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脑超声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经CT或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在治疗2组的基础上接受脑超声治疗,集声、电同步治疗技术,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0.0%,治疗2组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脑超声治疗仪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剌通天与前神聪对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从唐朝至清朝的有关医籍中就有明确记载。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治疗机理,以及了解传统的头部腧穴与近人新定的头针运动区对中风偏瘫的  相似文献   
3.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AE)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针灸及药物都可喜对照治疗60天,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治疗SAE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组及对照组疗后HDS测定表明,两组问有显著性差分(P<0.01);针刺治疗可使Vm增加,V8和PI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分(P<0.01)。结论: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针刺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改善脑血流灌注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单臂、开放、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价和探索、精芪双参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气虛血瘀证)相关临床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受试者维持原有的基础治疗不变,加服精芪双参胶囊,精芪双参胶囊4粒/次(每粒0.23 g),3次/日。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观察12周,共3个疗程。患者经期停服。结果中医症状总评分主要疗效,4周后有效率为21.39%,8周后有效率为46.72%,12周后有效率为61.14%;有效率随访视时间进行逐渐增大,其变化趋势为单边向上,不同访视期的有效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药为有效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头痛、偏身麻木、面色晄白、倦怠乏力、气短、自汗出、眼花、健忘、失眠等症状。结论精芪双参胶囊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淤证)临床症状是有效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神、脑、心的全面深刻探析,及多年临床经验,孙远征教授提出"调神"针刺法,其以调"心神、脑神"为理论依据,"醒神""治神""调神""守神"为治疗的核心理念,将"调神"针刺法通过"神—脑—心"体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成确切的针刺方法,并规范了针刺手法的操作和刺激量,强调可广泛应用于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疾病,或者部分功能性疾病、情志类疾病,亦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6.
原络通经针法结合口服安理申治疗轻度认知障碍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临床资料本组62例分别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老年病门诊及针灸病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9岁,平均65.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7个月,对照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61~80例,平均64.9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6个月,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分析国内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体方法及其研究.结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着极大的潜在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特殊类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中的针刺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组21例和针刺药物组21例进行对照观察,单纯药物组静滴金纳多注射液进行治疗,针刺药物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长谷川痴呆评定表评分以及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来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智能和疗效均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在两组之间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刺药物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口服都可喜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药合用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30例针刺百会、内关、三阴交,配以足三里、照海,并口服都可喜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都可喜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72.41%、对照组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合用,不但对MCI的核心症状有改善,而且对MCI的周边症状亦有不同程度改善。疗效比单用西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