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60眼)。两组均穴取上睛明、下睛明、瞳子髎、攒竹、风池、合谷、三阴交、太溪、太冲,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电针穴取双侧瞳子髎、攒竹,每次留针30 min。1周治疗3次,治疗1个月,共1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症状积分、BUT、SⅠT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01),观察组在改善眼部症状积分和SIT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改善BUT及V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52/60),优于对照组的73.3%(44/60,P0.05)。结论:常规电针治疗及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对干眼症均有疗效,且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常规电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文献研究危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中医及针灸诊治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及外文数据库中,中医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文献,并采用Excel、SPSS 21.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数、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实现数据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5篇文献,涉及147频次中药使用,50种中药,应用频次前4位的中药依次是大黄、甘草、白术、陈皮,按照功效分为13大类,其中泻下药、补虚药、行气药使用频率较高。二项关联排前4的药对是茯苓-甘草,白术-甘草,芒硝-大黄,党参-甘草;三项关联分析关联度最高的是茯苓-白术-甘草。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四类药物组合。本研究涉及36频次穴位使用,穴位共涉及15个,应用频次前3位的穴位依次是天枢、中脘、足三里。按照归经,可知共涉及6条经脉,其中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使用频率最高。二项关联排前二的是天枢-中脘,中脘-足三里;三项关联排前二的是气海-天枢-中脘,天枢-足三里-中脘。聚类分析结果共得三类穴位组合。结论 中药治疗急性胃肠损伤(AGI)以承气汤与香砂六君子汤为主,体现了AGI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急性胃肠损伤(AGI)常用的穴位多为经脉所过胃、肠腑,有三组。本研究为今后临床急性胃肠损伤的患者提供了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馨云  顾侃  王慈  张仁 《中国针灸》2021,(2):175-176
患者,女,65岁,于2019年8月5日就诊。主诉:双眼视物模糊伴视野缺损1年余。现病史:2017年10月13日无明显诱因突发行走不稳,次日左侧肢体肌力下降至0级,急送至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急查头颅MRA提示:右侧颞叶、基底节区、放射冠区急性脑梗死灶;两侧中动脉M1段中段以远部分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A1近段、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管径中、重度节段性变窄。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一定优势,但治疗手段及诊疗思路纷繁复杂。本文梳理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针灸流派,分析其学术渊源,归纳比较不同流派在诊疗本病中的理论、选穴及技法特色,以期为指导临床优选治疗方案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循经取穴与非循经取穴隔药饼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循经取穴组和非循经取穴组,非循经取穴组2例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别为30例和28例。循经取足阳明胃经的梁丘、足三里、丰隆和冲阳穴,非循经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外丘、光明和丘墟穴,两组患者均行隔药饼灸,每次选一侧穴位,双侧交替,每次每穴各灸一壮,每周3次,共治疗4周1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进行尼平消化不良量表(NDI)和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的疗效评价。结果:循经取穴改善NDI积分疗效优于非循经取穴(P < 0.01)。两组治疗后均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循经取穴优于非循经取穴(P < 0.01)。结论:循经取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优于非循经取穴。  相似文献   
6.
天灸是灸法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敷贴药物对穴位或患处皮肤的刺激,使其自然充血、潮红甚则发泡而发挥疗效。天灸自古以来被用于多种疫病的防治上,近代研究也表明天灸对肺功能及免疫调节具有改善作用,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上。天灸具有操作简单、无烟施灸、安全有效的优势,能增强机体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临床上应重视天灸在治未病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天灸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展开论述,以期挖掘其在现代新型传染疾病中重大价值与潜能。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大量研究表明上肢痉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下肢,且其康复难度高于下肢~([1—4])。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牵张反射兴奋增加引起的以速度依赖性的紧张性牵张反射亢进,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5])。痉挛是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造成患者肌肉短缩、姿势异常、疼痛和关节挛缩,导致运动模式异常,从而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并制约了患者偏瘫肢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秦氏"主取督脉"治疗气血虚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气血虚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督脉组与对照组各54例,督脉组取身柱、神道、至阳、患侧T3及T5夹脊、天柱、大杼、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对照组取患侧肩三针、后溪、外关、合谷、尺泽、足三里、气海。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5周,共15次。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CM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5周后,两组患者C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督脉组与对照组镇痛疗效无差别,但督脉组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会严重制约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精确、及时、有效地评估痉挛状态对于指导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治疗、评价治疗疗效及预测功能恢复均有重要作用。由于主观量表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对痉挛进行客观定量化的评估成为了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总结了基于康复工程学、神经电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客观评定工具在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上肢痉挛评估工具的系统化整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能力下降。三维运动分析(3DKA)作为一种客观的、高精度评估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中。本文就3DKA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优势、应用设计原则以及具体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及康复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