含量。结果和正常组大鼠比较,凝闭6 h组I/R 6 h组血浆中H2S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I/R 12 h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比较,血浆H2S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I/R 24 h组大鼠和正常组大鼠比较,血浆H2S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I/R 48 h组和I/R 72 h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血浆H2S含量明显升高,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源性H2S在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呈动态变化,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内源性硫化氢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内源性硫化氢(H2S)含量的变化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56例脑梗死患者及50名健康对照组血浆H2S含量,并分析脑梗死患者不同临床亚组间血浆H2S含量的差异、血浆H2S含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2S含量(27.32±14.5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53.78±18.37)μmol/L,(P0.01);脑梗死患者中,大体积脑梗死[(16.98±7.62)μmol/L]与中体积脑梗死血浆H2S含量[(22.50±13.79)μmol/L],均显著低于小体积脑梗死[(35.72±14.63)μmol/L,P0.01];伴有颈动脉斑块形成者血浆H2S含量,远低于无颈动脉斑块形成者[(18.24±10.55)μmol/Lvs(28.76±14.75)μmol/L,P0.01];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压病者血浆H2S明显低于无高血压病者[(21.24±8.96)μmol/Lvs(34.61±14.95)μmol/L,P0.01],糖尿病者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者[(19.46±9.73)μmol/Lvs(30.51±15.69)μmol/L,P0.01],并且血浆H2S水平与血糖水平呈强负相关(r=-0.5147,P=0.0057),与性别、年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浆中H2S水平降低可能与脑梗死临床病情严重性及脑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相关。血浆H2S含量的减少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5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5例(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8%和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4、6周时的HAMA减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头痛、心动过速、震颤等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少而轻。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17.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硫化氢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不同时点内源性硫化氢(H2S)含量、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 beta synthase,CBS)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取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I/R)12、24、48、72h及7d组,每组8只大鼠。应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I/R模型。采用全自动酶标仪(Bio-TEK ELx800,美国)测定各组大鼠双侧前脑皮质中H2S含量、CBS活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B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前脑皮质组织H2S含量分别为(12.5±1.3)和(11.7±1.4)nmol/g,CBS酶活性分别为(44.5±2.3)和(44.1±2.8)nmol·g^-1·h^-1,CBS mRNA灰度值为3.62±0.23和3.94±0.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12h组H2S含量为(18.3±1.2)nmol/g,CBS酶活性为(66.7±3.1)nmol·g^-1·h^-1,CBS mRNA灰度值为7.20±1.25;与假手术组比较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24h组以上指标为(8.3±1)nmol/g、(30.8±3.5)nmol·g^-1·h^-1及0.90±0.16,与假手术组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R48、72h组以上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7d组CBS mRNA灰度值为5.19±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源性H2S在全脑缺血-再灌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动态变化,并可能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临床功能角度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康复方案的效果,为脑卒中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的优化和推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129例)和常规康复组(118例)。临床路径组进入社区康复临床路径并执行相应康复治疗方案,常规康复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不进入临床路径,对康复治疗内容及时间不做要求。主要结局指标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次要结局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对两组患者ADL能力、综合功能水平、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康复治疗前后的MBI差值、MBI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差值及FMA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临床路径结合规范化的康复方案能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改善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急性期入院时临床功能评定对3个月后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1—12月脑卒中急性期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根据Hoffer步行能力分级量表对3个月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组,其中1—2级为未恢复家庭步行组,3—4级为恢复家庭步行组。收集所有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及量表评估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恢复家庭步行能力的独立预测因子以及预测最佳界值点,分析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病灶侧别、偏瘫侧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力指数、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s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 HAMD)及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入院时BBS(OR=1.118,95%CI 1.008—1.239)和MBI评分(OR=1.088,95%CI 1.024—1.156)是3个月后恢复家庭步行能力的独立预测因素。BBS评分预测最佳界值点为11.5,曲线下面积0.893,敏感度0.9,特异度0.736。MBI评分预测最佳界值点为47.5,曲线下面积0.925,敏感度0.9,特异度0.791。 结论:入院时BBS评分和MBI评分均是预测3个月后步行功能恢复的有价值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硫化氢(H2S)、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和维生素B6(VitB6)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2S、Hcy、FA及VitB6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H2S水平与Hcy、FA和VitB6水平的相关性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