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比较针灸与药物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临床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脱落2例,剩余32例;对照组脱落1例,剩余33例。术后两组均予阿莫西林、氨基酸、脂肪乳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配合行针手法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静脉注射及静脉滴注配合外用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周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上述指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及PSQ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随访时、治疗后与随访时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较高。结论:针灸治疗TURP术后疼痛疗效确切,效果持久,远期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其临床疗效与西医常规药物疗效相当,且止痛的持续性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2.
顽固性面瘫为面瘫持续2个月以上,之所以称之为顽固性就是指其治疗效果差、时间长且易发生后遗症。单纯针刺治疗效果不明显,诸多医家结合他法,针对顽固性面瘫综合治疗,起到了缩短疗程、治愈率高、后遗症少的疗效,现将近五年研究顽固性面瘫结合疗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循经远取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对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符合急性腰扭伤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循经远取动法组、体外冲击波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循经远取动法组采取远端选穴,针刺得气后使用捻转手法加大穴位刺激强度,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留针25 min,每日1次,治疗7 d;冲击波组使用瑞士STORZ发散式冲击波治疗仪MP-100,对腰部的疼痛点及其上下左右进行刺激,2日1次,治疗3次;联合治疗组为以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循经远取动法组总有效率86.67%,体外冲击波组总有效率83.34%,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减轻,联合治疗组的起效时间短,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循经远取动法组和体外冲击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ROM评分均降低,但联合治疗组的起效时间短,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经远取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循经远取动法和体外冲击波法,且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为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基础上对四白、阳白穴应用滞提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取穴及手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未到4个疗程痊愈者痊愈后不予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滞提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5.
孙远征教授在明辨痛证病因、针灸镇痛机理的基础上,根据传统经络循行及疼痛部位的特点,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选穴原则,配合运动疗法,衷中参西,提出了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痛症,体现出传统针灸"脉因证治"的特点,主张辨症候、辨经脉、辨虚实,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时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孙远征教授运用循经远取动针法治疗落枕、肩关节周围炎、急性腰扭伤等病症的典型病例的研究,总结了孙远征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为痛症的临床治疗开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循少阳经脉经远端取穴与耳周局部取穴针刺法相配合治疗实火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实火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远近配穴组、耳周局部组、远端取穴组各20例,比较三组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远近配穴组对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耳周取穴组和单纯远端取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义:证明此种远近配穴法的疗效优于单纯耳周或单独远端组,具有临床实用意义。且采取远近配穴法对实火性耳鸣的面赤口干,头晕便秘,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可缩短病程,明显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调神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调神法结合传统针刺治疗,两组均以6天为一疗程,休息1天后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HAMA评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IB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两组疗后评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不适症状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症状和焦虑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经验穴"五关"刺络放血联合头针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手指拘挛性瘫痪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经验穴"五关"刺络放血联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手指拘挛程度评分、手指肌力评分、前臂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及总体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手指拘挛程度评分及手指肌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验穴"五关"刺络放血联合头针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性瘫痪疗效明显,在降低拘挛手指肌张力和提高其肌力方面具有相应优势。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观察督脉埋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督脉埋针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埋针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