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张力带联合髌骨环扎、记忆合金聚髌器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6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0例采用记忆合金聚髌器(NiTi-PC)固定,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1(39.4±9.9)岁,其中摔伤19例,交通伤9例,运动伤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75(33.1±7.8)h;B组30例采用张力带加环扎固定,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6(38.6±10.2)岁,其中摔伤17例,交通伤12例,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91(34.5±9.1) 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0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按照膝关节Bostman功能评分:A组30例(28.6±4.7)分,其中优26例,良4例;B组30例(25.5±4.4)分,其中优20例,良8例,差2例;两组Bostman总评分和疗效评价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明显优于B组。B组有1例出现克氏针退针,2例关节僵硬,3例出现内固定激惹。结论:记忆合金聚髌器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内固定坚强可靠,术后能早期行康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用于微小血管无缝线吻合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该吻合方法与传统针线吻合方法在微小血管吻合方面的优势。方法 利用SD大鼠腹主动脉制作血管吻合模型,记录两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及通畅率,术后不同时间点取吻合口周围血管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价吻合口周围的炎性反应,术后6周取活体动物做CTA及血管彩超检测,比较两种方法吻合的血管通畅情况及血流量.血管直径,取术后1年吻合血管,纵向剖开血管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内皮愈合情况。结果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组比传统缝合吻合组时间更短(P<0.05),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吻合方法吻合口周围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传统方法(P<0.05),两种吻合方法术后血管的直径及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新型吻合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血管内皮愈合更加光滑,血管没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及狭窄。结论 可吸收形状记忆套管吻合方法比传统缝合方法简便快捷,能够有效减少炎性反应,减少吻合口狭窄及瘢痕增生,且拥有与传统方法相似的通畅率及血流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血管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食管心房起搏检出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特征病人20例(观察组)与房室结正常传导病人20例(对照组)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传导1:1点、文氏点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房室传导1:1点减小(P〈0.001),文氏点明显增大或消失。结论 房室结加速传导病人的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明显缩短,递减传导功能减小或消失,心室率反应增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房室结双径路前向传导及诱发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S-FAVNRT)的电生理特征.方法 分析110例房室结双径路经食管心房起搏电生理检查中S1S2,法及分级递增法前向传导特征及诱发S-FAVNRT组与无诱发S-FAVNRT组电生理特征比较.结果 S1S2法与分级递增法可分别诊断房室结双径路,表现为S2R≥60 ms及两种界限分明的S1R间期和呈跳跃延长传导的文氏现象;诱发S-FAVNRT组显示慢径不应期短于无诱发S-FAVNRT组(P<0.05).结论 经食管心房起搏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简便易行,当房室结双径路中慢径不应期短时易于诱发S-FAVNRT.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膀胱白斑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白斑临床上较少见 ,恶变率较高。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共收治 5例 ,均采用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0 .2 (4 0~ 65 )岁。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 3例合并膀胱结石 ,1例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1例有慢性膀胱炎病史。尿培养均为大肠杆菌感染。 3例B超发现部分膀胱壁不规则增厚。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内壁有灰白色云絮状斑片 ,0 .5cm× 0 .5cm至 3 .0cm× 3 .5cm大小 ,稍隆起 ,边界清楚。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 2例 ,三角区…  相似文献   
6.
经食管心房起搏对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V1导联左束支阻滞QRS波形的早期表现 ,以及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QRS波形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功能性左束支阻滞显现的因素。 10 0例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显现的具有直接显示性左束支文氏阻滞特征的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病人与 10 0例无功能性束支阻滞的正常者作对比研究。结果 :①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的检出率为 6 .73% ;②V1导联左束支阻滞的早期QRS波形的表现为SV1增深。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QRS波形的演变规律为正常rS—深S波的rS—窄QS—宽QS ;③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的房室交界区功能不应期略短于左束支有效不应期 ,而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则显著短于对照组 (5 4 2± 95msvs 5 74±6 4 .1ms,4 15± 5 1.4msvs 4 4 1± 5 1.7ms ,P <0 .0 1)。结论 :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上可呈现其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V1导联左束支阻滞QRS波形的早期表现,以及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QRS波形的演变规律及影响功能性左束支阻滞显现的因素。方法100例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显现的具有直接显示性左束支文氏阻滞特征的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病人与100例无功能性束支阻滞的正常者作对比研究。结果①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的检出率为6.73%;②V1导联左束支阻滞的早期QRS波形的表现为SV1增深;③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QRS波形的演变规律为正常rS→深S波的rS→窄QS→宽QS;④功能性左束支阻滞的房室交界区功能不应期略短于左束支有效不应期,而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则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V1导联左束支阻滞的早期QRS波形的表现为SV1增深,左束支阻滞从不完全性到完全性在V1导联QRS波形的演变规律为正常rS—深S波的rS—窄QS—宽QS。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及时的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早期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5h内给予溶栓药物,目的是尽早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以期迅速改善症状,减轻病残程度[1],但溶栓后对并发症的观察、康复护理等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ATMFS)与重建钛板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4例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所使用内固定物不同分为ATMFS组(34例)和重建钛板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ATMFS组手术时间为85.16±10.52min,明显少于重建钛板组手术时间102.72±14.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MFS组术中出血量为836.74±136.15ml,明显少于重建钛板组术中出血量1003.47±216.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采用X线标准对骨折复位进行评估,ATMFS组:优15例,良13例,一般4例,差2例,优良率为82.35%,重建钛板组:优15例,良14例,一般7例,差4例,优良率为72.50%,ATMFS组优良率高于重建钛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末次随访,采用d''Aubigné髋关节评估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ATMFS组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重建钛板组优良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24个月,ATMFS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重建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MFS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髋臼关节后脱位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辅助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女性胎盘及外周血中表达的价值。方法选自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79例(观察组);另正常妊娠孕妇42例作为对照组。采取胎盘组织和外周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法测定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2、IL-4、IL-10及IFN-γ含量。结果子痫前期重度组外周血T细胞辅助细胞1(Th1)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而T细胞辅助细胞2(Th2)细胞频数表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且子痫前期轻度组外周血Th1细胞频数表达高于对照组,而Th2细胞频数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4和IL-10含量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轻度组血清IL-2和IFN-γ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4和IL-10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IL-2、IL-4、IL-10及IFN-γ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对照组,且子痫前期轻度组IL-2、IL-4、IL-10及IFN-γ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女性胎盘及外周血中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Th1表达增加,Th2表达降低,Th1与Th2表达失衡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