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10例老年住白内障和5例正常人晶状体,包括晶状体囊、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白内障组均看不到晶状体囊赤道部的Lamina结构,上皮细胞稀疏,胞浆内可见空泡.细胞核变形,细胞间隙扩大,以及细胞器破坏,晶状体纤维排列不整.出现层状间隙及异常成分.初步认为Lamina结构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晶状体囊和上皮细胞及纤维相互影响,促使了白内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运用体外冲击波和传统植骨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肥大型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前瞻性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同意参与本临床研究的骨折不愈合患者72例,分为A组(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B组(自体髂骨植骨+坚强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 > 0.05)?A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3次,间隔7 d;B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平均随访18.2个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率?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愈合率上未及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骨痂出现时间上B组较A组早(P < 0.05)?但在最终愈合时间上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在平均治疗费用上A组较B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对于肥大型骨折不愈合治疗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建议在行传统植骨内固定手术前应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83.
北京地区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佳  韩巍  邓微 《北京医学》2015,37(8):771-773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髋部骨折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36例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患者及137例非髋部骨折绝经后女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多因素影响因子分析显示,BMI< 20 kg/m2、BMI 20~29 kg/m2、血清25羟维生素D(25 OHD)<20 ng/ml、既往骨折史的相对危险度(RR)均>l(RR值分别为21.474、11.421、1.222、4.575);而糖尿病史的RR为0.19.同时,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25 OHD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P<0.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BMI< 20 kg/m2、BMI 20~29 kg/m2、血清25 OHD水平<20 ng/ml、既往骨折史;而无糖尿病史为保护性因素.对绝经后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对野百合碱导致的兔模型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50只,随机将其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n=16);(2)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组(MCT模型组,n=16);(3)EPCs治疗组(n=18)。EPCs治疗组兔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之后,将其从兔尾静脉注入进行移植,正常对照组及MCT模型组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3周后对3组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以及肺血管重构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CT模型组肺动脉压升高(30.13 mm Hg±3.12 mm Hg vs.15.99 mm Hg±2.23 mmHg),右心室肥大指数增大(0.51±0.06 vs.0.26±0.03),肺动脉管壁厚度增加(28.77μm±4.35μm vs.8.44μm±0.05μm),肺小动脉厚度增加(73.78μm±7.61μm vs.40.16μm±2.1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CT模型组比较,EPCs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肺动脉压为(22.78±2.71)mm Hg,右心室肥大指数为(0.41±0.05),肺动脉管壁厚度为(16.55±3.15)μm,肺小动脉厚度为(53.50±3.77)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兔模型肺动脉高压,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损伤的肺血管系统,有利于改善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85.
医学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北大医学部公共基础课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基础课教师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内容和态度以及他们在内容、途径、形式上的需求;并指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6.
ICU内继发真菌感染是威胁危重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ICU病房内,由于危重病人多,且多接受体腔插管、长期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使真菌感染发病率增加。现对我科1992年7月~1995年8月3年间发生真菌感染的13例临床病例研究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1.1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或炎症,如咽炎、肺炎、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等。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改善。1.2深部位分泌物、痰、大便、脓汁、尿沉渣等,镜下直接涂片可查到真菌菌丝。1.3深部位分泌物真菌培养呈阳性。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各种不同病因所致真菌感染患者13例。其中肺癌、乙状结…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医学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与态度,采用自编问卷对某综合性大学的147名医学牛进行了调查,并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医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生评教的必要性,明确学校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的目的,且能够认真对待学生评教;但是,医学生对于学校及教师能否认真对待学生评教的结果信心不足.因此,学校应当对医学生加强宣传与培训,完善学生评教系统,公示学生评教结果,真正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正> 手术后镇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在探索解决的课题之一,但始终没有找到比较理想的止痛方法。 1979年Wang和Behar等分别向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注入小量吗啡获得明显镇痛效果以来,该法作为术后及晚期癌镇痛的有效方法而日益受到注目并被临床广泛应用。 我科自1981年7月以来应用该法对110例外科手术后病人进行止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老年人不但容易发生脱水症状,而且也常发生水与电解质紊乱。这是由于与增龄的同时,体内水分,特别是细胞内水量减少,水与电解质代谢的调节功能低下所致。某些老年人,单纯因脱水即可引起意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进行输液治疗时,有许多问题应当注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腰臀比值、体质指数与代谢综合征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8月深圳市企事业单位中高层职业人群1515例进行健康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并按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受检者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27.9%、21.6%、24.8%、55.2%、10.7%、7.9%、13.1%。中心型肥胖组(按WHR分型)和外周型肥胖组(按BMI分型)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和正常体重组。中心型肥胖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外周型肥胖组。中心型肥胖与外周型肥胖都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呈正相关。结论深圳市中高层职业人群以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表现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脂血症值得关注。肥胖、高脂血症是诱发高血压、高血糖导致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心型肥胖比外周型肥胖危险性更大。腰臀比值与体质指数都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素,腰臀比值比体质指数特异性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