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61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0篇
  2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对苯磺顺阿曲库铵合成工艺的优化 方法 以3,4-二甲氧基苯乙胺和3,4-二甲氧基苯乙酸为原料,依次经酰化、脱水环化及还原制得四氢罂粟碱。采用半量拆分法,以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剂,进行拆分,得到R-四氢罂粟碱,经过麦克加成,氮甲基化反应得苯磺酸阿曲库铵。 结果 目标产物结构通过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DEPT谱对结构进行了确证,产物的纯度经 HPLC检测为99.18 %,总产率为24.79%。结论 优化后的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反应产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33.
摘要:目的:探讨EZH2(en 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结直肠癌(CRC)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EZH2基因的2个SNPs位点(rs887569与rs1880357)在中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提取96例CRC患者与100例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EZH2基因型并计算相应等位基因频率;DNA测序验证基因分型结果。 结果:CRC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分布(t=0.693,P=0.489)与性别构成(χ2=0.403,P=0.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C组与健康对照组EZH2基因rs887569位点与rs1880357位点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均>0.05),证明所观察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EZH2基因rs887569位点TT、CC和TC基因型(χ2=1.531,P=0.465)及rs1880357位点GG、CC和GC基因型(χ2=0.670,P=0.413)在CR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等位基因而言,rs887569位点C>T与rs1880357位点C>G等位基因分布在CR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0.875,95%CI:0.488~1.566,P=0.667;OR=0.793,95%CI:0.403~1.563,P=0.503)。 结论:EZH2基因rs887569与rs1880357 SNPs位点多态性可能与CRC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变化观察腺病毒介导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对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长距离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额下显微外科入路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分组,构建腺病毒介导CNTF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并移植入动物眼玻璃体内,检测GAP-43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结果:成功培养分离出稳定分泌腺病毒介导CNTF基因的嗅鞘细胞,CNTF治疗组和OECs-CNTF治疗组GAP-43表达较损伤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OECs(嗅鞘细胞)-CNTF组较单纯CNTF治疗组GAP-43表达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CNTF转染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长距离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VT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6个月时的功能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受累静脉窦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结果共纳入152例CVT患者,其中达比加群酯组34例,华法林组118例。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时,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功能转归良好率(94.1%对93.2%;χ^2=0.043,P=0.836)以及受累静脉窦再通率(94.1%对93.2%;χ^2=0.043,P=0.836)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达比加群酯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8.8%对27.1%;χ^2=4.985,P=0.026),两组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对16.1%;χ^2=0.618,P=0.432),但达比加群酯组严重出血发生率有显著低于华法林组的趋势(0%对11.0%;Fisher精确检验P=0.074)。达比加群酯组无死亡病例,华法林组死亡2例,其中1例妊娠期女性患者在治疗4个月时死于CVT复发,1例男性患者在治疗2个月时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对1.7%;Fisher精确检验P=1.000)。结论达比加群酯治疗CVT的有效性不逊于华法林,且出血并发症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ibetic nonketotic hyperosmolr syndrome,DNHS)病死率高。我科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开展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DNHS共20例,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CRRT组20例(男8,女12),年龄67.5±10.4岁;对照组20例(男10,女10),年龄65.3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功能的关系.方法 以CHF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NYHA标准分级,心功能Ⅱ级13例,心功能Ⅲ级19例、心功能Ⅳ级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法)测定血清GDF-15水平、BNP水平.并以48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CHF组血清GDF-15、BNP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升高.血清GDF-15水平、BNP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r=-0.543,r=-0.576,P<0.001),而且GDF-15与BNP之间呈正相关(r=0.558,P<0.001).结论 在CHF患者中,GDF-15与BNP均可反映心衰的严重程度,其中GDF-15水平更为敏感;血清GDF-15与BNP不仅可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而且两者在CH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人工接种泡球蚴(EM)沙鼠在抗骨桥蛋白(OPN)抗体干预下体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5和IL-10水平动态变化,探讨抗OPN抗体对泡球蚴感染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腹直视下肝脏穿刺注射的方法,用20%泡球蚴组织混悬液感染长爪沙鼠180只,每只0.1ml,建立肝泡球蚴病(AE)沙鼠模型。将感染沙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60只。实验组沙鼠接种泡球蚴后当天经尾静脉注射抗OPN抗体,每次0.15ml,每隔两日注射一次,注射7次后,每隔1周注射一次;对照组沙鼠经尾静脉注射兔血清(时间和剂量同上);空白组为单纯模型组。分别于感染1、20、40、60、80和100d后,各组随机选取10只沙鼠,摘眼球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2、TNF-α、IL-5和IL-10含量。结果感染100d时实验组IL-10为(77.93±4.13)pg/ml,对照组为(82.46±4.24)pg/ml,空白组为(84.69±5.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的IL-10水平及各时间段其他3种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与Th2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共同参与宿主抗肝泡球蚴免疫。抗OPN抗体可能对血清IL-10表达水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胸腺法新,1.6 mg/次,2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水平、Child-Pugh评分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上升,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浆TBi L、ALT和ALB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和层黏连蛋白(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HA、PCIII和LN水平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HCV-RNA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显著降低,两组HBe Ag转阴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和HBe Ag转阴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以及病毒学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