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酪酸梭菌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中促炎因子IL-1、IL-6、IFN-γ水平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利巴韦林抗病毒、蒙脱石散止泻,有发热予对乙酰氨基酚,有脱水予补液对症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酪酸梭菌0.5片,1天3次,温开水冲服。检测2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血清IL-1、IL-6、IFN-γ,同时比较分析2组患儿临床疗效与促炎因子水平的关系。治疗72 h后2组患儿血清IL-1、IL-6、IFN-γ水平均有下降(P<0.05),试验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酪酸梭菌对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血清IL-1、IL-6、IFN-γ水平,从而抑制患儿的免疫性炎症反应,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2.
董沛晶  王志芳  王慧 《安徽医药》2019,23(6):1244-1246
目的 分析乳糖酶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该病提供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莎车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住院2017年1月25日至2018年4月1日明确诊断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病人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口服乳糖酶制剂,以腹泻、呕吐、发热及腹胀等症状消失的时间作为疗效判断指标,对各组病例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口服乳糖酶时间<3 d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32.50%和3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9,P=0.618);口服乳糖酶时间≥3 d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9,P=0.001)。观察组口服乳糖酶<3 d和≥3 d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0,P=0.000)。结论 口服乳糖酶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具有明显辅助作用,但作用显现至少需要口服时间达到3 d,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董沛晶  徐师墨  沈宪  魏钰书 《四川医学》2007,28(11):1288-1289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加头孢曲松钠;对照Ⅰ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对照Ⅱ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其它治疗措施相同,总疗程7d,比较3组间痊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阿奇霉素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对照组的有效率,后二者有效率分别为73.7%及73.1%,观察组与两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之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10、5%和11.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阿奇霉素加头孢曲松钠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安全性高,较两药单用时的疗效有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即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e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博士首先描述,以后在世界各地及各种族人群均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352例住院川崎病患儿中不同类型川崎病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的关系;将不同热程的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用线性趋势图表示,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结果352例川崎病患儿中有冠状动脉病变88例。其中典型川崎病29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68例;不典型川崎病5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20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44例,有冠状动脉病变18例。线性趋势图分析显示,所有352例川崎病和294例典型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呈正相关趋势(P〈0.05),而不完全性川崎病、IVIG治疗无反应川崎病的热程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虽有正相关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川崎病发热时间越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
微生态制剂防治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沛晶  王永清  彭红霞  刘银  邓加佳 《临床荟萃》2011,26(17):1483-1485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时微生态制剂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临床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482例婴幼儿肺炎住院病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病例在肺炎治疗初始即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2组病例在肺炎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症状时才开始使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病例不使用微生态制剂,分别治疗3天,观察各组患儿的继发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和疗效情况,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各组患儿发生继发性腹泻的百分比分别为:治疗1组52.7%(98/186),治疗2组55.7%(88/158),对照组66.7%(92/138),治疗1组与治疗2组及对照组比较继发性腹泻发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0,P〈0.05)。进一步比较预防性服用微生态制剂(治疗1组)和未预防性服用微生态制剂(治疗2组+对照组)对继发性腹泻的发病情况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7,P〉0.05)。各组患儿间继发性腹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01.831,P〈0.01)。结论①提前使用微生态制剂并未能达到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的作用。②当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后,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缩短腹泻的病程并减轻其症状。③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时,使用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选用微生态制剂的剂型、味道等因素明显决定幼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适应性,也可影响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微生态制剂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董沛晶 《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59-61,I0001
微生态疗法是指通过应用微生态制剂.促进生理性有益菌的生长发育.间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降低内毒素水平。重建微生态平衡。发挥防治疾病的作用。微生态制剂的主体多为肠道菌群中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各种胃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对婴幼儿保健具有很大作用。另外对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它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讨论微生态制剂在儿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2HRZE/4HR的标准化FDC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影像学病灶吸收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4、8周痰检转阴率、中医证候疗效指数情况。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痰检转阴率(62.5%)优于对照组(40.0%,P<0.05),治疗8周2组痰检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2组影像学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能更快地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检转阴率,改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肝素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小剂量肝素钠辅助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HSP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钠50 U/(kg·d),1次/d,静脉滴注,7~14 d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0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8%(P<0.01).结论:小剂量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疫尤其顽固性腹型紫癜,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