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宏博  李明超 《中国校医》2021,35(5):374-375
目的 探讨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低浓度组(n =30)与高浓度组(n =30)。对比两组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利用超声多普勒仪监测肺动脉压力(SPAP)水平均较治疗前低,氧分压(PaO2)、经皮氧饱和度(SpO2)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治疗后,高浓度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53.79±3.88)s,长于低浓度组的(46.45±4.36)s,高浓度组凝血酶原时间(PT)时间为(31.21±11.56)s,长于低浓度组的(21.24±6.14)s,高浓度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为(183.12±85.02)×109/L,高于低浓度组的(227.42±81.32)×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低氧血症,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给予低浓度一氧化氮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抗HLA-Ⅰ类重链单态决定簇和抗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IAP-2)单克隆抗体,分别对64例胃癌,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胃粘膜冰冻和石蜡切片进行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胃粘膜及癌旁上皮细胞IAP-2表达阴性,HLA-Ⅰ类分子表达阳性。但在胃癌组织Ⅰ类分子表达缺失(42.2%),IAP-2表达阳性(90.5%)。其中肿瘤分化程度与Ⅰ类分子缺失和IAP-2高表达均呈负相关,即分化程度越低,Ⅰ类分子缺失率直蒿,IAP-2性率亦越高。提示:(1)HLA-Ⅰ类分子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而得以生长,扩散和转移的机理之一。(2)IAP-2的高表达可能是胃癌细胞引起宿主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首诊于我院的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山莨菪碱组(ANI)和对照组(CON)。采集患者入院时及PCI后24、48、72小时肘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水平。计算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eGFR)。结果累计入选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连续病例177例,其中ANI组88例,CON组89例。ANI组患者CIN发生率(18/88)明显低于CON组(30/89)。ANI组患者PCI术后肾功能优于CON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和心功能不全是CIN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应用山莨菪碱进行预防是CIN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69,95%CI0.171~0.794,P=0.01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直接PCI术前和术后应用山莨菪碱可以有效降低STEMI患者CIN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对IBS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201例IBS腹泻型和腹痛型患者按照双讯随机对照观察分为A组(奥替溴铵)、B组(比特诺尔)和C组(地芬诺酯)。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显著、中度、轻度缓解和无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8)。A组和C组中度以上缓解率(69.4%和72.1%)显著高于B组(50.75,p=0.029,0.01)。A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感和腹部触痛积分均性减低(P=0.000-0.039),B组和C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黏液便)和腹部触痛积分和组内平均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7)。A组副作用发生率(8.1%)显著低于B组(23.9%,P=0.014)和C组(35.3%,P=0.000),主要由于B组(12.7%)和C组(25.0%)便秘发生增加。结论 上述三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均有效,其中奥替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腹痛型,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主要作用于腹泻型。奥替溴铵副作用少,耐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5.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对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5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化疗组:73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将导管前端置于肝总动脉,经药盒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组:72例,静脉给药全身化疗。采用FAM方案,7d为一疗程,间隔1~2个月重复下一疗程。结果介入化疗组行2~10次化疗,平均7.6次。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9例,有效率(CR+PR)为60.2%;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全身化疗组行1~7次化疗,平均3.8次。无CR病例,PR25例,有效率为34.7%;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期6.2个月,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介入化疗组中56例患者有顽固性疼痛,化疗2~3周后27例疼痛完全消失,22例不同程度缓解,占87.5%。全身化疗组有疼痛54例,化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缓解14例,占46.3%。介入化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肝、肾、心脏和骨髓损害,25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占34.3%,均不影响继续化疗。全身化疗组3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1例死亡,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损害,发生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67例,占90.3%,2组不良反应无论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化疗药盒行局部规律性介入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是值得选择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a和-γ(IFN-a和-γ)体外诱导三株人胃癌细胞系SGC_(7901)、MGC_(803)和MKN_(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组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IAP-2)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a或-γ能增加这三株细胞IAP-2表达量;而高浓度(>1000u/ml)IFN-a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a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MP-2表达水平检测作为临床应用IFNs治疗癌症患者的疗效判别指标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纳入观察对象的46名产科本科实习生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干预后对两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临床实践行为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实践为导向有助于提高其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有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腹水患者54(肝硬化21,原发性肝癌15,结核性腹膜炎8,恶性腹水10)例(胃癌腹腔转移6例,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来源不明腹腔恶性肿瘤3例).每例患者均于入院后未经化疗、抗痨等,治疗前常规方法抽取腹水20 mL和血标本.腹水采集后离心(25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20℃保存;  相似文献   
9.
10.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996-06-2001-06 72例急性胰腺炎,应用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和其他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组体温,白细胞总数,SpO2,腹部胀痛及压痛恢复与生长抑素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压,心率,呼吸,肠鸣音,血,尿淀粉酶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尽早应用能在较短时间内稳定,控制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