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s,PADs)是指除去冠状动脉和主动脉以外的所有动脉疾病,主要包括下肢动脉、颈动脉、椎动脉、上肢动脉、肾动脉及肠系膜动脉病变,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症为主要因素,颈动脉和椎动脉疾病强调颅外段动脉。2017年8月26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年会在西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处理方法。[方法]回顾研究分析某院2003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98例吸毒患者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99条肢体的临床资料。2例选择自动出院未行手术,5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31例行体大隐静脉原位转流,27例行股动脉破口修补术,35例行股动脉结扎术。[结果]98例患者中,5例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术中发生肺栓塞或术前存在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外,1例人工血管感染取出移植物后结扎股动脉,22例扩创引流加换药后保肢成功,其余手术患者术后均无肢体坏死症状。[结论尽早外科手术是抢救因毒品注射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径;彻底清创引流、控制感染是治疗的有效方法;必要时结扎股动脉也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 通过检测胃酸分泌量、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抑制率、血清胃泌素水平等指标及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 全面评价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的作用。结果 左旋泮托拉唑钠 (0.9、1.8、3.6 mg/kg, i.v.) 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胃酸分泌量和血清胃泌素水平, 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溃疡程度, 减轻胃粘膜的组织病理学病变。结论 左旋泮托拉唑钠对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缺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55.2±12.9)mm],累及髂总动脉52例(29.9%)。EVAR治疗方法包括置入分叉型覆膜支架169例(97.1%),单臂型5例(2.9%)。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观察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患者臀肌和下肢发生缺血情况。结果行EVAR术的174例患者中,173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亡。术中封闭单侧髂内动脉29例中有2例出现同侧臀肌轻度疼痛,行走疼痛加重,跛行距离100m,5例出现同侧下肢乏力,间歇性跛行100~200m;封闭双侧髂内动脉10例中有4例术后出现臀肌轻度疼痛,跛行距离200m,均采用扩血管、祛聚保守治疗后2~4周疼痛症状好转,间歇性跛行距离均大于500m,无臀肌坏死发生,无再行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随访期间跛行距离逐渐增加500~1000m,余未诉特殊不适。结论 EVAR术封闭髂内动脉后臀肌和下肢不同程度缺血,经保守扩血管和祛聚治疗可以缓解,但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封闭双侧髂内动脉或一侧均应宜慎重。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总结我科2002年3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本组下肢DVT患者275例,患肢294条.男134例,女141例,年龄14~92岁,平均(50.76±16.43)岁.单侧下肢DVT 256例(左侧159例,右侧97例),19例为双下肢DVT(其中有8例是仅一侧肢体有临床表现); 属混合型194条,中央型74条,周围型26条.行彩色多普勒或静脉造影检查了解血栓部位及范围; 对怀疑有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者行肺部增强CT扫描.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祛聚、梯度压力静脉弹力袜以及对症处理.对反复发生PE、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需要手术取栓、下肢静脉存在悬浮游离血栓者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对发生股青肿患者行手术取栓.疗效评价 住院期间观察症状变化,监测膝关节上、下15 cm处周径; 对随访患者行CEAP(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临床表现分级、功能障碍评分(venous disability score, VDS).结果 本组DVT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活动受限史、2周以内有手术史、恶性肿瘤及外伤史.本组患肢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皮肤暗红、浅静脉迂曲等.并发症 PE 9例,股青肿2例,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3例.275例中2例行手术取栓,25例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本组患者症状经治疗后1~5 d开始缓解,出院时膝关节上、下周径较入院时明显缩小(P<0.05).随访时间6个月~3年,195例(70.9%)的201条(68.4%)患肢获得随访,患肢CEAP分级 C0级78条,C1级53条,C2级16条,C3级20条,C4级15条,C5级11条,C6级8条; VDS评分 0分77例,1分66例,2分33例,3分19例.结论 下肢DVT的诊断中应注意对危险因素以及无症状的DVT的搜寻; 早期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在早期如发生股青肿应及时手术治疗; 有选择地安置下腔静脉滤器可防止PE的发生; 后期应根据病情特点确定治疗方案和疗程.  相似文献   
6.
