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的胆固醇代谢变化。方法 采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兔胆囊结石模型 ,对进食高胆固醇膳食后 1,2 ,3,4周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脂蛋白胆固醇、肝脏总胆固醇 (HTC)、胆汁中胆固醇 (BC)和甘氨胆酸 (GCA) ,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 高胆固醇膳食后 ,1周开始出现胆囊结石 ,2 ,3和 4周分别有 40 % ,6 0 % ,70 %出现胆囊结石。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 ,磷脂 (P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VLDL C) ,HTC ,BC均逐渐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P均<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分 (HDL C ,HDL2 C ,HDL3 C)有降低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CA逐渐降低 ,以 3周和 4周时明显 (P <0 .0 5 ) ;12 5I LDL与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LDLr)最大结合力 (Bmax)在 1周组略升高 (P <0 .0 5 ) ,2周组逐渐下降 ,3周和 4周组时明显下降 (P <0 .0 5 ) ,解离常数Kd值逐渐升高 ,以 3周和 4周组明显 (P <0 .0 5 )。结论 随着高胆固醇膳食进食时间延长 ,血清及肝脏中胆固醇均增加 ,胆汁中胆固醇增加 ,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下降 ,可能致胆汁中甘氨胆酸合成减少 ,成石性胆汁形成。提示胆固醇代谢中不同环节的变化均可在胆囊结石中  相似文献   
32.
减体积肝移植(附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减体积肝移植的手术技术方面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1例女性、11岁患先天性弥漫性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的患儿进行了减体积肝移植。结果 移植肝活力恢复良好。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减体积肝移植在解决小儿肝移植的供肝问题上是可行而安全和方法,同是,笔者介绍了手术技术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总结腹主动脉瘤合并胆囊结石一期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至2002年问我科收治的60例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中8例(13.3%)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采用先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并行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然后紧密关闭后腹膜,将人造移植物与腹膜腔隔离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静脉给予广谱抗菌素预防感染。结果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出血、肺部感染、漏胆和移植物感染等并发症,经对症、支持和预防感染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腹主动脉瘤合并胆囊结石采用一期外科手术并加强术中和术后预防感染措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4.
肝内胆管结石症行肝脏移植(附1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症作为肝移植指征之一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对1例28岁男性患广泛弥漫性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汁性肝硬变的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移植后恢复良好,已出院,无术后感染发生。结论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肝移植指征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35.
胰升血糖素样肽—1对肝切除术后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对肝切除术后应激性糖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3组。Ⅰ组又分Ⅱg组,注射50%葡萄糖(0.5g/kg体重)+生理盐水;Ⅰgip组,注射50%葡萄糖+GLP-1(0.3nmol/kg体重)行葡萄糖耐量实验。Ⅱ组切肘约65%后分Ⅱg和Ⅱgip 组,分别于术后第1、3、5天按Ⅰ组方法分别行葡萄糖耐量实验。Ⅲ组切肝后第1天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LP-1按0.45nmol/kg体重给予。观察峰值血糖、30分钟血糖及曲线下面积(AUC0-30)。结果 Ⅰgip组峰值血糖和30分钟血糖及AUC0-30明显低于Ⅰg组;Ⅱg组术后1、3、5天峰值血糖和30分钟血糖及AUC0-30均明显高于Ⅰg组。Ⅱgip组术后第1天峰值血糖与Ⅱg组差异无显著意义;但Ⅲ组明显低于Ⅱg组及Ⅱgip组,30分钟血糖及AUC0-30均明显低于Ⅱg组,与Ⅰg组相似。结论 肝切除术后机体对葡萄糖的耐量下降,输注外源性GLP-1可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术后早期GLP-1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的作用明显减弱,但增加GLP-1的剂量仍可改善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随着手术应激程度减轻,GLP-1促进机体利用葡萄糖能力增强,可达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6.
胰腺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揭示胰腺微循环通道的结构与功能,用保留动态信息和组织信息于静态样本的微循环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法、FITC红细胞标记胰腺微循环活体荧光显微观察法,对人、猴、狗、鼠、兔胰腺微循环通道的构筑特征、胰腺活体微循环的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形态与机能的基本单位,小叶内动脉与小叶内静脉之间包括了胰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极毛细血管床;②胰腺微循环的流向是由内分泌部流向外分泌部,胰岛-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③胰腺小叶多由独支的小叶内动脉供血,相邻小叶内动脉及其分支间无吻合存在,属终动脉,这一解剖学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缺血及小叶内灶性坏死的解剖学基础;④生理状态下胰腺微循环表现为稳定的毛细血管灌注形式,灌流量为1.18±0.05nl/min;急性胰腺炎早期出现FITC-RBC流量减少、微循环灌流不足和机能毛细血管密度减少,提示胰腺小叶为胰腺微循环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胰岛-腺泡门脉循环是胰腺微循环的基本特征;胰腺小叶内动脉具终动脉的特性是急性胰腺炎局部微循环紊乱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37.
原位肝移植术中体外静脉转流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同种原位肝移植术中先行转流,再游离肝脏这一技术改进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连续施行的46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期23例(前期组)按经典式方法先游离肝脏后转流,后期23例(后期组)先转流再游离肝脏,分析比较两组转流时间、无肝期长短、失血量等指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并发症及预后等.结果前期组和后期组的转流时间分别为(99.78±21.6)min及(96.32±22.25)min,无肝期时间分别为(100.00±21.19)min及(102.00±24.31)min(P>0.05),而术中失血量则为(5 096±4 243)ml及(1 726±1 125)ml,(P<0.01).术后前期组发生并发症26例次,死亡3例,后期组发生并发症13例次,无死亡.结论先转流后游离肝脏,不增加转流时间及无肝期时间,但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恢复及减少并发症,特别适用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及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38.
39.
血栓在静脉和动脉里都可能会出现,动脉血栓进入到脑血管,就产生脑梗;进入心脏周围的冠状动脉,可能引起心梗;而当静脉血栓脱落进入肺部的血管并造成堵塞,就会引起肺栓塞,出现胸痛、咯血、胸闷、晕厥等症状,甚至引起猝死……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等原因,不少老年人长期居家,有些人可能会因此久坐不动、久躺不起,这样会给身体带来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血管类疾病,尤其是冬春季交替,天气还比较冷,正是老年血管疾病发病高峰时期,血管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动脉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率不低。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揭示胆囊结石病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和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s)对104例胆囊结石病人和68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胆囊结石组B1等位基因,B1B1基因型,B2等位基因,B2B2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应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有差异(05230vs0346002880vs0117604770vs0654002420vs04264P<001)。B1B1基因型HDLch和HDL2ch水平降低,与B2B2基因型的HDLch、HDL2ch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B1等位基因和B1B1基因型与低HDLch、HDL2ch水平相关。B1等位基因是部分中国汉族人胆囊结石病人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