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PA)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 (UGTI)治疗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15例经股动脉径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术后医源性股动脉PA患者接受了UGTI治疗。男性 5例 ,女性 10例 ,选择性冠脉造影 1例 ,经皮冠脉介入 14例。单腔的单纯型PA 9例 ,2腔或 3腔的复杂型PA 6例。分析PA的形状、大小、颈部长度与宽度、凝血酶剂量、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UGTI后 2 4h、5~ 7d接受二维超声随访。结果 PA平均容积为 ( 13± 5 )cm3 。共注射凝血酶 2 1次 ,平均每次注射凝血酶剂量 ,单腔为 ( 2 5 0± 12 0 )IU ,双腔或多腔为 ( 65 0± 15 0 )IU。 9例单腔患者全部 1次成功 ,初级成功率为 10 0 % ;6例双腔或多腔的复杂PA患者 4例首次成功 ,初级成功率为 66.7%。 1例复杂PA2 4h出现“再通” ;1例复杂PA患者 15d出现“再通” ,经重复 3次注射凝血酶后 ,封闭成功。次级成功率达到 10 0 %。无一例出现血管内血栓形成、感染、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UGTI治疗股动脉PA安全有效 ,可作为经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术所致医源性股动脉PA的首选治疗 ,PA的形状是初级成功率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及关节内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6-10诊治的18例闭合性AO-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折,并在腕关节镜下处理合并的关节内损伤。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6~24)个月。术后无明显骨折复位丢失,无切口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3~6)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评定腕关节功能:优1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及关节内损伤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Ang-(1-7)对二肾一夹(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微渗泵植入技术,建立Ang-(1-7)对高血压大鼠干预模型,用大鼠电脑血压心率仪记录大鼠无创血压,八导生理记录仪有创血压,酶法检测血浆一氧化氮(NO),放免法检测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心钠素(ANP).结果Ang-(1-7)能有效降低2K1C大鼠形成中的和已形成的高血压,升高血浆一氧化氮(NO),PGI2、心钠素(ANP).结论Ang-(1-7)对2K1C大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升高血浆NO,PGI2、ANP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自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发病阶段的表达及其与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IGF-1和TGF-β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应用大体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图像分析和生化测定等方法检测SHR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改变。结果:IGF-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在第6周时无明显改变,第14周时开始增高,24周时仍持续增高,与心肌肥厚同步,但与代表心肌纤维化的参数呈非同步现象;TGF-β1的表达与对照组WKY大鼠相比,则无明显差异。结论:IGF-1在SHR心肌组织内的表达增高,且与心肌肥厚同步,提示其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及发展;TGF-β1可能不参与SHR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肝脏功能指标对根治性肝切除肝细胞癌(HCC)术后长期存活的影响。方法选取1991年1月-2002年6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实施根治性肝切除,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临床资料的234例HCC,分析血清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ALP(碱性磷酸酶)、TBIL(总胆红素)、ALB(白蛋白)和Ch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等肝功能指标对于HCC肝切除后长期存活的影响。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乘积极限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时间差异。结果血清ALP、GGT、TBIL和Child-Pugh分级及肝硬化显著影响HCC术后生存时间(P〈0.05),而血清ALT、AST、ALB不影响HCC预后(P〉0.05)。结论肝脏功能损伤对HCC预后具有明显的影响,而ALP、GGT、TBIL、Child-Pugh分级和肝硬化是影响HC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ox-LDL变化与内皮依赖舒张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9例,稳定性心绞痛(SA)25例,排除冠心病组20例;利用心导管技术采其冠状窦血通过夹心双抗酶联免疫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利用高分辨率超声测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引起的流量介导血管扩张(FMD)与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扩张(NTG).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冠状窦血中ox-LDL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AMI组、UA组量较SA明显增高(P<0.01).AMI组较UA组明显增高(P<0.05).冠心病组FMD均降低(P<0.05),AMI、UA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AMI、UA组与S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NTG在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局部ox-LDL升高,过氧化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内皮依赖舒张功能降低,可能参与其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机械“U”形钉与缝线法缝合手术皮肤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需多部位同时手术的病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共计43个皮肤切口,采用机械“U”形钉与缝线法缝合手术皮肤切口。结果机械“U”形钉缝合皮肤切口时间明显短于缝线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省时67.4%,优于缝线法缝合手术皮肤切口;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故机械“U”形钉是一种理想的皮肤缝合器械,尤其适合野战外科使用。  相似文献   
98.
176例汶川地震骨科伤员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震骨科伤员的临床特点及其救治情况,总结此类伤员的救治经验.方法:系统收集从汶川地震发生后至2008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176例地震骨科伤员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伤情及治疗措施,并对临床救治经验与不足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176例地震病人中,男性96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42岁,70岁以上伤员23人;(2)受伤原因以重物砸伤和挤压/掩埋为主(62.5%),36.9%的伤员为无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其中挤压伤占软组织损伤的23.3%,63.1%的伤员有骨折脱位,约34.1%的伤员为多发骨折,开放性损伤多(35.2%),且污染重,多合并感染;下肢骨折多见(65%),26.1%的伤员有上肢骨折,20.7%的伤员有脊柱骨折,6.3%的伤员合并有胸、脑,腹部脏器损伤;(3)截肢伤员多,截瘫伤员少.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合理处置,以注重基础疾病和心理治疗及加强护理为特点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的变化及其与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西拉普利的作用。方法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不同发病阶段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应用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图象分析等方法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动态改变。结果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第6周和第14周时无明显改变,24周则为明显增高,与代表间质纤维化的参数CVF同步变化;代表血管周围时纤维化的参数PVCA则从第6周开始增高,第14和24周持续增加,代表左室肥厚的参数LV、LVI及CA从14周开始增加,24周更为明显;这些变化均与ACE的变化不同步,而与收缩压变化基本同步;西拉普利可使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代表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参数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结论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在高血压的中晚期增高,与代表间质纤维化的参数CVF呈同步变化,提示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可能与ACE的增高有关;西拉普利可有效地降低SHR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并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及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0.
恶性肿瘤患者NO、TNF-α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对130例实体瘤患者进行血清一氧化氮(NO)测定,其中部分患者作了肿瘤坏死因子(TNF α)测定。结果,肿瘤患者血清N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并随病情进展而升高;血清TNF浓度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N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5)。提示NO参与抗肿瘤免疫,且与病情密切相关,并可能由TNF α所诱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