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4篇
  免费   1563篇
  国内免费   348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28篇
基础医学   234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050篇
内科学   78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3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262篇
综合类   6729篇
预防医学   1818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2505篇
  31篇
中国医学   16022篇
肿瘤学   166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925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958篇
  2020年   858篇
  2019年   915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1045篇
  2014年   1753篇
  2013年   1532篇
  2012年   1796篇
  2011年   1978篇
  2010年   1702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775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381篇
  2005年   1374篇
  2004年   1263篇
  2003年   1302篇
  2002年   865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513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431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56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60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实验采用慢性拘束应激诱导的H1N1流感病毒易感的小鼠模型,模拟临床上情志郁结、肝火犯肺,研究清肝泻肺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观察21天内的生存和发病情况,并于感染后的第6天取部分小鼠肺脏检测病毒性肺炎和磷脂过氧化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清肝泻肺方能够缓解慢性拘束应激负荷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生存率和健康率下降,抑制小鼠肺部流感病毒的复制、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磷脂过氧化水平,改善小鼠肺炎症状。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的清肝泻肺方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结果显示,该网络包含171个单体化合物和260个靶点,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等相关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清肝泻肺方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氧化应激有关。实验方案经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程序均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 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 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 结论 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生脉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运动耐量、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医药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运动耐量、NT-pro BNP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患者给予生脉逐瘀汤辅助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2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Lee氏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LVESD、LVE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脉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6.
口疮是口腔黏膜中常见的溃疡性损害。该病既往多以泻实之法治疗,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日常压力的增加,虚证口疮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见,表现为病程长,反复发作,溃疡面大而表浅,色淡红同时具有虚证之全身症状。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口疮,医者应考虑病证是否为因虚致实,虚为本、实为标,临床中是否存在中气亏虚、脾阳不振、肝肾阴虚的病证特点。对应给予补中益气、温阳健脾以及滋阴清热的中医治疗方法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导师范新发化裁龙胆泻肝汤治疗肝胆病证的临床经验,其临证时应用频度很高,对脉弦实、舌红甚至绛、头痛头晕、耳鸣脑鸣者屡用屡效。老师重视四诊合参,主张望闻问切相互印证,更利于获取患者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达到知标本,明病机。化裁的龙胆泻肝汤范老师几十年的临床体会,成为肝郁胆热,阴虚阳亢且阴虚不甚,阳亢不烈的既定主方。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部不适1个月”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呃逆,无黑便,无反酸、呕吐、腹泻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V-DNA 2730 IU/mL;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50/AFP)均正常。影像学检查: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示肝右前叶下段见一稍低密度结节影,形态欠光整,边缘模糊,大小约1.7 cm×2.2 cm,增强动脉期轻度强化,主要表现为边缘强化,静脉期呈持续强化,病灶实性部分平扫CT值约为39 HU.  相似文献   
9.
刘煜  郭军  晏斌  刘胜京  郭俊  赵丰  王福 《世界中医药》2020,15(8):1192-1195
男性不育症中,精液分析多种参数异常且无法找到明确病因的称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其发病率不断提高,给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家庭带来精神及经济负担。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特发性男性不育症时具有优势,郭军教授认为该病以肾脾两虚为本,为体内湿热形成奠定基础,患者久病无子嗣,肝气不畅则郁结,气血津液运行不通则夹血瘀湿热等有形实邪,另外怪病多痰。故对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治法注重补泻兼施,扶正祛邪,补益脾肾为主,对于湿热、痰湿、瘀血则清热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并举验案1例。  相似文献   
10.
孙凤平  崔伟锋  李宁宁  韩雪 《新中医》2020,52(23):69-72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治疗特发性矮小症 (ISS)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6 例 ISS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补中助长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等强度舒展性运动治疗,2 组均治疗 12 个 月。比较 2 组身高、身高增长速度 (GV)、身高落后标准差 (HtSDS)、体质量指数 (BMI)、年龄/骨龄 (CA/BA) 及血清生长激素峰值(GH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3)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 12 个月,观察组 HtSDS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6 个月、12 个月,观察组 GV 大于对照组,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 组身高、BMI、CA/BA 及血清 GH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运动联合补中助长颗粒能有效促进 ISS 患儿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清 IGF-1、IGFBP3 水平升高有关,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