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X)是目前解决供肝短缺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LDLTX术中为保证移植肝有良好的静脉流出道,许多情况下需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移植肝的部分肝段静脉;20世纪70至80年代就有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在肝移植中使用的报道,主要用于尸体供肝的动脉重建,随后血管移植物越来越多地用于肝移植的血管重建,同时也有相应的研究报道[1-4].我中心在一部分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重建中采用了冷藏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连续静脉注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Beagle犬产生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正常Beagle犬为研究对象,连续静脉注射给药13周,以其体重、血液生化学、血液学、脏器相对重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指标,全面评价其对Beagle犬的毒性作用。结果 丹红注射液494mg?kg-1组Beagle犬体重增长明显延缓,肾功能指标(BUN、CR)明显增加,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肝脏枯否细胞增生。结论 静脉注射给予丹红注射液494mg/kg对Beagle犬有明显的肝脏和肾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成人间活体肝移植(adult-to-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A-A LDLT)肝动脉重建并发症的预防经验。方法总结2002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27例A-A LDLT临床资料,分析肝动脉重建并发症的预防。131例供体中(移植右半肝127例,移植左半肝4例),男69例,女62例;年龄19~65岁,平均36.2岁。127例受体中男109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41.9岁。62例供体右肝动脉与受体右肝动脉吻合,34例与受体肝固有动脉吻合,7例与受体左肝动脉吻合,6例与受体肝总动脉吻合,8例与受体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副右肝动脉吻合,5例与受体肝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间搭桥,2例受体腹主动脉与供体右肝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搭桥,3例用尸体冷冻保存髂血管行受体腹主动脉与供体右肝动脉搭桥。结果术后1、7d,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2例(1.6%),采用自体大隐静脉、肾下腹主动脉至供体右肝动脉搭桥术后痊愈;1例于术后46d发生肝动脉血栓形成,无临床症状未予处理。术后及随访期未发现肝动脉狭窄、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无与肝动脉并发症有关的死亡患者。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7个月,术后1、2、3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2.2%、64.7%和59.2%。结论供、受体肝动脉解剖变异,受体肝动脉病理改变,以及肝动脉血管吻合技术是肝动脉重建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间右半肝移植手术中保证供、受者安全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56例受者施行了成人右半肝移植,其中52例不含肝中静脉,4例双供肝肝移植。受者原发病为乙型肝炎肝硬化35例(62.5%,含急性肝功能衰竭12例),肝细胞肝癌17例(30.4%),其他4例;NELD评分〉25分者10例。供者常规行三维CT计算全肝体积及右半肝体积,并进行了移植手术技术改进。结果 58例供者共摘取55例右半供肝及3例左半供肝。右半供肝均不含肝中静脉,重量为400~800g(中位数550g)右半供肝与受者标准肝重比为31.7%~71.7%(中位数45.4%),供者残肝体积均大于全肝体积的35%。58例供者发生并发症7例(12.5%),无死亡,术后住院时间7~30d(中位数11d)。术后对56例受者随访2~52月(中位数11个月),发生并发症15例(26.8%),死亡4例(7.2%)。1年实际生存率92.8%。结论 采用不包含肝中静脉的右半供肝,术前CT测量残肝体积〉35%,同时右半供肝与受者标准肝重比〉40%者进行右半肝移植可保证供受者安全,反之则应考虑采用双供肝肝移植。参20。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性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细菌感染53例次,所有患者的痰或胸水培养均有阳性发现;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倩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16例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5例;治疗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33例中,治愈20例,死亡13例。结论:肺部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其诊断有赖于对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治疗上除应遵循一般肺部感染的处理原则外,应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及对受者免疫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