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报道3例成人隐睾内胚窦瘤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对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内胚窦瘤病人的血清AFP高于正常,组织结构以疏松网状结构、嗜酸性透明小体、腺泡状和腺管状结构、S—D小体最为常见,免疫绀化AFP、CK、Vimentin均为阳性,AAT两例阳性,CEA、hCG三例均阴性。结论 检测血清中AFP对内胚窦瘤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是否复发转移有重要价值,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
瑞金医院医院感染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测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目的确定医院感染控制目标、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 方法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基地2002年10月,全国73所监控网络单位医院感染监测资料与瑞金医院2002年1~12月,医院感染监测的相应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瑞金医院医院感染率为8.11%,Ⅰ类切口感染率低于全国监测数据,Ⅱ、Ⅲ类切口感染率高于全国监测数据;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高于全国监测数据. 结论严格把好Ⅰ类切口感染关,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干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广州天河社区就诊的84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中医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中医慢病管理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1次/d,口服)治疗和中医慢病管理;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治疗和常规疾病基础知识教育及服药指导。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中医症状积分、生存质量积分等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相对应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48周后,中医慢病管理组的临床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66±1.92 vs 6.42±2.48,t=5.563,P0.001),且生存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0.75±54.24 vs 491.08±54.21,t=-4.888,P0.001)。中医慢病管理组的48周ALT复常率(80.00%vs 72.22%,χ~2=0.590,P=0.443)、HBV DNA阴转率(73.17%vs 68.42%,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29.27%vs 18.42%,P0.05)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慢病管理能够改善社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对于提高患者抗病毒疗效有一定意义,值得在社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当地黑热病传播媒介白蛉种类及评价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大灭)2种杀虫剂对白蛉的防制效果.方法 采用人工捕捉和诱蚊灯捕蛉,指标为捕捉白蛉只数/人工小时.结果 白蛉种类调查居民家的白蛉以长管白蛉占优势;户外以吴氏白蛉为主;用2.5%可湿性溴氰菊酯和大灭进行现场喷洒灭蛉可使白蛉数量比对照区降低3.89倍和11.11倍.结论 通过连续考核证明,2种杀虫剂均可以削平白蛉密度的季节高峰,大灭的灭蛉持效期要高于溴氰菊酯,可以取代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竞赛了解当前我国各级疾控机构寄生虫病防治专业人员的蠕虫检测能力,从而推动各级疾控机构的能力建设。方法2011年9月以省(区、市)为单位,每省选送各级疾控机构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4名(年龄<45周岁,县级不少于2名)。竞赛内容包括粪便标本改良加藤厚涂片制作(每参赛选手30 min内制作完成5张涂片;计满分为15分,9分为及格)和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鉴别(每张标本片含1种或1种以上蠕虫卵;镜检10张,每张5 min;计满分为60分,36分为及格)。结果来自30个省(市、区)的119名参赛选手中,改良加藤厚涂片制片成绩,平均为11.4分,及格者111人,占93.3%;11种常见蠕虫卵镜检读片成绩,平均为22.0分,及格者20人,占16.8%。不同性别、年龄(≤30岁、31~40岁和>40岁)、专业技术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来源单位的级别(省级、市级和县级)的参赛人员制片和镜检成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省份的参赛选手的制片(12.1±1.7)、镜检读片(32.1±11.5)成绩均好于没有血吸虫病防治任务的省份(11.1±1.8和18.1±10.5);西部地区参赛选手的镜检读片成绩(18.4±11.4)均低于东部(25.2±12.4)和中部(24.1±13.1)。结论我国寄生虫病防治机构的病原检测能力总体水平发展不均衡,仅部分地区检测能力较强,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Galectin3,CK19及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中的表达,寻找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的标志物。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0例良性乳头状增生中Galectin3,CK19及Ki-67的表达。结果 Galectin3,CK19及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 %,97 %及93 %,而在乳头状增生中表达率分别为13 %,30 %及1 %,3种蛋白在乳头状癌与良性乳头状增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头状癌中2种或3种蛋白同时阳性表达为94.3 %,而乳头状增生为0。结论 Galectin3,CK19及Ki-67是鉴别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的有用标志物,尤其联合使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院灭菌前消毒包进行监控,以保证消毒灭菌效果。方法2007年,依据《消毒技术规范》中对灭菌前物品的要求,抽查全院灭菌前消毒包729个,从清洗质量、包外指示带、包内指示卡、外包装、包内物品放置5方面进行开包检查。结果有35,39%的消毒包在灭菌前存在各种问题。通过督查与反馈,灭菌前消毒包检查合格率由1月份的40.31%上升至12月份的85.37%。结论行为的改变需要质量监控部门运用PDCA循环管理程序,不断计划、实施、反馈、评价。  相似文献   
8.
背景: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与双酚A型聚砜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可改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双酚A型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能,还可拓宽其应用领域。但共混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共混物的相容性。用稀溶液黏度法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理论已经很成熟,但关于用稀溶液黏度法测定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种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未见报道。 目的:稀溶液黏度法观察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种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验证μ和α两类判据在判断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容性方面的一致性。 设计:观察对比分析。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由洛阳市吉明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聚砜由大连第一塑料厂提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本实验室合成;N,N-二甲基甲酰胺由北京化工厂提供。 方法:实验于2006-05在河南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完成。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配置不同浓度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种聚合物共混体系。在(25.00±0.01)℃的恒温槽中进行测定。用内径0.5~0.6 mm的乌氏黏度计分别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和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种聚合物共混溶液的流动特性,秒表记录时间,由时间得出相对黏度,进一步可得增比黏度。由实验得到的相对黏度、增比黏度及其他数据,可计算出两种聚合物共混体系的μ值和α值。 主要观察指标:两种聚合物共混体系在乌氏黏度计中的流出时间。 结果: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共混体系,μ﹥0,α﹥0,表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砜共混物相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体系,μ< 0,α< 0,表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物不相容。 结论:μ、α两类判据在判定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方面具有一致性。稀溶液黏度法操作简单,在测定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分布的时间-空间聚集性.方法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据,运用时空统计软件的Poisson模型对喀什地区既往11年内脏利什曼病发病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地理方位及遥感图片确定聚集区.结果 喀什地区存在3个内脏利什曼病分布的高危聚集区及其对应的高发时间框.A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 76.08°,N 39.52°)半径为6.58 km,在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45.98倍(P<0.0001);B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 79.20°,N 39.91°)半径为4.93 km,在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9.58倍(P<0.0001);C聚集区(中心经纬度:E76.23°,N39.40°)半径为7.63 km,在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的时间框内,聚集区内内脏利什曼病的累积发病率是周围地区的5.18倍(P<0.0001).结论 喀什地区内脏利什曼病的发病为非随机分布,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聚集性,3个高危聚集区均位于绿洲地区.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表明 ,大多数胃肠间质性肿瘤 (GISTs)既不同于典型的平滑肌瘤 ,也不同于雪旺氏瘤 ,而是一组具有不同特征的肿瘤 ,其最具实用意义的诊断标准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 kit基因产物 (CD117)和 CD3 4 表达。笔者对 5 0例 GISTs行免疫组化检测 ,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