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闭塞性肺血管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肺动脉造影和肺灌注显像检查。65例闭塞性肺血管病中,33例诊断为肺栓塞症(大块),肺灌注显像呈肺段以上分布的血流灌注缺损;32例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中,20例诊断为慢性哑型肺血栓栓塞症,肺灌注显像呈不均匀的斑片状稀疏缺损;12例诊断为真正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肺灌注显像为正常或普遍稀疏。65例中63例肺动脉平均压增高,升高程度与肺血流受损范围和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3.
68例下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一常见病 ,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约 5 0 %~ 70 %的患者并发肺血栓栓塞症 (PTE) [1] ,其中2 5 %~ 30 %因未接受正确治疗而死亡。经皮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IVCF)在西方国家自问世已有 30年 ,经不断改进 ,操作简便易行 ,近年广泛用于PTE的预防。国内自 1995年以来陆续有文章[2 3 ] 报道。我们自 1999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共完成 6 8例IVCF植入术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6 8例接受IVCF植入术患者 ,男 40例 ,女 2 8例 ,平均年龄 5 2岁。髂股静脉水平血栓 45例 ;静脉水平血栓 2 3例。慢性反复…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33岁。活动后感胸闷、心悸 ,下肢水肿伴反复晕厥 3年。 1年前劳累后突然晕倒 ,不省人事 ,以后气短进行性加重 ,半年前开始咯血。于 2 0 0 1年 9月收入我院。查体 :血压 90 / 70mmHg( 1mmHg =0 133kPa) ,呼吸 35次 /分、心率 10 2次 /分 ,口唇发绀 ,心脏扩大 ,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心尖部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肝于肋下 4 5cm ,双下肢高度水肿。入院后经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扫描等 ,确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肺原性心脏病 ,NYHA心功能Ⅲ级。经过…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减少肺栓塞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临床诊断DVT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查。静脉造影仍是诊断DVT的金标准。静脉加压超声诊断近端DVT是可靠的。磁共振成像与前两项检查具有良好可比性 ,同时对诊断腓静脉和盆腔DVT亦有相当大的价值。DVT的治疗取决于早期诊断。普通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同样有效。溶栓加抗凝治疗 ,是针对近端广泛DVT的有效治疗措施。经导管直接向血块内滴注药物溶栓优于外周静脉给药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 4岁 ,因“间断发热 3月余”入院。患者于 2 0 0 2年 4月 10日出现间断畏寒、发热 ,抗炎治疗无效。 4月 16日突发意识不清 ,血压下降〔60 / 5 0mmHg( 1mmHg =0 13 3kPa)〕 ,超声心动图示大量心包积液 ,心包内肿物 ,紧急开胸心脏探查术。术中见心包大量暗红色积液 ,心包内右心室表面近房室沟处可见约 4cm× 8cm肿块 ,切取肿块组织送病理检查 (因术中取材不合适 ,导致病理检查无结果 ) ,术后第 8天起又间断发热。 7月 10日发现右前胸锁骨下包块 ,有触痛。患者自幼反复口腔溃疡 ,近十年经常出现下肢皮肤…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在10~15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办法,此后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在介绍肺动脉高压治疗之前先复习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一、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一)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1.心脏疾病 (1) 引起肺静脉高压的左心疾病  相似文献   
8.
例1女,46岁。因慢性咳嗽、气短7年,活动后心悸、气短,口唇发绀伴双下肢浮肿,反复发作4年,先后住过4家医院。在院外诊断为慢性肺心病,不除外结缔组织病。于1989年4月21日入院,体检:体温367℃、脉搏102次/分、血压120/80mmHg,呼吸...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6 6岁 ,因突然胸闷 ,憋气 ,出大汗于 1998年 9月 9日入院。患者40年前因头晕 ,乏力 ,血压 16 0 / 10 0mmHg(1mmHg =0 133kPa) ,诊断为“高血压病”。入院体检 :血压 12 0 / 80mmHg,口唇无紫绀 ,心率 80次 /min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及胸骨左缘可闻及 4级收缩期杂音 ,肝、脾未触及。心电图显示 :心房传导延缓 ,室性早搏。X线胸片 :双肺淤血 ,心脏增大以左房、右室为主 ,食管左房压迹Ⅱ度 ,心 /胸比率 0 5 4,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左房扩大 ,二尖瓣前叶可探及强回声团 ,边界不清 ,向周围心肌浸润 ,肿块部分阻塞…  相似文献   
10.
130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自然病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闭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自然病程。方法:对130例闭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以通讯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将生存结果与临床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资料进行相关分析。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组(UPH组)与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组(CTEPH组)两组对照分析。结果:本组闭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86±4.63年,其生存函数曲线显示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9.0%,73.0%,50.0%。UPH组与CTEPH组生存率比较,后者较好。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有心功能,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胸比率,动脉血氧分压等。结论: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预后不乐观,尤以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更严重。降低肺血管压力,改善心功能是提高闭塞性肺动脉高压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